天天訊息:醫美年報季|新氧MAU腰斬、營收約降3成、虧損擴大 業務多元化卻難造第二增長曲線
3月21日,互聯網醫美服務平臺新氧科技提交了一份營收大幅下滑、虧損擴大的2022全年成績單。2022年,新氧科技共實現營業收入12.58億元,同比下降25.68%;歸屬于上市公司凈虧損0.66億元,虧損有所擴大。這份并不理想的成績單與公司核心業務資訊服務和預訂業務營收規模大幅縮水有關。
從業務運營角度看,新氧科技移動端用戶、付費醫療機構運營狀況也不容樂觀,2022年新氧移動端MAU、付費醫療機構數及季度付費用戶數均大幅下滑。
為了扭轉業績頹勢,新氧從2021年起就開始采取業務多元化的措施,包括收購奇致激光進軍醫美激光器械、獨家代理玻尿酸、被曝開展醫美公關咨詢服務等等。不過,從公司2022年業績表現來看,這些新業務的開拓對公司業績提振效果有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業務數據陷頹勢:MAU腰斬付費預約用戶及付費醫療機構數驟降
作為互聯網醫美平臺,新氧科技的商業模式大致可以定義為“媒體+社區+電商”,即通過新媒體矩陣的原創內容將用戶吸引到平臺上;社區內容通過用戶真實分享,幫助消費者挑選醫療機構、解決決策問題;電商預約則幫助消費者篩選優質機構、實現便捷地預約以及在線議價等,試圖打通醫美消費者、醫美機構、醫美醫師、咨詢師、廠商五大市場參與者。
不過,新氧科技最為核心的定位或還是在于醫美消費者和醫美機構間的“撮合”平臺,連接著醫美服務的供需雙方——醫美服務機構及醫美人群。用戶數及付費醫療機構數的增長是新氧科技扭轉業績頹勢的核心數據。
然而,從業務側數據來看,新氧科技的核心業務運營或并不容樂觀。首先,從平臺用戶數來看,2022年四個季度的月活躍用戶規模相比2021年下了一個大的臺階。具體來看,新氧移動端第1-4季度的月活躍用戶數分別為440萬人、350萬人、390萬人、400萬人,分別同比-47.62%、-65%、-51.25%、-45.95%,降幅均超過了45%,近乎腰斬。
通過近年來的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出,自2020年第二季度后,新氧的移動端月活躍用戶狀況同比增長率便持續下降,2021年第三季度后更是開始出現負增長。
其次,從醫美服務供應商付費醫療機構角度來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新氧科技平臺付費醫療機構數為4274家,同比下降了19.77%,這也是3年來首次出現付費醫療機構數同比下降的狀況。
月活躍用戶數增長乏力,付費醫療機構數目下降,“成功撮合”后支付預約費用用戶數據自然也不好看,2022年平臺支付預約費用的用戶數均同比大幅下滑。其中,第四季度付費用戶數僅為12.04萬,移動端付費用戶轉換率僅為3%。
業務數據側,新氧移動端MAU、付費醫療機構數及季度付費用戶數均大幅下滑,這也不難理解為何公司業績頹勢遲遲難以扭轉。
營收約降3成、歸母凈虧損擴大:現金牛業務資訊服務及預訂服務創收大幅縮減
2022年,新氧科技營收、歸母凈利潤雙降,業績表現并不理想。其中,公司營業收入為12.58億元,同比下降25.68%;歸屬于上市公司凈虧損0.66億元,虧損有所擴大。這與公司昔日主業資訊服務和預訂業務營收規模大幅縮水有關。
資訊服務及預訂服務,簡言之就是新氧從醫美商家收取的廣告費以及從醫美交易中抽取的傭金。具體來看,預訂服務是消費者通過新氧預訂醫美項目和產品,新氧獲得的傭金;資訊服務費指入駐新氧的醫美機構和產品向新氧所付的廣告費。這兩部分便是新氧收購武漢奇致激光前的主要盈利來源。
報告期內,新氧資訊服務共創收8.88億元,同比下降31.9%;預訂業務共創收1.28億元,同比下降55.62%。公司僅有靠收購武漢奇致激光創立的設備銷售和維護業務營收保持正增長,2022年共創收2.41億元,同比增長115.18%。
資訊服務作為新氧科技的現金牛業務,在2022年首次出現負增長,除了與行業競爭加劇、各大平臺分流有關外,還與醫美平臺獲客宣傳監管趨嚴存在緊密聯系。2021年11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對制造“容貌焦慮”等情形予以重點打擊。目前,新氧公眾號上的宣傳文章,在容貌焦慮上做的文章有所減少,不過依舊存在靠明星虛假新聞博人眼球、從而實現醫美消費者引流的行為。這也是新氧為何不斷地被明星告上法庭的原因。
(資料來源:新氧公眾號截圖)(資料來源:新氧公眾號截圖)
據天眼查數據,新氧科技作為被起訴的開庭公告有236個,案由主要涉及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網絡侵權責任糾紛、名譽權糾紛、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等等。不過,縱使新氧自身官司不斷,深陷輿論漩渦中,公司還被曝在2022年推出醫美公關資訊業務,主要為醫美行業客戶提供資訊和公關服務。除此之外,新氧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自救,然而從2022年整體業績表現來看,收效甚微。
醫美器械、玻尿酸、醫美公關哪條路能成新氧第二增長曲線?
陷入業績焦慮的新氧科技,在2021-2022年也在不斷嘗試開拓新的業務以穩增長。從醫美激光器械到獨家代理玻尿酸,公司不斷向產業鏈中上游延伸。除此之外,深陷輿論漩渦的新氧科技還被爆出推出了醫美行業客戶公關服務。
醫美器械、玻尿酸、醫美公關,足以見得新氧科技業務開拓的多元性,然而,從2022各部分業績表現來看,新業務開拓提振效果或有限。
熟悉醫美行業的人應該知道,近年來公司做醫美產業鏈中上游跨界時,有兩個熱門突破口,一個是獨家代理玻尿酸,二是獨家代理或收購醫美器械品牌。
首先,從醫美器械布局角度看,2021年7月,新氧以7.91億元收購武漢奇致激光84.49%的股份,借此成功進軍醫美器械領域。近日,奇致激光發布了業績快報,2022年公司營收為2.44億元,僅較2021年增長了200萬,同比微增0.71%;公司歸母凈利潤為0.38億元,較去年增長200萬,同比增長6.02%。武漢奇致激光不溫不火的業績表現,或很難彌補新氧科技資訊服務營收下滑的漏洞。
其次,從獨家代理玻尿酸角度看,2022年5月24日,新氧科技宣布將成為愛拉絲提玻尿酸中國境內獨家總代理,試圖打造中國玻尿酸市場下一個“爆款”。不過,從公司年報中看,玻尿酸銷售似乎并未給新氧科技創收。
另外,獨家代理玻尿酸如果放在幾年前還有看點,但是放在現在,看點不大。玻尿酸整體市場競爭十分白熱化,行業競爭格局已基本定型,進口品牌和國產品牌平分秋色,并有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逐步提升的趨勢。
最后,新氧科技還被曝在2022年推出醫美公關資訊業務,主要為醫美行業客戶提供咨詢和公關服務。自身官司、負面輿論纏身的新氧科技,能否靠此業務扭轉業績頹勢,仍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