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京東云技術密碼:混合數字基礎設施引領下一代產業躍遷
近日,2022京東云城市峰會上海站舉行。繼今年7月發布數智供應鏈七大解決方案后,京東云持續深入產業場景,覆蓋多個行業場景的實踐全面落地,推動產業聯結、數智創新、生態融合。
(相關資料圖)
數智供應鏈是京東云提出的產業數字化轉型方法,是京東19年來高效、創新、可持續的跨越式發展,驗證和凝練的一套完整能力體系,是京東成為新型實體企業轉型實踐的經驗沉淀。更高效的數智供應鏈,需要更加堅實的技術底座支撐。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云PaaS產品研發部負責人劉辰在混合數字基礎設施論壇上,與行業深入探討了數字基礎設施發展趨勢及獲得可持續韌性增長的技術密碼。
混合多云是全球數字基礎設施必然趨勢
當前,全球數字經濟大潮涌動,數字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廣度和深度改變著一切。在數字基礎設施層面,隨著企業關鍵業務場景在逐步的向云原生方式遷移演進,由此帶來的異構復雜性對企業在基礎設施、應用管理、業務支撐等多個方面帶來了全新挑戰,敏捷、開放、高效的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企業數字化發展的共同訴求。
經過多年產業實踐,京東云認為,全球數字經濟大發展時代,構建更敏捷的基礎設施,最高效的方式就是混合多云。混合數字基礎設施憑借解決復雜場景能力及業務敏態的感知,逐漸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占主導地位,成為產業上云新寵。
來自國內外權威機構的調研也佐證了這一點。IDC統計顯示,超過90%的企業將會使用多種云服務和云平臺,混合多云已經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選擇。
京東云推出行業首個混合多云操作系統云艦
京東自身業務從上云的第一刻開始,就生長在混合多云的環境,造就了超大規模混合多云實踐。通過融合分布在全國公有云Region、城市云、物流倉、門店和分布全球的算力,屏蔽內部混合云、全球公有云和邊緣計算節點之間的區別,構建適合業務規模和敏捷性的統一云環境,實施統一的云治理和云效率的技術規范體系。
在京東,核心業務全面上云,技術深度融合到供應鏈的生產、流通、服務全鏈路中,用戶一次簡單購買的背后,平均有1000+個系統、百萬次調用計算的高速運轉,確保用戶絲滑的購物體驗,極致體驗的背后是京東基于云原生構建的混合數字基礎設施。
圍繞產業復雜場景協同,京東云發布了行業首個混合多云操作系統京東云云艦,全面兼容全球范圍各類基礎設施,支持應用跨云多活、混合多云多芯,實現客戶視角全球一朵云。基于OpenCloud全球一朵云的理念,京東云實現了與國內外業界主流云廠商和操作系統的兼容互動,是當前全球范圍內兼容各類云平臺和架構最豐富的云廠商之一。
基于云原生架構,京東云運行著全球最大的容器集群,通過京東云混合多云操作系統云艦對資源進行綜合調度,在平穩支撐京東萬億級交易的同時,實現混部節點CPU平均使用率提升2倍,每年節省成本達數億元。
自研硬核技術為混合數字基礎設施筑牢底座
京東云是行業同時具備支持互聯網高并發與支持產業高復雜場景協同能力的云廠商,擁有全球最大規模、最領先的產業云原生實踐。圍繞高并發場景,京東618、11.11的長期大規模磨煉,京東云是行業前三的能夠支撐萬億級交易的云廠商,并持續推出行業領先的基礎產品。
軟硬一體虛擬化引擎京剛2.0,搭載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以及基于英特爾?FPGA研發的新一代自研智能網卡,通過將虛擬化轉移到智能網卡中進行加速,將算力虛擬化損耗降至零,既保留了物理機自身的計算資源和性能,又兼具了虛擬機的資源彈性,也帶來了更快的啟動速度、更全面的性能提升、以及更穩定的高并發應對能力,使其存儲IOPS、網絡轉發性能均提升50%。
基于存算分離技術自主研發的統一存儲平臺-云海,打破了存算一體限制,使計算資源利用率提升30%。引領下一代云計算架構的京剛2.0+統一存儲平臺云海,通過軟硬融合使存儲性能提升10倍,成本降低50%,目前已經全面應用于京東集團大規模復雜業務場景。
此外,圍繞數智供應鏈的產業AI能力全面服務京東業務運營,京東超85%的采購是由機器自動完成的。京東智能供應鏈,運用運籌優化、深度學習等AI技術,已經實現了千萬級自營SKU在復雜供需場景下的精準預測、智能決策以及高效協同,幫助京東庫存周轉降至近30天,全球領先。
京東云混合數字基礎設施已經形成在復雜產業場景的深刻洞察,在全面云原生技術實踐加持下,不僅能夠從容應對618、11.11這樣超大規模的復雜場景,而且正在將混合基礎設施能力復制到更多產業。當前,京東云提出1+6+N的數智供應鏈行業云架構,基于統一的混合多云基礎設施,通過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服務各個環節,不斷釋放供應鏈效能,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助力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