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聚看點】營收凈利雙下滑的達利食品,要如何實現四個百億?
在達利集團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的時候,董事長許世輝自信地定了個目標:“到2025年,我們會有4個品牌超百億,分別是達利園、豆本豆、美焙辰和樂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時間到了2023年3月29日,達利食品發布2022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其營收與凈利潤雙雙下滑,寄予厚望的四個核心品牌銷售規模加起來遠不及“四個百億”,曾經自信滿滿的目標如今看起來還差得遠。
營收凈利雙下滑,主營業務表現不佳
疫情三年持續影響下,達利食品的業績規模一直在原地踏步,到了2022年更是營收與凈利潤雙雙下滑。3月29日,達利食品發布2022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99.57億元,同比下滑10.5%,退至200億元大關以內;凈利潤為29.9億元,同比下滑19.7%。
事實上,早在2022年的半年報中,達利食品就已呈現出營利雙降的業績數據,期內錄得營收103.18億元,同比下降8.6%;凈利潤則為17.06億元,同比下降15.26%。
也正是因為這份半年報,達利食品還于去年年底被高盛重申“中性”評級,并表示基于公司較低的飲料銷售部分被銷售、一般及行政開支減少抵銷的預測,將其目標價由4.2港元下調9.5%至3.8港元。
分業務來看,達利食品的收入構成主要來自休閑食品板塊、即飲飲料板塊、以及包括烘焙品牌美焙辰、植物奶豆本豆的家庭消費板塊。其中休閑食品營收占比最重,即飲飲料占比次之,在2022年的業績報告里,這兩項主營業務的收入均處于下滑趨勢。
其中達利休閑食品板塊收入90.3億元,同比下滑9.2%;即飲飲料板塊收入51.23億元,同比下滑22.3%;家庭消費板塊收入37.05億元,同比增長1.9%,但其毛利率下降2.2%至40.8%。
而許世輝寄予厚望的四個品牌,在2022年的銷售額也遠不及百億,“4個百億”品牌計劃似乎愈發遙遠。其中樂虎全年銷售額為28.23億元、豆本豆銷售收入上升0.9%至22.66億元、美焙辰銷售收入上升3.5%至14.38億元。
靠“山寨”已走不通了,達利食品的創新力在哪?
作為一家擁有30多年發展歷程的食品飲料龍頭,達利食品的品牌已逐漸老化。公開信息顯示,達利食品的核心品牌為達利園、可比克、好吃點、和其正、樂虎、豆本豆、美焙辰七大品牌,但達利食品引以為傲的達利園、可比克和樂虎品牌,均是靠模仿起家的。
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快消品最好的時代,這個年代造就了許多傳奇,第一波成為零食行業巨頭的幾乎都在這期間誕生。韓國知名的糕點品牌好麗友蛋黃派也正是在此時進入國內市場,以獨特的品牌快速在國內零食市場占領了一席之地,壟斷了當時的巧克力派市場。
達利食品也是在此時抓住了機遇,看到了好麗友較高的價格,并以此為突破口推出了達利園蛋黃派。其口味、外包裝和內容形式與好麗友派均十分相似,但價格確是好麗友的一半不到。靠著極高的性價比,達利園蛋黃派迅速有了自己的目標受眾,也迅速在零食市場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奠定了其市場地位。
靠著同樣的路子,達利集團又相繼模仿樂事薯片推出了可比克、復刻王老吉推出了和其正、復刻紅牛推出樂虎品牌...模仿爆款產品——低于正主一半的價格——大手筆砸錢的營銷,達利食品也由此成為零食行業的巨頭,并于2015年成功上市,市值最高峰時期一度突破千億,許世輝也坐上了福建首富的寶座。
但如今,靠著“模仿”策略發展至今的達利食品,已漸漸出現品牌老化的危機,缺乏內在的競爭核心,市值也一落千丈,截至2023年3月31日,其最新市值僅為449億港元。
隨著零食賽道加速洗牌,低糖、健康風潮來襲,讓高糖高脂的好麗友與達利園食品處于劣勢,派類產品、膨化食品的行業規模均受到影響。
但董事長卻是信心滿滿,對于企業發展的長期規劃和執行決心,許世輝公開表示:“達利不怕挑戰。行業內存在太多不斷入局又退出的企業,但我們還在進入很多賽道。”“他相信,未來3-5年,達利將釋放出三十年的累積優勢。”
在消費者需求升級以及市場多元化的背景下,新消費品牌悄然來襲。當初靠著復刻品牌占據市場的路子已經走不通了,缺乏創新力的達利食品還能風光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