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完成考核
8月10日,記者自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獲悉,2022年上半年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已于日前完成考核。本次考核中,全市11個區首次全部達到“優”檔次;176個鎮(街)中,“優+”檔次10個、“優”檔次29個、“良”檔次69個、“中”檔次58個、“差”檔次10個。
其中,“優+”檔次的鎮(街)為:黃埔區永和街、增城區增江街、白云區大源街、花都區炭步鎮、海珠區昌崗街、天河區元崗街、番禺區石碁鎮、南沙區欖核鎮、荔灣區沙面街、越秀區黃花崗街。考核靠后的鎮(街)為:增城區永寧街、白云區京溪街、花都區獅嶺鎮、海珠區赤崗街、天河區棠下街、番禺區南村鎮、南沙區南沙街、荔灣區茶滘街、越秀區六榕街、從化區呂田鎮。
根據廣州市此前公布的考核情況來看,自2020年以來,番禺區石碁鎮4次達到“優+”檔次;海珠區素社街、荔灣區沙面街,越秀區黃花崗街3次達到“優+”檔次。
市城管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廣州市統籌疫情防控和垃圾分類工作,扎實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穩中有進,以“永遠在路上”的韌勁把垃圾分類工作推向縱深。白云、花都區工作力度大,進步明顯。
上半年以來,全市把垃圾投放點作為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的主陣地,各區聚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著力在投放點保潔管養、垃圾清運、桶邊督導等薄弱環節用心用情用力,建成智能化星級投放點453個,投放環境進一步改善。黃埔、花都、增城區投放點精細化管理水平較高。
全市深入推進教育、醫療、酒店、快遞、物業等重點行業十二個垃圾分類和源頭減量專項行動,上半年重點行業生活垃圾源頭減量19.3萬噸,花都、海珠區皮革、布匹等工業固廢分流處理成效明顯。繼續加強“兩網融合”網點建設,上半年建成融合網點221個。全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超過82%,越秀、天河、黃埔、番禺、增城區達到87%。
此外,上半年,共檢查各類單位2.5萬個、整改問題1.8萬處;查處違反垃圾分類規定行為11700余宗。黃埔、南沙、白云等區開發垃圾分類AI管理系統,監督實效明顯提升。深化垃圾分類“全民行動日”“小手拉大手”“五進”等主題活動,聯合海南省住建廳、貴州省安順市住建局開展“老城市新活力 老傳統新時尚”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暨非遺創作大賽,與中國郵政、美團、星巴克等行業代表共同發起“行業勇擔當,減量我先行”倡議,加快推動形成綠色發展和生活方式。上半年,全市累計開展各類培訓5460余場,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達99.3%、參與率達96.3%。越秀、海珠、荔灣、天河、從化等區把垃圾分類融入廣州歷史文化、生態文明建設一體宣傳,社會反響很好。(記者 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