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遭千萬罰款,中信銀行怎么了?

              歷史總會向均值回歸。

              1


              (相關資料圖)

              多家銀行被罰

              乘上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東風后,商業銀行很是風光過,但發展只能掩蓋問題,如今也是時候盤點下問題,尋求解決方案了。

              根據新經濟觀察團不完全統計,2023年上半年,11家銀行共接到13張千萬元級罰單。

              其中,渤海銀行和民生銀行分別接到兩次單張千萬罰單,累計被罰沒總金額高達6.6億元。

              圖片圖源:新經濟觀察團

              被罰的原因,主要指向銀行的經營和內控等問題。比如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比如反洗錢領域出現違規行為等等。

              每經房產7月16日發文指出,7月份以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就披露了10余起因相關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罰單。

              天下銀保也梳理出,截至7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今年已開出至少34張第三方支付機構罰單,共涉及14家公司,罰沒金額高達62.75億元,遠遠高出去年全年罰沒的總額。

              足以見得,強監管風暴今年已經逐漸成勢。不過實際上,過去幾年,銀行被罰也并不罕見。

              比如此次被罰名單中的中信銀行,今年6月連接3張罰單。

              一是因為旗下寧波分行“預售資金監管不審慎、按揭貸款發放不合規”,二是因為旗下北京分行違反規定辦理結匯、售匯業務,三是因為旗下深圳分行出現“擅自提供對外擔保行為,未按規定辦理經常項目資金收付行為”。其中深圳分行被處罰款1175萬元。

              而根據新經濟觀察團此前報道,2018年-2021年,中信銀行就已經連續4年收到2000萬級別的巨額罰單了。

              除了監管層面的壓力,實際上中信銀行在具體的業務方面,也在碰壁。

              2

              信用卡業務頻遭投訴

              在黑貓平臺上檢索“中信銀行”,截至2023年7月30日,可以查詢到有18386條投訴包括“中信銀行”。

              主要問題包括涉嫌虛假宣傳、未激活扣年費、強行辦卡、泄露個人信息、暴力催收等等。

              投訴問題中,不少用戶提到了中信銀行工作人員在推薦信用卡升級業務時含糊其辭,卡未到,先扣款2000元年費。

              這不管是從情理的角度,還是法理的角度,都是有違常理的,按照《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規定,信用卡未經持卡人激活,是不得扣收任何費用的。

              還有暴力催收的問題,有用戶表示在沒有失聯的情況下,相關工作人員直接打電話到其工作單位,向別人透露該用戶的欠款信息,影響到該用戶的正常生活。

              行長研究根據監管層的通報梳理出,2023年一季度,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涉及信用卡業務的投訴,中信銀行一共1632件,占比65.2%。也就是說,半數以上的信用卡投訴都是關于中信銀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用戶體驗到的暴力催收問題,中信銀行發行的兩期不良資產ABS中,也暴露出催收費率過高的問題。

              按照其中一期ABS披露的信息,中信銀行信用卡不良貸款外包給了4家催收服務機構,但一般行業內費率在5%-24%之間,極少超過30%,中信銀行的處置費率卻高達37%,是工行的2.6倍,建行的3.5倍,遠遠超出市場正常水平。

              根據新經濟觀察團,該項目發行規模為6.58億元,其中優先檔4.85億元,次級檔1.73億元,底層資產為中信銀行信用卡個人消費類不良貸款。

              并且中信銀行表示,該項目入池貸款為信用類不良貸款,回收可能性較低,催收費用較高。

              簡單來說就是,錢沒少花,但是貸款可能要不回來了,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3

              業績增速放緩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細數中信銀行近期的業績數據,可以看到業績增速正在放緩。

              截至今年一季度,中信銀行實現營收513.63億元,同比下降4.94%。需要注意的是,這是自2017年以來,中信銀行營收單季增速新低,并且再次進入負值區間。

              一季度凈利潤191.44億元,同比增長10.34%,但2021年和2022年這個數字分別是13.6%和11.61%,凈利潤增長呈現出回落的趨勢。

              市值觀察指出,中信銀行一季度業績增速的放緩,主要在于凈息差指標下降較快,且公司貸款規模增速的減緩不足以抵消凈息差下降的損失。

              業績增速放緩,那么為了提振業績鋌而走險,甚至出現違法違規的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

              還是以信用卡為例,中信銀行于2003年發行了第一張信用卡,到2013年穩步發展至突破2000萬張,再到2019年暴增至8000多萬張,中信信用卡的發展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2019年,中信信用卡年交易金額突破25000億元,同年中信信用卡業務收入也達到了600億元。

              但從2020年開始,在中信信用卡發卡量突破1億張后,信用卡業務就逐漸陷入了存量競爭。

              2022年,中信銀行信用卡累計發卡量為1.07億張,同比增長5.21%;實現信用卡業務收入598.23億元,同比僅增長1.18%。

              與之相應的,高速發展時期被掩蓋的不良貸款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

              2022年,中信銀行信用卡貸款余額5104.67億元,不良貸款余額增長9%至105.20億元,不良率提升0.23個百分點至2.06%。

              而市值觀察指出,中信銀行資產的不良率風險累積主要發生在2014-2018年,期間其不良貸款額快速提升,由284.54億增長至640.28億,規模擴大了125.02%。

              可以看到,中信銀行的不良貸款額快速提升時期,與其信用卡高速發展時期,是高度重合的。

              聞道商學苑指出,有分析人士稱,中信信用卡之所以出現一些合規層面的瑕疵,與業務增量放緩下,急迫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有關,就比如擴大會員服務費等路徑。

              包括文章開頭提到的違規發放貸款、違規擔保等問題,也是猛沖業績時遺留下的風險,現在則相當于擠水分。

              不出意外的,在監管介入后,接收了天價罰單的銀行,業績也大都出現回落,包括中信銀行在內,北京銀行、渤海銀行等銀行的營收、凈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少部分銀行同比微增,但也難以扭轉整體局面。

              中信銀行不是個例,大家都在出清風險,提高資產質量。被罰也不是目的,換個角度來說,捕捉到被罰背后的信息,對于銀行接下來的發展,也是一件好事。

              無論是發展,還是回落,都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最終還是會向均值回歸。

              “潮起潮落”,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盛極必衰,否極泰來。

              共勉。

              關鍵詞:
              亚洲一级特黄特黄的大片 |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67pao强力打造67194在线午夜亚洲 |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视频一区调教|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