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靈魂人物離任,余額寶奇跡難再復制
提到天弘基金,很多人會覺得很陌生,但是說到余額寶,多數人都會感到熟悉。作為無數90后和00后理財第一站,余額寶在2013年橫空出世,僅上線一年,持有人就超過了1個億。截至2022年底,持有余額寶的戶數更是超過了7.4億人。
余額寶的奇跡也使得締造這一產品的天弘基金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一躍成為行業前五的金融大廠。然而,隨著貨幣基金利率的持續走低,不僅余額寶基金規模持續縮水,就連陪伴余額寶走過這十來年的天弘基金靈魂人物郭樹強也在近日宣布離職。
在天弘基金總經理這個位子上,郭樹強已經干了12年。此前,其曾在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總監、機構投資總監,在興和證券投資基金任基金經理、副總經理等職,有著豐富的金融從業經驗。然而,意外總是突如其來。7月24日,天弘基金公告稱,總經理郭樹強因個人原因離任,公司董事長韓歆毅代任總經理職務。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個人原因”并不簡單。7月28日,《財新》發文稱郭樹強于2023年7月中旬被有關部門帶走,至今處于失聯狀態,但目前該篇稿件已被下架。
【資料圖】
郭樹強離任后,代理其總經理職務的韓歆毅不僅是天弘基金的董事長,同時也是現任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執行董事,歷任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阿里巴巴企業融資部資深總監。
雖然離開了天弘,但企查查信息顯示,郭樹強目前仍持有天弘基金2.4993%的股份。
而后郭樹強時代的天弘基金會交出什么樣的答卷,引發了業內的強烈關注。盡管郭樹強帶領天弘基金后來居上,然而長期依賴余額寶,相較規模龐大的固收業務,天弘基金的權益管理規模有些相形見絀,這并非是一家基金公司最理想的業務狀態
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天弘基金在管基金凈資產規模1.07萬億元,其中貨幣型基金規模達7627億元(余額寶就占了7250億),是當之無愧的行業第一。而據基金業協會27日晚間公布數據,上半年天弘基金非貨公募月均規模為2987.32億元,排名行業第17位。
雖然,天弘基金權益類產品的規模在短短幾年間翻了數倍,但從產品效益來看,天弘基金的非貨公墓運營能力還有待提高。由于近兩年的行情不佳,包括天弘在內的多家基金公司都發起了“自購潮”。有媒體盤點后表示,天弘基金自購旗下基金經理劉冬管理的6只基金,均為虧損狀態,目前已到期,總共浮虧2216.38萬元。
在余額寶之外,天弘基金不僅沒有下一個代表作,也沒有明星基金經理坐鎮。雖然明星基金經理的神話在如今的行情下已經破滅,但是明星基金經理自帶的流量仍不容小覷,畢竟基金無論盈虧,基金公司都是穩拿管理費的。以易方達藍籌為例,截至2022年末,該基金規模達570.75億元,為易方達賺取了8.52億元的管理費。
從明星基金經理分布上,華夏基金有劉格菘,易方達有張坤,中歐有葛蘭,景順長城有劉彥春,而天弘基金只有眾多“負重前行”的基金經理。目前,天弘基金47名基金經理中,有6名基金經理的在管產品數量超過10只,還有基金經理一個人管理17只產品。值得注意的是,6名“一拖多”的基金經理里有5名基金經理平均收益率均為負。唯一一位平均收益率為正的基金經理劉洋,產品業績還跑輸了中證綜合債基準指數。
在基金人才的培養上,天弘基金顯然還是“嫩”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