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市養老服務機構暫執行一級等級防控措施
當前全國范圍內疫情呈現多地多點散發態勢,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貫徹落實3月12日國務院召開的全國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根據民政部最新工作要求,全國范圍內養老服務機構按照高風險要求開展防控措施。
3月12日,北京市民政局發布《關于全市養老服務機構暫行我市一級疫情防控等級的通知》,自3月13日早8時起,全市養老服務機構暫執行北京市一級等級防控措施,實行全封閉管理。
具體防控措施按照民政部2020年下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地區及被感染養老機構防控指南》執行,為期一星期。期滿后,根據民政部要求和全國及本市疫情防控情況,再做調整。
通知強調,封閉期間對在院老年人實行嚴格保護措施。
除已在院居住的臨時外出醫療就診老年人外,養老服務機構暫不再接收新申請入院的老年人,在院老年人原則上暫不再出返機構。
暫停在院老年人家屬子女的入院看望活動,暫停外來社會人員入院的服務活動。
在養老服務機構門外設立物資交接區,嚴格入院物資的消毒工作。
養老服務機構應合理設置單獨空間,主要為封閉期間外出就診返院的老年人等在就餐、睡覺等必須摘口罩的環境下,避免與其他在院老年人和工作人員在無防措施下密切接觸。
驛站基本養老服務暫停上門巡視探訪和入戶服務,保持電話等線上關愛聯系和無接觸服務。
通知指出,養老服務機構要對在院人員實行全員健康監測制度。
責成專人每天做記錄,對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的人員,要立即安排做核酸檢測,并根據情況聯系疾控部門做進一步檢查。
通知明確,加強抗原和核酸檢測。
對封閉管理前一星期內與外出人員接觸過的在院老年人和工作人員,各區、各單位應組織協調醫療人員按照一級防控措施要求上門入院開展檢測,并加大核酸檢測的頻次密度。
封閉管理期間,應保障老年人必要的外出就醫需求。
因臨時就醫等返院人員應實行入院后連續五天每天自行抗原檢測,期間在第四天進行核酸檢測,與其他院內人員至少保持七天無防護措施不接觸的隔離狀態。
出現抗原異常檢測結果應及時采取核酸檢測、就診等措施。
入院換班的工作人員應在入院前五天始每天自我抗原檢測,且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后方可入院。
通知要求,封閉管理期間,各區、各單位應繼續組織專業醫療人員按照一級防控措施要求,加快進院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各養老服務機構要持續關注在院老年人和工作人員的心理變化,做好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導工作,加強視頻探視保障,出現問題應及時與家屬溝通。
各區、各單位要積極主動協調相關部門,籌措資金集中購買抗原檢測試劑,分發到所屬各養老服務機構。動員各養老服務機構采購用于本次外出就診在院老人、換班工作人員和近一星期內與院外接觸過的老人及工作人員應急所需和今后長期儲備。
加大組織協調力度,在核酸檢測機構設置養老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專門采樣點,或在養老服務機構大門口設置專門的采樣點,避免在院外的人員與社會人員混合排隊檢測。做好養老服務機構封閉管理期間的外圍保障和區內統籌協調工作。
各區、各單位所屬兒童福利機構和殘疾人服務機構的疫情防控工作參照通知內容執行。
養老機構快速響應
北京市朝陽區東方綜合養老院
北京市朝陽區東方綜合養老院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啟動了疫情防控應急預案,調整院內防控等級。
據東方綜合養老院院長喬穎介紹,因為老年人群體本身免疫力較弱,是新冠肺炎易感群體,院內現入住老人近千名,體量大防控難度大,為了保障在院老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該院再次實行封閉管理。
此外,根據老年人的身體情況,隨時與家屬溝通,可通過微信視頻、語音、電話等方式進行聯絡。同時做好入院掃碼、登記、測溫與消毒工作,并使用“北京健康寶”“行程碼”“京養老服務通”做好入院登記。
朝陽區建外街道建國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
朝陽區建外街道建國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服務建國里、永安里、永安里東三個社區的1800余名60歲以上居家老人,在接到通知后馬上調整防控等級,為轄區內居家老人提供更加貼心的“無接觸”式服務。
驛站工作人員表示,雖然不能面對面為老人提供日常所需服務,但是每天一個電話,提醒老人注意安全的同時,也讓老人感受到了溫暖。
因驛站運營方北京龍振養老服務中心旗下有床位的養老照料中心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全部實行封閉管理,中心便安排了不進駐機構只做居家服務的外圍員工在做好防控的情況下繼續為轄區內19位獨居、空巢老人提供“無接觸”送餐服務,并配合社區為老年人開展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