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鐘!湖北十堰第54次實施航空醫療救援
日前,湖北省丹江口市一名6旬男子在工地不慎被重物砸傷,全身多處受傷,一側眼球破裂。危急時刻,湖北十堰120空中救援直升機緊急行動,25分鐘就將患者從丹江口空運到十堰市人民醫院,為患者贏得寶貴救治時間。據了解,這是該市第54次實施航空醫療救援。
事發當日下午,湖北省十堰市人民醫院急救站站長李虎年接到緊急求助電話:一名6旬男子在工地上遭遇意外,導致顏面部外傷,另多處骨折,一側眼球破裂,被緊急送往丹江口市第一醫院進行診治。因傷勢嚴重,當地醫院為其進行各項緊急處置后,建議轉入上級醫院進一步治療。為節約時間,醫生、家屬均想到第一時間申請十堰空中急救基地醫院,市人民醫院的120直升機進行救援。
了解患者情況后,李虎年立即通知中心急救人員和中航材航空救援十堰備勤機組做好起飛準備。15時05分,直升機從健康廣場緊急起飛,15時30分在丹江口市指定地點降落。15時42分,直升機接到患者后再次起飛,16時09分運載著患者的直升機順利到達市人民醫院進行后續搶救和治療。目前,傷者傷情穩定。
據了解,從十堰到丹江口市陸地轉運患者來回需要近3個小時車程,而十堰空中120直升機“小藍鯨”單趟用時25分鐘,來回總轉運時間約50分鐘,比陸地轉運節約2個多小時,而且減少了患者陸地運送的顛簸問題,為搶救患者贏得時間。
十堰市急救中心主任劉家敏介紹,近6年來,十堰市建立健全城鄉120空中醫療救援體系,成功組織開展54例航空醫療救援,形成了具備十堰特色的五個“一”120空中急救模式,即按照“一網”:空中急救必須健全城鄉急救體系“大網”;“一坪”:空中急救必須建立停機坪;“一專”:空中急救必須建設一支專業的醫療救援隊伍;“一聯”:空中急救必須建立完善的社會聯動;“一制”:空中急救必須構建長效機制,來打造十堰“一小時”航空救援圈。未來,十堰120還將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分級管理、分類推進、融合發展、經費支持等內容,促進通用航空與醫療救護事業的融合發展,提升全市急救服務速度和水平。(記者 張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