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動態丨賽諾威盛IPO:實控人曾因酒駕被判拘役!同期增資入股價內外有別,蹊蹺表態竟稱上市輔導才發現關系經銷商
過去三年的新冠疫情,讓CT為更多人所熟悉!
在抗擊新冠疫情中,醫院CT室是與病人接觸最直接的科室,CT設備成為了有效分辨病毒的技術手段。疫情期間,由于每天有大量患者需要CT檢查,CT設備就成為助力疫情防控的重要醫療器械。
(資料圖)
實際上,中國CT影像設備的發展長期被"卡脖子",中國醫療影像設備市場一直為全球醫療影像三巨頭"GPS"即GE醫療、飛利浦醫療、西門子醫療等外資廠商所主導,而近年來以聯影醫療、東軟醫療、深圳安科、賽諾威盛、明峰醫療等為代表的國產品牌,飛速發展并開始嶄露頭角。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以及慢性病患者數持續增加,預計2025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增長到6,999億美元,其中醫療設備市場份額約占整體的47.81%,預計2025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達到12,447億元。
目前科創板迎來了一批新銳未盈利醫療器械企業的上市潮,捍宇醫療、鍵嘉醫療、北芯生命日前紛紛遞表,這幾家均為尚未盈利的創新醫療器械企業。近日,主營CT影像設備的賽諾威盛也向科創板遞交了招股書,其同樣是一家尚未盈利的創新醫療器械企業。
招股書顯示,賽諾威盛是一家專注于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CT)系統設備及軟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CT設備及醫學影像產品等,自研CT產品已涵蓋市場16-128層主流產品型號并延伸至寵物CT、移動CT等不同應用場景。
公開信息顯示,付詩農,賽諾威盛董事長,1994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1998-2010年,就職于GE醫療,擔任GE醫療影像子系統中國研發總經理,后轉戰至TCL醫療任項目總監,負責X射線影像相關產品的研發,2022年10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長。
實控人付詩農持股僅10.42%
曾因酒駕被法院判處拘役二個月
招股書顯示,付詩農直接持有公司0.48%的股份,同時通過棟暄醫療、德勤康瑞、德瑞康諾以及德盛諾德等員工持股平臺控制公司31.21%股份的表決權,合計控制公司31.69%股份的表決權,合計持有公司10.42%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目前,賽諾威盛無控股股東,第一大股東棟暄醫療持有公司27.31%的股份,第二大股東居小平持有公司19.32%股份,兩大股東所持股權比例均不足30%,公司股權結構分散,各股東依其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不足以對公司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決定性影響。
一位業內人士對慧炬財經表示,IPO公司股權分散,將面臨治理結構不清晰、規范運作難度大、決策效率低等問題,是公司治理的硬傷,而實控人持股過低,控股權不穩定容易導致公司股東內斗,進而會影響公司經營不穩定。
此外,穿透招股書,慧炬財經發現,2019年10月,實控人付詩農因酒后駕駛被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判處拘役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的刑事處分。處分已于2019年11月執行完畢,罰金已繳納。公司表示,因量刑較低且法院進行了從輕處罰,不屬于《注冊管理辦法》所規定的"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者其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上述處罰執行完畢距離招股書簽署日已經超過3年時間。
近4年累虧2.33億
九成營收由CT設備銷售貢獻
業績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賽諾威盛持續虧損。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公司營收分別為1.32億元、2.03億元、2.69億元和2.0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627.29萬元、-5,190.04萬元、-9,583.78萬元和-3,941.79萬元,近4年累計虧損2.33億元。
就虧損,公司歸因為研發支出較大、業務拓展前期投入大、股權激勵費用較高等。報告期各期,賽諾威盛因股權激勵確認的股份支付金額分別為780.84萬元、2,354.29萬元、4,293.44萬元和1,077.08萬元,累計股權支付費用合計8505.65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產品結構單一,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CT設備、醫學影像產品和售后備件等相關產品及售后服務,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143.55萬元、19,983.38萬元、26,287.76萬元和20,631.69萬元,其中CT設備銷售收入占報告期各期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均超過90%,是收入增長的核心業務板塊。
連續兩年CT設備毛利率低于同行
報告期內,公司產品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1.82%、29.74%、29.77%和32.98%,CT設備銷售為公司毛利的主要來源,不過,報告期內單位售價和單位成本呈現同步下降趨勢。2019年-2021年,賽諾威盛CT設備毛利率分別為29.94%、27.48%、26.96%,同期間,同行CT設備毛利率均值分別為29.21%、38.47%、35.37%。2020和2021年其毛利率低于同行,另外2022年1-9月,賽諾威盛CT設備毛利率為29.74%。
對這一情況,公司解釋稱,與可比公司聯影醫療和深圳安科相比,公司規模較小、產量較低,原材料采購和生產過程規模效應低,導致成本較高毛利率較低。同時,產品和商業策略等差異是公司CT產品毛利率高于明峰醫療的主要因素。
經營現金流長期“失血”
累計凈流出1.52億元
慧炬財經注意到,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56.38萬元、-8,295.30萬元、-6,008.64萬元和-341.25萬元,處于現金凈流出狀態,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負,累計凈流出1.52億元。
通常來講,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是衡量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收入和支付的指標,經營活動創造的現金流是企業最重要的“造血”能力。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意味著公司經營狀況不佳,說明公司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不足以支付經營活動所涉及的現金支出。一個公司如果長期處于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的狀態,將對公司資金鏈產生嚴重影響,嚴重影響公司生存和發展。
賽諾威盛在招股書中表示,醫學影像設備行業存在持續的研發和銷售渠道拓展投入需求,公司目前處于快速發展期,報告期內在核心技術研發和銷售渠道建設方面投入金額較大且持續增長。未來公司預計仍將持續保持較高的研發和銷售網絡開發強度,相應的投入金額將繼續增長,在公司盈利水平無法同步較快增長的情況下,公司存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負值的風險。
與二股東有著“千絲萬縷”聯系
穿透招股書,慧炬財經發現,居小平與賽諾威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股權關系上看,居小平是賽諾威盛發起人和第二大股東,直接持有公司1,805.5556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9.32%。
那么,居小平究竟是何方神圣?簡歷顯示,居小平早年江都機電廠職員出身,2008年6月至今,任江蘇中惠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2016年5月至今,任賽諾聯合醫療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
目前居小平家族除了直接持有賽諾威盛股權,其控制的醫療科技企業還包括江蘇中惠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揚州中惠制藥有限公司、賽諾聯合醫療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江蘇賽諾格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賽諾微醫療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
其中,江蘇中惠成立于1989年,居小平持股48%,居小平子女居婷持股0.5%,中惠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0%,主要研發、生產醫用超聲儀器及相關設備、醫用電子儀器設備、臨床檢驗分析儀器。
而賽諾聯合成立于2011年,居小平持股24.3284%,青海中惠房地產實業有限公司持股8.4547%,揚州中惠制藥有限公司持股2.3458%,主要從事核醫學成像設備(PET/CT)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報告期內向賽諾威盛采購定制化CT組件及其配套設備、備件與維保服務等。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賽諾聯合一直是公司第三大客戶,向公司購買CT組件產品主要用于加工生產其PET/CT產品,采購金額分別為400.5萬元、1015.22萬元、896.23萬元,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03%、5.00%、3.33%。不過,到了2022年前三季度,銷售金額為458.02萬元,占當期營收的比例下降至2.21%。
打七折賣產品給關聯方
翻閱招股書,慧炬財經注意到,2020年,關聯方賽諾聯合向賽諾威盛的采購金額為1015.22萬元,采購產品為定制版Insitum64,數量為5臺,均價為146.02萬元/臺,總計730.1萬元。慧炬財經發現,同期,賽諾威盛向非關聯方客戶銷售的該產品均價為200.22萬元/臺,這意味著,關聯方賽諾聯合的采購價要低于非關聯方27.07%,相當于打了七折。
為何要低價售賣給關聯方賽諾聯合呢?對此,公司給出的解釋是,此機型屬于賽諾聯合集團的主力機型配置的CT,采購量較大,公司在2020年開始給予了每臺設備一定的價格優惠,另外因定制版Insitum64不需要安裝部分組件,在成本方面,較通用版Insitum64低。
慧炬財經注意到采購量較大這樣一句細節表述。不過,采購5臺就算采購量大,如此解釋低價售賣,未免有些過于牽強了!
同期增資入股價"內外有別"
價差2.89倍
翻閱招股書,慧炬財經還注意到,報告期期初到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期間,賽諾威盛發生過兩次增資,其中,2021年1月的增資價格相差較大,"內外有別",自己人入股價格就低,外部投資者入股價就明顯高企。
2020年4月,報告期內第一次增資,新增1,239.7222萬元注冊資本由新股東龍投厚德以人民幣15,000.00萬元認繳。本次增資每元出資額對應的認購價格為12.10元。
2021年1月,報告期內第二次增資,新增665.8961萬元注冊資本由德勤康瑞、德瑞康諾、德盛諾德、深創投、廣東紅土、佛山紅土共六名新股東認繳。其中,德勤康瑞、德瑞康諾、德盛諾德為員工持股平臺,認購價格為5.76元;投資機構深創投、廣東紅土、佛山紅土認購價格均為16.59元。其中,外部投資者認購價格是員工持股平臺認購價格的2.89倍。
令人疑惑的是,同次增資,價格為何內外有別差距如此之大?是否合理?這只能有待賽諾威盛進一步給出答案。
一位投行人士對慧炬財經表示,增資股東資金來源及其合法性,是否存在委托持股、利益輸送或其他利益安排,是否為股東的真實意思表示,是否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等等,一般在問詢中往往會被問及。
資產負債率兩連漲
2倍于同行平均值
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2年前三季度,賽諾威盛合并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4.43%、35.80%、53.40%和60.62%。慧炬財經注意到,從2020年開始,公司資產負債率一路走高兩連漲,去年前三季度高達60.62%,遠高于同行平均值的24.78%。
一位業內人士對慧炬財經表示,一般而言,資產負債率少于50%,說明企業大的財務狀況還是健康的。而當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大于60%時,被認為資產負債率較高,可能帶來現金流不足,另外資產負債率高,會導致進一步融資成本加劇。
對于資產負債率高于同行,賽諾威盛表示,公司目前為非上市公司,與上市公司多樣化的融資渠道相比,融資手段仍較為單一,以短期債務融資為主,導致流動負債相對較大;且公司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導致在沒有其他外部股權融資的情況下,償債能力指標將持續走低。
在職銷售部員工親屬隱身經銷商
竟然稱上市輔導中才發現關聯交易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賽諾威盛存在現員工/前員工或其關聯人在公司經銷商擔任主要股東、主要管理人員情況,此類經銷商共有七家,占營收比分別為4.78%、5.30%、2.08%、4.07%。慧炬財經注意到,賽諾威盛兩名銷售部在職員工親屬隱身經銷商,另有兩名離職員工控股兩家經銷商。
值得注意的是,賽諾威盛兩名銷售部員工關聯人均為經銷商的控股股東。其中,2019年-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與經銷商威海儷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交易金額分別為258.13萬元、563.14萬元、464.88萬元、48.04萬元,而威海儷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控股股東為公司銷售部員工張秀麗母親。
另外一個經銷商,濟南海涵商貿有限公司控股股東則為銷售部員工趙鴻燊原配偶。2019年-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與其交易金額分別為373.45萬元、273.97萬元、4.68萬元、245.61萬元。
在招股書中,賽諾威盛的表述耐人尋味,稱“在保薦機構上市輔導過程中,公司逐步識別了上述關系經銷商的存在,這就不禁令人疑惑,賽諾威盛與上述經銷商合作近4年,為何在上市輔導中才發現,其內控制度到底怎么了?
一般來講,與關聯經銷商合作獲取訂單的合理性及合規性,與前員工經銷商合作的穩定性及交易真實性都是監管層問詢中關注的重點。
過去三年由于疫情防控,醫療機構紛紛加大了對CT設備的采購。而今,在后疫情時代,面對快速退潮的需求,賽諾威盛能否突圍而出,成功上市,慧炬財經后續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