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葛一旸千億夢碎,大發地產債務承壓、盈利惡化,危機重重
大發地產不僅千億夢碎,甚至債務纏身。
(資料圖)
圖片
圖/百度百科
相比起創始人葛和凱重利潤、輕規模的穩健經營方式,其子葛一旸則更具野心。
2015年,葛一旸正式接手其父一手創建的大發地產,并一改往日經營模式,走上了激進拿地、加杠桿融資的擴張道路,劍指千億規模,在2017年喊出了2018年沖千億,5年沖3000億的口號。
為了迅速做大規模,葛一旸還將大發地產送上了資本市場,然而,時過境遷,大發地產并沒有如其所愿踏入千億陣營,反而倒在了這場“黑鐵時代”中。
2022年大發地產僅實現累計合同銷售金額60.23億元,同比下滑高達84%,遠高于同期行業平均下滑水平,與其所喊口號相比更是天差地別。
而更為致命的卻不止于此,前不久大發地產因未能夠如期刊發2022年年度業績,已于2023年4月3日正式停牌,結合2022年同時期諸多房企未能如期刊發2021年年報的情況及后續來看,不難想象大發地產如今的艱難境遇。
【未如期刊發2022年年報】
實際上,大發地產未能如期刊發年報早有端倪。
早在2月21日,大發地產就公告稱,由于與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未能就審計集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綜合財務報表的審計費用及時間表達成共識,應董事會要求,安永已辭任公司核數師,自2023年2月17日起生效。
在3月17日的公告中,大發地產則進一步表示,仍正在落實委任新核數師,以填補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辭任的臨時空缺,以致無法如期刊發業績。
據了解,曾在去年同期,資本市場的不少房企也上演了一波延發業績事件,中國奧園、禹洲集團等多家房企均位列其中,其中原因如出一轍的均為,由于審計費用未達成共識及更換核數師。
彼時,就有分析稱,房企之所以在年報發布前夕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可能是因為會計師事務所不愿意按照上市公司的意愿做會計處理,雙方只能選擇以“審計費用未能達成共識”的說辭結束合作關系。
標普也表示,年報發布前夕更換審計師,容易讓人對公司的治理質量生疑。這或加劇房企的融資困難,最終導致房企出現未預見的流動性緊張。
而時隔一年,大發地產卻再次以同一原因上演了同一出戲,個中需求及面臨困境已不言而喻。
【債務承壓】
早在去年1月時,穆迪就已率先發出了預警,將大發地產公司家族評級從B2下調至Caa2,高級無抵押評級從B3下調至Caa3,同時將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
而在這之前,大發地產就已宣布對2022年1月18日到期的1.845億美元債券進行征求同意和交換要約,并同步發行2022年6月31日到期的新票據,也就是說,大發地產還試圖通過借新還舊來降低違約風險。
不過,對于大發地產來說并不夠,據其2022年半年報顯示,大發地產一年內或按要求應償還銀行貸款11.03億元,一年內或按要求應償還其他借貸18.84億元,據此推算,一年內應償還的銀行及其他借貸為28.97億元,同比增長了75.85%。
此外,還有46.44億元應于一年內或按要求償還的優先票據,也就是說,大發地產一年內應償還的負債為75.41億元。
但同期,大發地產現金及銀行結余僅有23.72億元,同比減少64.69%,并不足以覆蓋前述債務,反而還存有超50億元的資金缺口,這對于大發地產來說無疑是較大的壓力。
更別談其同期還有14.97億元的將于一年內到期的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了,雖然此為經營性負債,但也同樣為負債,到期無法償還也將對大發地產造成不小的影響。
需要知道的是,此為半年前的情況,最新情況是,3月28日,大發地產因未償還約130萬元港元,收到了海通證券的“清盤呈請”,顯然,大發地產當前的情況更為緊急。
雖然針對房企融資已三箭齊發,但大發地產并不在其中,意味著大發地產想要靠公開渠道融資已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此時銷售回款就成了大發地產的償債主力。
【盈利能力惡化,千億夢碎】
不過,銷售回款也不靠譜,盡管早在2017年大發地產就提出了2018年沖千億,5年沖3000億的口號,但截至目前,大發地產依然未能踏入千億陣營。
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年末,大發地產實現累計合同銷售額60.23億元,同比下滑高達84%,這意味著,大發地產可用于償還負債的銷售回款也隨之減少。
即便進入2023年后,大發地產銷售依然未能恢復,2023年前兩個月大發地產實現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7.04億元,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為3.81萬平方米,分別同比下滑64.82%及69.83%,依舊高于同行平均降幅水平。
而大發地產面臨的問題絕不僅于此,由于前些年葛一旸為沖擊規模,大幅擴張,拿了不少高價地塊,再加上遇到了“黑鐵時代”,大發地產毛利率及盈利能力遭到重創。
截止2022年6月末,大發地產實現營業收入3.975億元,同比下滑92.42%;實現毛利-3.732億元,同比下滑135.39%;實現歸母凈利潤-12.6億元,同比下滑727.89%;實現毛利率-93.88%,同比減少113.98個百分點;實現凈利率-327.66%,同比減少336.1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上市以來至2021年,大發地產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4.768億元、5.158億元3.389億元及-4.804億元,累計8.511億元,也就是說,僅2022年上半年半年時間,大發地產就已將此前4年積累的歸母凈利潤超額虧損。
而這一切,歸根究底正是葛一旸的千億夢造成的,如今大發地產不僅千億夢碎,甚至債務纏身,千億夢的代價不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