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慶農業"晴雨表"出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記者從大慶市科協獲悉,《大慶市2023年農業自然與生物災害預測分析及對策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已出爐。《建議》指出,預計今年農作物生長期內(5-9月)總體熱量接近常年,降水正常略多。總體氣象條件好于常年,農業氣象年景應為平豐年。
大慶市科協的這份《建議》被稱作大慶農業的“晴雨表”,自2008年至今已連續“繪制”16年。
據介紹,經過對農業氣象條件和土壤墑情綜合預測分析顯示:今年春季氣溫比常年略高,后春有階段性低溫,終霜正常略早。降水略多,但時空分布不均,降水多在初春和后春;夏季氣溫接近常年,略低,有低溫時段,但熱量條件能滿足作物生長需求。降水量略多,多強對流天氣,盛夏降水集中;秋季熱量和水分充足,氣溫略高,初霜凍正常略早。降水正常,接近常年值。此外,在農田墑情和積雪深度方面,2022年大慶市封凍前西南部土壤輕旱,杜爾伯特縣測墑點土壤重旱,其他測墑點土壤墑情正常。2023年2月22日,全市大部農田均有積雪覆蓋,其中林甸縣積雪深度為10厘米,其余各縣區積雪深度不足5厘米。春播期間發生干旱可能性較大的是杜爾伯特縣、肇源縣和肇州縣西部。
《建議》指出,大慶市今年農業氣象自然災害為春播期階段性干旱,春播期、夏季可能有階段性低溫,夏季局地暴雨和內澇,冰雹、大風,局地初霜凍偏早。春播期杜爾伯特縣、肇州縣、肇源縣等地農田發生階段性干旱的風險在80%以上,其他地區也要注意春播期階段性低溫影響種子萌發情況;夏季重點關注7月和8月低溫、局地暴雨和內澇,以及6-8月冰雹、大風等災害性天氣;預計秋季氣溫較常年略高,初霜正常,但北部縣區初霜凍略早,對熱量條件稍差地區農作物易遭遇霜凍災害。
根據病蟲源基數、耕作制度、作物布局、品種分布及氣候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2023年大慶市農作物主要病蟲草鼠害總體中等發生。要重點預防苗期水稻立枯病和猝倒病,玉米大斑病、水稻紋枯病、水稻二化螟、大豆蚜蟲、水稻潛葉蠅、水稻負泥蟲中等發生,跳甲在瓜類苗期偏重發生,農田草害重于常年等農業生物災害。
那么,《建議》對相關部門和從業人員提出哪些農業生產防災減災建議呢?
市科協工作人員介紹,首先要提前做好抗旱準備,堅持抗春旱保春種。建議提前搶修抗旱水源井,達到合閘出水狀態,對水田泡田“渴水”地塊提前蓄水,大力推廣旱作節水技術;其次,因地制宜視墑整地,推廣少耕免耕播種,建議充分利用今年回春早的有利時機,分類推進旱田保墑整地,沙土地大力推廣少耕免耕播種技術,北部縣區部分土壤水分含量飽和的地塊要積極排水散墑;此外,還要堅持科學選用品種、禁止越區種植,做好播前種子處理、杜絕“白籽”下地,根據地溫和土壤墑情、抓住農時適時播種,加強田間管理、堅持長年促早熟,堅持預防為主、大力推廣綠色防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