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消息!溫馨的“港灣”職工的“家”——市總工會著力推進戶外勞動者服務站建設
(資料圖片)
東北網9月6日訊市總工會積極推進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以需求為導向實施“三進”合力建設,以共建共管為原則健全“三級”管理體系,以一站多用式的方法拓寬站點服務功能,不斷改善戶外勞動者的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158個,其中黑河市區73個,累計投入資金122.29萬元,覆蓋服務戶外勞動者8886人。
聚合力建設
為形成合力推進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營造黨政支持、工會主導、社會參與和戶外勞動者歡迎的良好局面,市總工會成立調研組,深入到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等戶外勞動者中間,進行廣泛宣傳和調研,主動征求意見和建議,力求服務站點建設符合廣大戶外勞動者的需求;深入到市區臨街機關、企事業單位、服務大廳等30余家單位,調研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選址事宜,大力宣傳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的意義,贏得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持;走進市委市政府匯報爭取重視和支持,有力地推動服務站點建設,為戶外勞動者打造10分鐘服務圈創造有利條件。
按規范管理
市總工會按照“有統一標識、有固定場所、有必要設施、有管理制度”的“四有”標準,加強規范化管理。建立專人負責和監督檢查制度,定期對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的運行、衛生等情況進行檢查,建立管理臺賬、設備設施定期維護,及時補充日常用品;協調聯建單位、戶外勞動者主管部門,在每個站點確定1名同志參與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管理,建立站點管理微信群,參與日常管理,并由衛健部門對服務站點進行衛生監督和衛生技術指導;引導戶外勞動者以服務站點為家,對站點進行自我管理,做到垃圾隨手清,確保服務站點干凈整潔舒適,使服務站點真正成為“職工之家”。
優服務功能
圍繞公益性、服務性、實用性原則,大力拓寬服務站點服務功能,不斷提升工會組織普惠化、多樣化、精準化服務水平。市總工會為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配備了桌椅、飲水機(熱水壺)、微波爐、醫藥箱、報刊書籍等設施,解決了戶外勞動者喝水難、熱飯難、歇腳難、取暖難、如廁難等實際問題;組織人員到服務站點為戶外勞動者送書籍,聯合市志愿者協會開展為戶外勞動者贈送臘八粥等暖心活動,邀請書法愛好者為快遞小哥、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寫春聯、送“福”字,送上新春“溫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