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盤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便利度滿意度大幅提升
在丹東,應該辦的事情痛快辦、創新辦已成為工作常態,直接帶來市場主體的活躍;在盤錦,通過刀刃向內的深化改革,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可一次辦好。兩地聚焦“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精準發力,大力推進制度創新,涵養良好發展生態。
10月14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丹東市、盤錦市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了優化營商環境的亮點成效,并回答記者提問。
丹東:“最多跑一次”事項比例達99.45%
“今年前三季度,丹東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1215戶,同比增長12.45%。招商引資實際到位內資242.38億元,同比增長11.46%。前8個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2.4%,排名全省第三位。”發布會現場,丹東市相關負責人用一組數據說明了營商環境之變帶來的市場主體之興。
成績的取得,源于諸多強有力的措施,排在首位的是強化思想共識。丹東市在全省首創“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并在全市36個縣級以上各類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推廣,已提供服務3萬余人次。“綠色通道”“以函代證”“告知承諾”和“容缺后補”等制度在實踐中普遍應用,2069個事項實行“容缺受理”,46項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丹東市縣兩級100%實現“三集中三到位”,累計取消、下放、調整行政職權797項,清理取消辦事創業證明75項。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新辦企業登記注冊時間壓縮至1天以內。全地區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全程網辦比例達88.5%,“最多跑一次”事項比例達99.45%,事項平均辦理時限壓縮82.41%。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就近辦成為新常態。
著力強化法治保障,在全地區實施規范性文件目錄清單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今年以來公布各類公共信用數據33.4萬條,累計將317人次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大力倡導制度創新、監督創新,建立了重點監督和容錯糾錯相結合的監督機制,并在全省首創“預處罰通知書”。
盤錦:企業設立登記全程網辦率超98%
盤錦市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盤錦市在國家發改委組織的東北地區營商環境試評價中獲得了地級市第二名的好成績,2020年,又被省營商局評為營商環境便利度水平較高的5個城市之一。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各類市場主體已達120886家,同比增長11.09%,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營商環境的優化。
盤錦市不斷優化政府服務,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滿意度不斷提升。強力推進“一網通辦”,在全省率先建成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政務服務平臺,依申請類和公共服務事項即辦率提高至50%以上,全程網辦率提高至70%以上。在盤錦政務服務網推出“一件事”虛擬大廳,700多個“一件事”上線運行,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可一次辦好。
刀刃向內,深化改革。盤錦市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累計向縣區、經濟區下放行政職權955項,取消行政職權556項,調整行政職權160項,推進416項市縣同權改革。在全省率先建成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率先推行“容缺受理、先行登記、跟進查處、依法完善”的創新模式,惠及6.9萬余戶。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限,對不涉及前置審批的企業登記,即辦率達99%;實施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設立登記全程網辦率達98%以上。
讓法治良好內涵充分體現,盤錦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柔性執法制度,制定涵蓋公安、交通、財政等23個執法部門共計846項柔性執法事項清單,推行“721”工作法,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此外,盤錦市還通過優化企業融資環境、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等,不斷增強地區成本競爭力。(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