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科技高端通信業務踩雷,巨額減值損害投資者利益
來源|壹財信(ID:yicaixin331)
作者|白羽
【資料圖】
*ST凱樂(600260)所涉及的“專網通信”造假案牽連出相關行業的多家企業。光通信的代表上市公司之一中天科技(600522)客戶持股中也出現了關鍵人物隋田力的身影。
前幾年,中天科技開拓新業務高端通信業務,突增巨額預付款和應收款引起上交所的注意。不久后,該業務上下游一齊“暴雷”,中天科技為此三度計提資產減值,并且實施會計差錯更正追溯調減前期營收,數十億往來資金流動成迷。
財務數據異常收監管函
2021年6月,中天科技發布《關于2020年年度報告信息披露監管工作函的回復公告》(下稱“回復公告”),其中,上交所要求中天科技就高端通信業務相關情況作出補充信息披露。
中天科技的高端通信業務所屬光通信及網絡業務板塊,所涉高通產品主要為多網融合通信基站用設備,相關業務于2019年5月開始籌備,2019年底投產。
據2019年、2020年年報顯示,中天科技的高端通信業務分別產生營業收入4,672.57萬元、241,160.50萬元,同比增長5,061.20%,銷售毛利分別為612.99萬元、36,173.25萬元,同比增長5,801.12%。
上游方面,中天科技高端通信業務的第一大供應商為浙江鑫網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浙江鑫網”),2019年、2020年采購金額分別為131,841.39萬元、193,637.65萬元。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天科技在向浙江鑫網的采購時產生了大額預付款。
2018年-2020年,中天科技光通信及網絡業務板塊前五大預付余額合計分別為1,573.86萬元、109,366.43萬元、269,890.34萬元。其中2019年度,浙江鑫網“空降”成為光通信及網絡業務板塊預付余額第一大供應商,使得中天科技當年的預付款項暴漲。
2019年、2020年兩期末,向浙江鑫網的預付款余額分別為106,921.28萬元、267,336.52萬元,占前五大預付款合計金額的比例分別為97.79%、99.05%。中天科技這兩期的預付款中第一名和第二名的金額之間出現了巨大差異。
下游方面,高端通信業務客戶包括航天神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航天神禾”)、南京元博皓創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匯鴻國際集團中錦控股有限公司,銷售高度集中于第一大客戶航天神禾。
2019年、2020年,中天科技向航天神禾銷售的金額分別為4,672.57萬元、218,264.92萬元,占各期高端通信業務營業收入的100%、90.51%。
深入研究發現,中天科技高端通信業務的低學歷員工較多,但是人均產值卻處在極高水平。
回復公告披露,中天科技的高端通信業務相關員工人數共計50人,其中專科及以上學歷員工20人,中專及以下學歷員工30人。計算得出,2020年中天科技高通產品每位員工對應實現營業收入高達約為4,823.21萬元。
業務踩雷后資產減值
回復公告發布后僅一個月,2021年7月,中天科技發布《關于公司重大風險的提示公告》(下稱“提示公告”),披露公司存在部分高端通信業務相關合同執行異常。
提示公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天科技合并口徑下預付款項213,531.20萬元對應原材料供應商交付不及預期、應收賬款51,233.16萬元逾期、扣除收到的預收款項后剩余未交付存貨貨值110,743.46萬元,上述事項可能導致中天科技產生損失。
該風險事項中,高端通信業務上游大供應商浙江鑫網與下游大客戶航天神禾同時出現異常情況。
截至2021年6月30日,高端通信業務中已經超過合同約定交付期一個月未交付的原材料金額為96,695.28萬元,經與供應商浙江鑫網多次溝通,其仍遲遲未發貨,也未退回預付款項。
客戶航天神禾在收到高通產品后,出現未按照合同約定付款,中天科技已采取多項措施催收。經多次催告,航天神禾仍遲遲未按合同要求履約,考慮到航天神禾已經出現大額應收賬款逾期的嚴重違約情形,為避免進一步擴大損失,對后續訂單暫緩發貨,并因此形成大額存貨。
2021年8月、10月及2022年1月,中天科技連發三份資產減值公告。
2021年上半年,中天科技應收賬款計提信用減值損失7,953.56萬元,其他應收款計提信用減值損失98,167.78萬元,存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3,421.54萬元,計提減值金額合計109,070.39萬元。其中應收賬款計提減值主要系客戶航天神禾財務狀況惡化,無力償還欠款,其他應收款計提減值主要系預付款供應商浙江鑫網無繼續交付能力。
2021年7-9月,中天科技累計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112,602.48萬元,扣除所得稅因素后,將相應減少本季度合并報表凈利潤95,712.10萬元。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中天科技本年度對高端通信業務相關資產累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208,419.22萬元。
2021年10-12月,中天科技累計計提各項高端通信業務相關資產減值準備共計159,386.92萬元,扣除所得稅因素后,將相應減少本季度合并報表凈利潤135,478.88萬元。
2021年,中天科技累計計提高端通信業務相關資產減值準備共計367,806.16萬元,計提后高端通信業務相關資產賬面價值1.56萬元,扣除所得稅因素后,將相應減少2021年合并報表凈利潤312,635.24萬元。
會計更正追溯調減收入
企查查顯示,隋田力在航天神禾擔任董事長、經理、法定代表人,并且是47.00%股份的最終受益人。
(截圖來自企查查)
2016年-2020年,*ST凱樂與隋田力合作開展專網通信業務,虛增營業收入512.25億元、虛增利潤總額59.36億元。
繼*ST凱樂2022年12月發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公告上述違法事實后,2023年1月,*ST新海(002089)同樣發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描述了更為詳細的造假心路歷程。
2014年3月,*ST新海董事長張亦斌與隋田力、鄭利彬、吳寶森、聶寶龍、吳予、胡海平等人入股成立蘇州新海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海宜信息”)、蘇州新海宜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新海宜電子”),開展專網通信業務。專網通信產品的虛假生產加工及購銷,上下游、產品確定、合同簽訂、資金支付、虛假實物流轉都由隋田力操控,相關業務構成虛假銷售循環。
*ST新海、新海宜電子雖然簽訂了相應的采購銷售合同,但是對于合同所列的產品是否有真實用途并不清楚,實際僅通過為專網通信業務提供融資而獲取固定收益,對外披露為銷售硬件產品的主營業務存在虛假記載。
經查,*ST新海未實際控制新海宜電子,新海宜信息和新海宜電子的股東存在代持情況,經過穿透合并計算后,隋田力持股占比最高;新海宜信息、新海宜電子設立目的就是從事專網通信業務,該業務由隋田力主導;*ST新海參與新海宜電子的相關活動但不享有可變回報,也不能夠運用其對新海宜電子的權力影響其回報金額。
中天科技開展高端通信業務存在與*ST新海類似的情況。
據企查查,2020年3月,中天科技通過全資子公司出資255.00萬元(持股占比51.00%),與自然人董晶出資245.00萬元(持股占比49.00%)共同成立南通江東電科通信有限公司(下稱“江東電科”)。
中天科技通過新成立的非全資子公司江東電科從事高端通信業務,并且與隋田力關聯的企業進行交易。中天科技能否實際控制江東電科并掌握整個交易流程,少數股東與中天科技或隋田力是否存在其他關聯,或需要公司作出解釋。
中天科技高端通信業務的操作流程中,客戶下單到江東電科支付預付款比例為10%,而江東電科向主材供應商浙江鑫網采購預付款比例高達100%,且向其他輔材供應商采購預付款比例為10%,采購和銷售以及不同供應商采購之間為何會出現付款比例如此失調的情況?
企查查顯示,目前浙江鑫網的股權穿透后,指向陸維萍、林馳、陸岳春3名自然人。
(截圖來自企查查)
繼2021年下半年計提的減值損失和凈利潤減少后,中天科技又追溯了高端通信業務對此前交易期內財務數據的影響。
2022年4月,中天科技發布《關于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稱公司于2019年新增的高端通信業務收入確認由“總額法”變更為“凈額法”,并采用追溯重述法對2019年度、2020年度的財務數據進行調整。
2019年、2020年,中天科技分別調減合并報表營業收入3,878.79萬元、198,417.34萬元。對比此前的回復公告,中天科技2019年、2020年通過高端通信業務產生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672.57萬元、241,160.50萬元,收入調整金額占比分別達到83.01%、82.28%。
中天科技表示,進行此次會計差錯更正的原因是“高端通信業務經營過程中,公司未能就原材料采購和產品銷售擁有足夠的定價權”。
中天科技在開展高端通信業務過程中,在提前支付了巨額預付款的同時承擔巨額應收款風險,卻在上下游都不具備足夠定價權,以此理由單獨對高端通信業務進行會計差錯更正,難以令人信服,也嚴重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背后到底還有多少隱情我們也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