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國美18個月目標失敗后再拋新戰略,黃光裕卻不斷減持,年內套現超50億港元
無人看的戲碼,又能上演多久呢?
無人看的戲碼,又能上演多久呢?
(資料圖片)
圖/百度百科
港交所一則數據再次將黃光裕及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國美零售”)拉進眾人關注焦點。
據澎湃新聞報道,日前港交所數據顯示,大股東黃光裕和杜鵑減持國美零售14.39億股,同時,令兩大股東恒海投資及國美管理也對國美零售進行了減持,前述累計減持約27.37億股,約5.31億港元。
事實上,近來“國美系”消息不斷,除了大股東黃光裕年內多次減持國美零售以外,在不久前其中關村公告稱其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國美電器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被司法再凍結及輪候凍結。
受此影響,此次國美零售二級市場表現延續了此前持續下跌的趨勢,截至2022年9月20日晚間收盤,國美零售以0.165港元/股,跌幅5.714%報收。
遙想黃光裕歸來當年“力爭用未來18個月時間,使國美恢復原有市場地位”的豪言壯語,再看今朝的滿目狼藉及黃光裕再次拋出的“1+1+1”的三年戰略發展目標,更是引起了外界對黃光裕及國美未來的無盡遐想及擔憂。
【年內多次減持】
澎湃新聞報道,9月19日,港交所數據顯示,9月14日,國美零售大股東黃光裕和杜鵑減持14.39億股,股東恒海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恒海投資”)和國美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美管理”)減持12.98億股,前述累計減持約27.37億股,約5.31億港元。
據了解,黃光裕為國美創始人,同時也是國美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國美零售的大股東,而杜鵑則為黃光裕的配偶,此外恒海投資和國美管理均為黃光裕全資實益擁有,換言之,此次減持皆為黃光裕及其配偶杜鵑所為。
并且,此次減持并非黃光裕及杜鵑年內首次進行減持,據澎湃新聞報道,港交所數據顯示,在去年12月22日最后一次減持后,黃光裕及杜鵑持有國美零售股份205.84億股,但截至9月19日,黃光裕及杜鵑持有國美零售股份153.75億股。
這意味著,年內二人已至少減持國美零售52.09億股,除此次減持以外,此前至少減持37.7億股。
與此同時,在不斷減持下,國美零售年內股價也在不斷下跌,年初2022年1月3日時國美零售股價為0.67港元/股,而截至2022年9月20日晚間收盤國美零售卻以0.165港元/股,跌幅5.714%報收,8個多月時間國美零售股價已累計下跌75.37%。
如此股價走勢及黃光裕不斷地減持令投資者哀嚎及罵聲一片,直言其“不厚道”。
【為恢復市場地位頻下豪言壯語】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2021年2月16日時,假釋考驗期屆滿,原判刑罪執行完畢,黃光裕正式獲釋。
稍待休整一日后,于2021年2月18日,黃光裕以國美創始人的身份發表講話,并表示“力爭用18個月的時間恢復國美原有市場地位”的目標,意味著黃光裕正式回歸,要知道黃光裕闊別市場時正是線下為王的時代,而其歸來時線下市場已逐漸被拋棄轉而進入了電商時代,因此彼時外界對黃光裕此此舉看法褒貶不一。
為達到目標的同時或許也為自己爭一口氣,黃光裕在過去18個月中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真快樂”APP,據了解,“真快樂”APP前身為國美APP,此后更名為“真快樂”,在黃光裕的規劃中“真快樂”為社交化的購物興趣電商,集小紅書、抖音、淘寶、京東等多個平臺為一身的電商,為此黃光裕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二是“打扮家”APP,據了解,“打扮家”將借助VR、AR等技術為消費者解決裝修不省心、價格不透明及預算不可控三大難題,并表示三年內,“打扮家“要做到5000億GMV,其最終目標是占據30%的家裝市場。
三是“折上折“APP,網絡資料顯示,”折上折”APP是一款以折上折優惠券領用/購買、交易為核心服務,以折上折消費、便宜又便宜為頂層架構理念的折扣消費門戶。
此外,據AI財經社報道,一位接近國美的人士透露,黃光裕一年99%的日子都加班到凌晨,他時常召集高管開會,為未來戰略和具體工作進行商討。為了便于討論,2021年下半年,國美干脆在鵬潤大廈34層給高管們安排了住宿,讓他們跟上老板的節奏。
可想而知,黃光裕對于重回原來市場地位目標的急切與重視。
【業績下滑、現金流承壓】
然而,對于如今市場來看,并不是努力就一定有結果,對于黃光裕來說也同樣如此。
前述提到的“真快樂”“打扮家”“折上折”三大APP表現并未達到預期,僅以“真快樂”APP來看,2021年“真快樂”APP年訪問量4.4億,年活躍買家僅為1683萬,與京東、拼多多等平臺上億的年活躍買家相比甚是難以啟齒。
不僅如此,這些APP還被曝出大規模裁員、拖欠薪資等,在脈脈、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均可看到前員工對其控訴的言論。
“禍不單行”,作為“國美系”重要的上市平臺,國美零售仍未掙脫虧損泥潭,今年上半年國美零售實現經營收入121.1億元,同比減少53.5%;實現毛利20.88億元,同比減少33.35%;實現歸母凈利潤-29.66%,同比擴大50.24%。
而同期國美零售流動負債凈值約為250億元,國美零售表示其還有若干應付金融機構逾期貸款,但據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同期國美零售僅有24.09億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可見其流動性之緊張程度及黃光裕當初豪言的隨風而去。
為此,黃光裕曾在8月在國美微信公眾號發出了一則公開信,表示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和進展,但相比于未能實現的18個月既定目標,就顯得遜色,并拋出了線上線下融合O2O的新模式,計劃用“1+1+1”三年分三步落地這一模式,即,2023年實現較高盈利并達到以往較高水平,2024年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3年明顯超越歷史最好水平,同時稱將大幅優惠的價格將國美商都、湘江玖號兩處物業產權注入上市公司,緩解現金壓力。
可就在這一重要的轉折點上,“國美系”另一上市公司中關村公告稱其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國美電器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被司法再凍結及輪候凍結,側面表現了國美的現金壓力,并且黃光裕夫婦接連的減持,使外界及投資者也不再對其寄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