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潤下跌、“造血”能力不足 廣州農商行募資近百億“補血”
來源:氫財經
?
2022-03-17 12:53:03
文|王婷妍
或許提升盈利能力,加強貸款內控才是廣州農商行另一重要“補血”工具。
繼去年三季度單季度實現扭盈為虧后,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州農商行”)去年全年凈利潤再次下滑。
近日,廣州農商行披露了2021年盈利預警公告,公告顯示,去年全年廣州農商行收入及總資產雙雙增長,公告中廣州農商行還表示2021年其各項業務實現平穩增長,但與之相反的是,其2021年凈利潤預計同比下降25%至30%。
對于下降的原因,廣州農商行表示主要為計提較大額度的資產減值準備,化解風險資產。此外,去年年末時該行還發行了近80億元的內資股用于補充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
而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廣州農商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逼近監管紅線7.5%,資產質量也承壓,由此可見可見廣州農商行優化指標可謂“煞費苦心”。
除此之外,廣州農商行還存在內控不足,開年還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發生交易等規定,違反了反洗錢法,被罰款590萬元。
【2021年凈利潤下滑】
2021年3月15日,廣州農商披露其2021年盈利預警公告,公告顯示,預計去年全年廣州農商行總資產增幅12%至15%,營業收入增長10%至12%。此外,受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和疫情沖擊等因素影響,出于謹慎性穩健性原則考慮,去年全年計提較大額度的資產減值準備,化解風險資產,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25%至30%。
事實上,早2020年時,廣州農商行就大變臉,不僅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0.31%至212.18億元,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33.3%至52.78億元,彼時對于下滑原因廣州農商行表示主要為新冠疫情期間,利差收窄、利息凈收入同比下降所致。
同時,中誠信國際在對該行的評級報告中表示,息差收窄以及撥備計提壓力上升導致凈利潤明顯下滑,盈利能力有所弱化。
但直至目前的后疫情時代,廣州農商行業績仍未恢復,始終處于陰霾之中,并且在去年三季度時,廣州農商行就已由盈利轉為虧損的狀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前三季度廣州農商行實現凈利潤26.37億元,同比下降38%,而去年上半年其凈利潤為36.6億元,同比增長10.17%,也就是說去年僅第三季度廣州農商行就虧損高達10.23億元,并已一己之力拉低了全年利潤水平。
彼時,廣州農商行表示主要為大幅計提撥備,提升風險防御水平,第三季度加大不良債券處置力度,同步消耗了部分財務資源,由此可見,廣州農商行在優化指標的同時也犧牲了部分利潤。
【定增近80億元內資股】
就在前不久,同樣為了優化指標,廣州農商行與廣州地鐵、城市更新集團、廣州工控、廣州商控等4家認購方訂立內資股認購協議,而上述4家將認購廣州農商行此前發行的13.38億股內資股,認購價為5.89元/股,合計約78.81億元,對此,廣州農商行表示“本次發行內資股募集資金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的凈額將全部用于補充本行核心一級資本。”
而此前廣州農商行還以非公開的方式發行了不超過3.0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8.56億元的H股,并且也同時用于補充廣州農商行的資本金,也就是說,近半年內廣州農商行“補血”近百億元。
對此,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告訴氫財經,內資股不需要參考業績,也不受二級市場波動影響,所以增資阻力更小,便于快速實現補充資本金。
同時沈萌表示,雖然在香港H股上市,但是無論是股價、還是活躍度都很低迷,無法實現增發的功能,因此為了補充資本金,廣州農商行只有依靠發行內資股,作為農商行對核心資本的需求相對更大。發行成功后將緩解廣州農商行的流動性和資本充足率的壓力,降低經營性風險。
【資產質量承壓】
事實上,廣州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已連續下滑多年,截至去年9月末,該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77%、9.63%、8.04%,與上年末相比分別下降了0.79個百分點、1.11個百分點、1.16個百分點,并且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逐漸逼近監管紅線7.5%。
在去年半年報時,廣州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就已下降,而下降的原因則是資本充足率的分母風險加權資產較上年末增速超過資本凈額較上年末的增速。
據公開資料顯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率高,不良貸款余額較大,是造成風險資產過高,資本充足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不良貸款的風險權重是很高,由此得出的風險資產則相對較大,那么資本充足率可想而知就低了,而不良貸款風險最主要的就是信用風險。
實際也正是如此,據中誠信國際在該行評級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廣州農商行不良貸款余額48.05億元、83.2億元、103.1億元,而同期的不良貸款率為1.24%、1.73%、1.81%,值得一提的是,其2020年不良貸款率為彼時上市農商行中的最高位,同時創下該行近5年來的新高。
即使截至去年上半年,該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有所下降至1.77%,但仍處上市農商行中的較高位,并且其不良貸款余額仍在繼續增加,較上年末增加9.91億元至113.01億元,三年半累計增幅達135.19%。
不僅如此,廣州農商行逾期貸款也在增加,與2020年末相比截止去年上半年其逾期貸款以增速54.36%,增長68.18億元的速度增長至193.6億元,而較為龐大的逾期貸款也是影響其不良貸款余額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在不良貸款余額較大的情況下,廣州農商行內控方面也存在著不足,此前還頻頻踩雷,涉及貸款金額數億元,甚至在開年還曾違反反洗錢法多項規定,遭罰款590萬元。
從種種跡象來看,或許提升盈利能力,加強內控才是廣州農商行另一重要“補血”工具。
或許提升盈利能力,加強貸款內控才是廣州農商行另一重要“補血”工具。
繼去年三季度單季度實現扭盈為虧后,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州農商行”)去年全年凈利潤再次下滑。
近日,廣州農商行披露了2021年盈利預警公告,公告顯示,去年全年廣州農商行收入及總資產雙雙增長,公告中廣州農商行還表示2021年其各項業務實現平穩增長,但與之相反的是,其2021年凈利潤預計同比下降25%至30%。
對于下降的原因,廣州農商行表示主要為計提較大額度的資產減值準備,化解風險資產。此外,去年年末時該行還發行了近80億元的內資股用于補充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
而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廣州農商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逼近監管紅線7.5%,資產質量也承壓,由此可見可見廣州農商行優化指標可謂“煞費苦心”。
除此之外,廣州農商行還存在內控不足,開年還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發生交易等規定,違反了反洗錢法,被罰款590萬元。
【2021年凈利潤下滑】
2021年3月15日,廣州農商披露其2021年盈利預警公告,公告顯示,預計去年全年廣州農商行總資產增幅12%至15%,營業收入增長10%至12%。此外,受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和疫情沖擊等因素影響,出于謹慎性穩健性原則考慮,去年全年計提較大額度的資產減值準備,化解風險資產,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25%至30%。
事實上,早2020年時,廣州農商行就大變臉,不僅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0.31%至212.18億元,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33.3%至52.78億元,彼時對于下滑原因廣州農商行表示主要為新冠疫情期間,利差收窄、利息凈收入同比下降所致。
同時,中誠信國際在對該行的評級報告中表示,息差收窄以及撥備計提壓力上升導致凈利潤明顯下滑,盈利能力有所弱化。
但直至目前的后疫情時代,廣州農商行業績仍未恢復,始終處于陰霾之中,并且在去年三季度時,廣州農商行就已由盈利轉為虧損的狀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前三季度廣州農商行實現凈利潤26.37億元,同比下降38%,而去年上半年其凈利潤為36.6億元,同比增長10.17%,也就是說去年僅第三季度廣州農商行就虧損高達10.23億元,并已一己之力拉低了全年利潤水平。
彼時,廣州農商行表示主要為大幅計提撥備,提升風險防御水平,第三季度加大不良債券處置力度,同步消耗了部分財務資源,由此可見,廣州農商行在優化指標的同時也犧牲了部分利潤。
【定增近80億元內資股】
就在前不久,同樣為了優化指標,廣州農商行與廣州地鐵、城市更新集團、廣州工控、廣州商控等4家認購方訂立內資股認購協議,而上述4家將認購廣州農商行此前發行的13.38億股內資股,認購價為5.89元/股,合計約78.81億元,對此,廣州農商行表示“本次發行內資股募集資金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的凈額將全部用于補充本行核心一級資本。”
而此前廣州農商行還以非公開的方式發行了不超過3.0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8.56億元的H股,并且也同時用于補充廣州農商行的資本金,也就是說,近半年內廣州農商行“補血”近百億元。
對此,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告訴氫財經,內資股不需要參考業績,也不受二級市場波動影響,所以增資阻力更小,便于快速實現補充資本金。
同時沈萌表示,雖然在香港H股上市,但是無論是股價、還是活躍度都很低迷,無法實現增發的功能,因此為了補充資本金,廣州農商行只有依靠發行內資股,作為農商行對核心資本的需求相對更大。發行成功后將緩解廣州農商行的流動性和資本充足率的壓力,降低經營性風險。
【資產質量承壓】
事實上,廣州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已連續下滑多年,截至去年9月末,該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77%、9.63%、8.04%,與上年末相比分別下降了0.79個百分點、1.11個百分點、1.16個百分點,并且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逐漸逼近監管紅線7.5%。
在去年半年報時,廣州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就已下降,而下降的原因則是資本充足率的分母風險加權資產較上年末增速超過資本凈額較上年末的增速。
據公開資料顯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率高,不良貸款余額較大,是造成風險資產過高,資本充足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不良貸款的風險權重是很高,由此得出的風險資產則相對較大,那么資本充足率可想而知就低了,而不良貸款風險最主要的就是信用風險。
實際也正是如此,據中誠信國際在該行評級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廣州農商行不良貸款余額48.05億元、83.2億元、103.1億元,而同期的不良貸款率為1.24%、1.73%、1.81%,值得一提的是,其2020年不良貸款率為彼時上市農商行中的最高位,同時創下該行近5年來的新高。
即使截至去年上半年,該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有所下降至1.77%,但仍處上市農商行中的較高位,并且其不良貸款余額仍在繼續增加,較上年末增加9.91億元至113.01億元,三年半累計增幅達135.19%。
不僅如此,廣州農商行逾期貸款也在增加,與2020年末相比截止去年上半年其逾期貸款以增速54.36%,增長68.18億元的速度增長至193.6億元,而較為龐大的逾期貸款也是影響其不良貸款余額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在不良貸款余額較大的情況下,廣州農商行內控方面也存在著不足,此前還頻頻踩雷,涉及貸款金額數億元,甚至在開年還曾違反反洗錢法多項規定,遭罰款590萬元。
從種種跡象來看,或許提升盈利能力,加強內控才是廣州農商行另一重要“補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