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場館保清涼
原標題:大運場館保清涼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北夢原
(資料圖)
7月27日,距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還有一天時間,各項籌備工作已就緒。在東安湖體育公園,機電系統保賽人員王賜柯和同事們像往常一樣調試制冷機房,檢查管道。在接下來的大運會比賽期間,王賜柯將帶領47人的保賽團隊保障多功能體育館、小球館、游泳跳水館正常運行,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和觀眾送去清涼。
東安湖體育公園“三館”,是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核心場館,包括多功能體育館、小球館、游泳跳水館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王賜柯是中建二局安裝公司東安湖體育公園“三館”機電保賽工作負責人。2020年3月,他參與這項工程建設,曾擔任“三館”項目機電安裝質量總監,對機電設備、空調等控制系統了如指掌。
“從項目開工到完工的1000多個日夜,我親歷了項目建設全過程?!蓖踬n柯對制冷機房、管道等設備了然于胸,干起活來得心應手。
大運會期間,成都最高溫度達35℃。在炎炎夏日,走進承擔大運會體操比賽的多功能體育館,卻感受到陣陣清涼。王賜柯介紹,體操比賽需要室溫恒定在23℃到24℃之間,秘訣就在于場館的通風空調系統。
“我們整個場館的所有看臺區,包括場心區域,都設置了溫感探頭,隨時能夠對整體數據進行分析?!蓖踬n柯說,溫感探頭將數據傳輸到終端,接收到異常消息后,保賽人員調整出風量以確保現場溫度波動小于1℃。
多功能體育館、游泳跳水館和小球館包含3800多個水電設備、32萬米管線、30萬平米橋架風管,正是這些如“毛細血管”般的管線,延伸到場館的各個角落,保障著場館的空調、電力和給排水等功能實現。
王賜柯介紹,早在一個月前,保賽團隊就投入賽事保障前期工作中去,目前已進行了三次全要素演練。為保障各類機電設備穩定運行,保賽人員工作環境可以用“上天入地”形容。在賽場正上方42米高空,保賽隊員需要檢查每一處防排煙系統和空調風管;地下8米深,需要24小時值守,確保裝配式機房穩定運行,源源不斷將冷氣輸送到場館各個角落。
維護保障工作點位多、體量大、標準高,中建二局安裝公司的大運會保賽團隊設置了暖通組、電氣組和給排水組,制定了詳細的保賽方案,24小時隨叫隨到,一旦發現隱患,就能立即實施相應的維保工作。
從建設者到保賽人,王賜柯非常激動,“作為成都人,能夠為在家門口舉辦的大運會保駕護航,為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觀眾提供舒適的比賽和觀賽環境,我感到非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