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卡塔爾世界杯 | “追星”的巴西隊
原標題:卡塔爾世界杯 | “追星”的巴西隊
新華社多哈12月10日電(記者韋驊、王浩明、岳東興)在9日的教育城球場,巴西隊經歷點球大戰不敵克羅地亞隊,卡塔爾世界杯之旅戛然而止。2006年以來每次出征世界杯,巴西隊都會被冠以“五星巴西”的稱謂,帶著強烈的自豪感。但在追逐第六顆星的過程中,他們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12月9日,巴西隊球員內馬爾在比賽后。新華社記者 李明 攝
(相關資料圖)
2006年德國世界杯,身為衛冕冠軍的巴西隊坐擁由大羅、小羅、卡卡和阿德里亞諾組成的“夢幻四重奏”,看似比四年前更強大,被視為奪冠第一大熱。然而就是這樣一支被主教練佩雷拉形容為“太完美”的巴西隊,卻在四分之一決賽中0:1倒在了當時已經有些青黃不接的法國隊腳下。亨利攻破球門的那一瞬間,負責盯防他的卡洛斯,在系鞋帶!
四年后的南非世界杯,巴西隊主教練鄧加棄用了大羅和小羅,卡卡和“單車少年”羅比尼奧成為這支球隊的前場核心。四分之一決賽對陣荷蘭隊,上半場一球領先的巴西隊在下半場突然變得不會踢球,1:2遭到逆轉。
資料圖:2010年7月2日,巴西隊球員羅比尼奧(前右)在比賽中拼搶。新華社記者 陳海通 攝
在巴西萬千球迷的期待中,2014年世界杯在巴西舉辦。在家門口繡上第六顆星,是巴西隊唯一的目標,然而誰能想到等待他們的卻是一場刻骨銘心的慘敗。半決賽與德國隊的交鋒,原本以為勢均力敵的較量在半場過后便失去懸念,德國隊最終以7:1的懸殊比分完成了“米內羅打擊”。
平心而論,雖然擁有主場之利,但這是一支多年來最為“平民化”的巴西隊,前場除了略顯稚嫩的內馬爾和奧斯卡,其他球員都缺乏靈性,主力中鋒弗雷德甚至被稱為“史上最弱9號”。在1950年的“馬拉卡納慘案”之后,“米內羅打擊”也成了巴西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資料圖:2014年7月8日,在巴西世界杯半決賽中,德國7:1狂勝巴西隊。圖為巴西球員弗雷德(右)與德國球員穆勒(中)拼搶。
帶著一份難以平復的情緒,巴西隊在2018年踏上了俄羅斯世界杯的賽場。此時內馬爾的羽翼更加豐滿,在他的身邊,也多了像庫蒂尼奧、菲爾米諾、熱蘇斯這樣的得力幫手。可是四分之一決賽面對彼時如日中天的比利時隊,半場兩球落后的巴西隊最終無力回天,以1:2再度飲恨。
資料圖:2018年7月6日,俄羅斯世界杯四分之一決賽中,巴西隊球員保利尼奧(中)與比利時隊球員維爾通亨(左)、孔帕尼拼搶。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本次卡塔爾世界杯,巴西隊由9名前鋒組成的豪華攻擊群令人羨慕,他們希望在亞洲重現2002年的輝煌。小組賽提前晉級、淘汰賽首輪兵不血刃拿下韓國隊,外界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巴西隊可以輕松地闖過克羅地亞隊這一關。可是面對滿場飛奔的莫德里奇,面對有如神助的門將利瓦科維奇,巴西人夢斷12碼,徒留內馬爾傷心的淚水。
12月9日,巴西隊球員內馬爾(前)在比賽后落淚。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失利之后,攝像機鏡頭給到了看臺上的卡福。20年前,正是他作為巴西隊隊長捧起了大力神杯,可此時他的眼神里只剩下失望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