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丨綏濱大米:稻花香里說豐年,鄉村振興續新篇
八月鶴崗綏濱縣的田間地頭,稻子正由青翠的綠色轉變為金燦的黃色,待到收獲的日子,這些稻子將變成人們碗里香噴噴的米飯。“綏濱大米”這個喝著龍江水“長大”,土生土長的本地特產,正接過鄉村振興的“接力棒”,續寫著它的品牌故事。
綏濱縣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的黑龍江畔,這里風光旖旎、自然條件優越。得益于黑龍江水的灌溉、肥沃的黑土地滋養、北緯47°的高緯度充足日照,綏濱大米無污染、品質好、口感佳。2013年,“綏濱大米”獲準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資料圖片)
為擦亮“綏濱大米”這塊“金字招牌”,鶴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推進地理標志的保護培育工作,近年來“綏濱大米”加強地方崗位供給,鑄造地方特色農業品牌,帶領一批批水稻種植戶走向致富道路。
強指導優服務
為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守護“金字招牌”,鶴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加強規范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使用。在今年的一次執法檢查過程中,該局發現黑龍江雪人龍米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未經授權在其生產的大米產品包裝上使用了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我們立即為該合作社相關負責人講解了有關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使用規則,并指導該合作社獲得‘綏濱大米’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使用權。”鶴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市監局的執法和普及工作幫助我們增強了知識產權意識,并詳細了解到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使用規范。獲準使用專用標志后,我們將這枚‘紅標’印制在產品上,合作社在產品銷售、打響品牌、發展產業等方面獲益匪淺。”黑龍江雪人龍米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表示。
引龍頭促經濟
由于農業結構單一,缺少農業龍頭企業帶動,綏濱縣種植的優質稻米無法與市場有效對接,賣糧難、米優價廉等問題一直是制約農民致富增收的瓶頸。因此,引龍頭、建公司、興產業,成為綏濱縣亟待破解的難題。
2018年,綏濱縣與中糧集團等共同出資組建的中糧貿易(綏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糧綏濱公司)正式掛牌,現代企業經營理念被引入到綏濱大米地理標志產業發展的過程中。
“訂單種植提高了農戶種植綠色優質水稻的積極性,提升了農戶自身的‘造血’能力。此外,在優質優價稻谷收購政策和‘綏濱大米’地理標志品牌的帶動下,綠色水稻的經濟價值得以實現。好米能夠賣好價,讓農戶有了增收致富的保障。”中糧綏濱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中糧綏濱公司還創新了“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讓貧困戶當股東”的產業幫扶新模式,把合作社、小農戶納入龍頭企業整體經營,打破了常規的經營模式,煥發出新鮮的活力。“現在的生產成本降低了,我們還成為股東了。”“和市場對接方便了,我們的干勁兒也上來了。”綏濱縣水稻種植戶們對這種經營方式連連稱贊。“中糧綏濱公司成立以來,我局通過政策指導、上門幫扶、多面宣傳,大力支持我市‘綏濱大米’產業興旺發展,如今‘綏濱大米’的品牌效應正帶動起鄉村的活力。”鶴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道。
顆顆“黃金”米,十里稻花香。從過去的籍籍無名到如今的產業興旺,“綏濱大米”走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未來,鶴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繼續在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的指引下,充分依托地理標志這一致富紐帶,將資源優勢轉變為品牌優勢,在這片黑土地上唱響鄉村振興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