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要聞】密山市今年放流543萬尾魚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東北網7月5日訊(記者 劉嘉 許諾)7月5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燃情夏日 魚躍龍江—2023黑龍江冷水魚增殖放流季”新聞發布會。會上,密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勇介紹,作為增殖放流季活動的首站,6月6日,黑龍江省在密山市同步舉辦了增殖放流活動。今年放流543萬尾魚苗,其中興凱湖翹嘴鲌34萬尾,鰱鳙379萬尾,草魚130萬尾。
密山市是黑龍江省的漁業重鎮,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興凱湖大白魚”就產自密山市。作為增殖放流季活動的首站,6月6日全國放魚日,黑龍江省在密山市同步舉辦了增殖放流活動。活動當天,由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主辦、密山市人民政府承辦的“養護水生生物、建設生態龍江”2023年“全國放魚日”黑龍江省同步增殖放流活動,在密山市白魚灣鎮湖沿村興凱湖畔舉行。今年放流543萬尾魚苗,其中興凱湖翹嘴鲌34萬尾,鰱鳙379萬尾,草魚130萬尾。放流苗種中,有300萬尾是密山市本地企業黑龍江農墾震達興凱湖大白魚研究所捐贈。
密山市一直以來都是我省的漁業重鎮,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興凱湖大白魚”就產自密山市。全市大水面放養面積超過30萬畝,池塘養殖面積超過5000畝,年產大白魚300余噸。現有加工主體(民間加工作坊)20余家,年加工魚品50噸,年產值9000余萬元。域內黑龍江農墾震達興凱湖大白魚研究所,是大白魚技術研發養殖企業,是去年黑龍江省唯一一家躋身國家水產種業補短板陣型企業,同時該研究所還承擔著興凱湖翹嘴鲌種質資源場項目建設工作,項目建成后,將對興凱湖翹嘴鲌種質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利用發揮重要作用。
興凱湖是中俄最大的淡水界湖、也是亞洲唯一具有潮汐現象的大型湖泊,漁業資源豐富,為維護興凱湖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多年來,密山市堅持每年投放一定數量的優質魚苗,同時采取限制捕撈、強化管護等措施,確保增殖放流活動取得預期效果。2019年—2022年,密山市共向興凱湖投放魚苗3362萬尾,其中大白魚275萬尾,鰱魚2607萬尾,草魚480萬尾。
每年的6月6日至7月20日,興凱湖均有一個半月的禁漁期。屆時興凱湖中方捕魚作業區內的數百艘專業捕漁船將進行集中管理,漁民也將掛網休業,等待下一個作業期重開漁船、撒網開張。這一舉動也為維系水生生物多樣性、促進興凱湖漁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