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正式發布
(資料圖片)
東北網2月2日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優美清澈的河流湖泊是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期盼。記者從市生態局獲悉,《大慶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于日前正式發布。
按照“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總體要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建立統籌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的規劃指標體系,分流域、分區域、分年度合理確定階段目標。到2025年,以“水環境持續改善,水資源得到保障,水生態逐步恢復,古恰泄洪閘口消劣”為總體目標,國控考核斷面III類優良率穩定達到83%以上,水功能區達標率穩定達到50%,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達到100%,縣級及以上地表水飲用水源達標率100%。龍鳳濕地、扎龍濕地、肇源沿江濕地等重要濕地,保障面積不縮小、功能不減弱。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統籌推進格局基本形成。
大慶市境內水系發達,河流縱橫、湖泡眾多,區域水資源補給主要來自嫩江、松花江和天然降水。“十三五”期間,大慶市緊密結合“十三五”規劃目標,以規劃任務為抓手,圍繞流域綜合治理與水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的核心目標,系統推進精準治污、有效治污工作,在工業污染防控、城鎮污水治理、飲用水安全保障、跨界流域協同治理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但仍存在水環境質量改善面臨較大壓力、流域水資源短缺生態用水嚴重不足、水生態脆弱部分河流水生態受損嚴重、存在水環境風險隱患等問題。
按照《規劃》,水生態環境保護共實施四大任務,即污染減排、水資源保障、水生態保護修復及水環境風險防控。規劃范圍為大慶全市,包括嫩江、松花江、安肇新河、北引干渠等河流在大慶市境內的6個國控斷面匯水范圍。其中,嫩江包括白沙灘斷面、嫩江口內斷面2個匯水控制區;松花江流域包括松花江肇源斷面、拉林河口下斷面2個匯水控制區;安肇新河包括古恰泄洪閘口斷面1個匯水控制區;北引干渠包括紅旗水庫斷面1個匯水控制區。
《規劃》還對嫩江、安肇新河、松花江、北引干渠等主要河流制定了詳細的保護方案。
“抓住項目,也就抓住了水生態環境治理的‘牛鼻子’。”為此,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污染減排、生態流量保障、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風險防控”5個類別,《規劃》確定規劃工程項目64個。其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項目1個,污染減排項目(工業、城鎮、農村)43個,生態流量保障項目5個,水生態保護修復項目12個,水環境風險防控項目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