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一座城 從博物館開始!河南各地博物館“上新”

              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廳演奏先秦編鐘樂《詩經(jīng)·小雅·鹿鳴》(10月4日攝)。孫海濤攝10月4日,安陽殷墟景區(qū),參加研學的小朋友書寫甲骨文“福”字。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楊之甜攝以《四神云氣圖》壁畫為模板做成的文創(chuàng)書簽。

              核心提示

              讀懂一座城,從博物館開始。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節(jié)假日參觀博物館,“到博物館去”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社會新風尚。國慶假期,河南各地博物館爭相“上新”,紛紛推出重磅展覽、特色文創(chuàng)以及品牌活動,吸引人們“為了一座博物館奔赴一座城”。

              沉浸體驗“夏文化”

              “我們以前來過一次,今天是特地又帶孩子們來參觀的。沒想到除了參觀文物,還能身臨其境體驗古代文化,孩子們玩得很開心。”10月5日,在洛陽市偃師區(qū)參觀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王女士說。

              二里頭遺址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與“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重要遺址,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積極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高地,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ǎn)、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國慶假期,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沉浸式體驗“夏文化”的魅力。

              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河南省、洛陽市對二里頭遺址及夏文化保護研究宣傳,以及前不久央視《中國考古大會·探秘二里頭遺址——最早的王朝》節(jié)目的熱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和研學者體驗夏商時期二里頭人生產(chǎn)生活、祭祀場景,參觀敖漢史前玉器精品展,衍紙制作“中國心”,學“夏”字的演變,老少同書“福祿壽”……

              尤其是數(shù)字館投用以來,通過先進的數(shù)字技術全面復原展示以二里頭遺址為核心的二里頭文化整體面貌和夏代遠古先民生活場景。

              “我覺得3D視覺效果是最早中國展示區(qū)的最大亮點,讓人更為直觀地感受到二里頭出土文物及二里頭開創(chuàng)的‘中國之最’,效果太棒了!”來自湖北武漢的黃玉杰體驗完數(shù)字館后說。

              據(jù)博物館游客服務中心負責人張軍介紹,10月1日至4日,在嚴格落實掃碼、測溫、查驗核酸報告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博物館共接待游客2萬余人次,已成為周邊群眾就地過節(jié)的首選。

              在殷墟“趣”玩甲骨文

              “方格本,格方方,中國的中字立中央。橫豎橫豎是旗墩,一桿大旗迎風揚。”10月4日,殷墟景區(qū)車馬坑展館旁,10多名身穿古裝的小學生背誦著“中”字童謠,蘸著濃濃的墨汁,在景區(qū)研學老師的指導下書寫甲骨文。

              國慶假日期間,殷墟景區(qū)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其中,“書寫甲骨文祝福祖國”活動最受孩子們歡迎。在活動現(xiàn)場,孩子們先認真觀察老師如何提筆、書寫,再自己動筆。安陽市人民大道小學學生肖津羽手里提著毛筆,按照老師的講解,一筆一畫在宣紙上寫下甲骨文書法。“甲骨文很有趣,像圖畫一樣。學甲骨文也讓我了解了一些古代文字知識,作為安陽人,我們要讓更多的人知道甲骨文。”她說,目前她已經(jīng)認識并會寫幾十個甲骨文了。

              萌娃穿古裝,揮墨寫甲骨……過往游客也被這樣的氛圍吸引,紛紛參與其中體驗書寫甲骨文的快樂,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與此同時,殷墟景區(qū)還在10月1日—4日推出“我是小小考古家”“我是小小傳拓師”“我是小小建造師”活動,讓來此參觀的少年兒童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認識了解殷商文化。

              據(jù)了解,國慶前夕,殷墟景區(qū)還特別打造了“會說話的甲骨文”創(chuàng)意主題場景,游客走進無數(shù)甲骨片做成的“歷史瀑布”,進入雕刻著甲骨文的“時光隧道”,穿越玻璃制成的“甲骨文長河”,品讀中國文字發(fā)展的悠長歷史。此外,景區(qū)還在節(jié)日期間推出三款文創(chuàng)蛋糕,“亞長牛尊”“一片甲骨驚天下”造型的蛋糕,讓游客感受“一口咬下三千年”的美味。

              距離領略“周風虢韻”

              “走!我?guī)銈內(nèi)ル絿┪镳^參觀。”10月4日,和朋友一起從鄭州回三門峽探望父母的劉女士,帶著朋友走進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一同探秘西周諸侯國虢國的無字天書。

              “這些玉鵝、玉虎、玉喜鵲多么可愛,那些玉璧、玉佩、玉璋、玉環(huán)又那么高貴!看來虢人不僅英勇好戰(zhàn),還喜歡美玉。”劉女士驚嘆。

              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負責人介紹,他們挑選了20件重點文物在公眾號上開設《虢韻藏珍》專欄,線上隨時可以閱讀相關研究文章,包括《改寫中國人工冶鐵史的“中華第一劍”——玉柄鐵劍》《周王賞賜虢君之物——龍紋白玉璧》《凝聚著母愛的陪嫁品——梁姬罐》《虢國國君的氣度彰顯——六璜聯(lián)珠組玉佩》《虢國國君身份的象征——人龍紋玉璋》等。

              虢國文化是周朝時期黃河流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虢國文化,虢國博物館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編排話劇《秦趙會盟》,拍攝《虢學講堂之如何看待“美”》《虢學講堂生肖系列之虎虎生威》《虢學講堂之明知虢有虎》《陽燧與火》等“崤函少年”虎年主題活動短視頻,進一步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據(jù)了解,虢國博物館是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虢國墓地而建立的一座專題遺址博物館。虢國墓地是一處規(guī)模宏大、等級齊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兩周時期大型邦國公墓,在已發(fā)掘的260多座墓葬中,出土各類文物3萬余件。其中虢季和虢仲兩座國君大墓分別被評為1990年、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2021年10月,虢國墓地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

              感受一粒米的漕運之旅

              “下雨天逛博物館,別有一番韻味。”10月5日,在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洛陽師范學院大四學生曹潤澤說,“我家在河北,假期選擇在洛陽就地過節(jié),來打卡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沉浸式感受豐富厚重的大運河文化。”

              今年5月,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開館。作為國家“十三五”重點文化工程,該館是全國首個圍繞隋唐大運河進行系統(tǒng)闡釋的博物館,展出大運河相關文物400件(套)。

              國慶假期,該館設有“國運泱泱——隋唐大運河文化展”“洛陽考古百年專題展覽”以及“花開運河岸——牡丹主題美術畫作精品展”。其中,“花開運河岸——牡丹主題美術畫作精品展”精選洛陽美術館館藏牡丹佳作40余幅,展品作者分別來自大運河沿線7個省市,作品以運河為線,以美術為媒,以牡丹為題,共同闡釋大運河文化,賡續(xù)千年文脈。

              “穿越千年運河,體驗一粒米的漕運之旅。”在博物館三層“一粒米的漕運之旅”互動體驗展區(qū),游客張彤在朋友圈分享體驗心得,“在這里,可以看到一粒米從征收、運輸至歸倉的全過程。‘城與運’沉浸式環(huán)幕影片,將隋唐大運河沿線的城市串聯(lián)起來,展現(xiàn)城市與運河的千年邂逅。”

              記者了解到,國慶假期,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實行“限量、預約、錯峰”的開放政策。同時,為方便60歲以上老年人、殘疾人以及軍人進館參觀,博物館推出適老服務新舉措,60歲以上老年人可直接在入口刷身份證入館參觀,殘疾人以及軍人出示有效證件即可免費入館參觀。

              欧洲亚洲国产清在高|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99亚偷拍自图区亚洲|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亚洲av综合日韩|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无人区午夜福利码高清完整版|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 亚洲欧洲久久av|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久久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视频一区调教|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