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不負好時光 ——北安市城郊鄉抓早抓實抓細備耕工作
東北網3月18日訊 在北安市城郊鄉新華村群拓果蔬采摘園的溫室大棚里,村民柴殿龍正在溫室大棚里澆水,將培育了一個月的秧苗移到營養杯中。
“我家今年種了14個大棚,有黃瓜、辣椒、柿子、菜花、甘藍等10多個品種,預計4月中旬往大棚里面挪苗,6月初就可以上市了。去年是一個棚子賺一萬多塊錢,一共賺了十多萬元,今年又增加了4個大棚,估計能賺十四五萬元吧。”柴殿龍介紹說。
新華村群拓果蔬采摘園占地面積200畝,共有大棚137棟。今年依托黑龍江省農科院園藝分院技術扶持,群拓綠色果蔬合作社引進棚室蔬菜多茬次栽培技術、節水灌溉技術,引導蔬菜種植戶提高蔬菜生產科技含量,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和效益,帶動北安全市蔬菜產業的發展。目前,采摘園已建設成為集采摘、觀光、休閑、批發為一體的多元產業格局,基本形成了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圍城經濟、綠色蔬菜產業基地為牽動的現代農業體系。
記者隨后來到城郊鄉革命合作社,看到大豆玉米種子、化肥堆積如山,工作人員正忙著分類存放。“目前倉庫里的這些種子、化肥只是今年訂購的一小部分,還有一部分種子、化肥近期也將陸續到達,預計在4月中旬開始春播。”城郊鄉革命合作社辦公室負責人王倩介紹說,合作社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今年實行穩糧擴豆,在確保玉米種植面積的前提下,擴大了黃豆的種植面積,國家還給予相應的補貼,并且增加了輪作補貼。
入春以來,城郊鄉抓早抓實抓細備春耕工作。召開兩次“穩糧擴豆”專項工作會議,多次與合作社、家庭農場、大戶等規模種植主體開展座談,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一把手”靠前部署、分管領導監管、村書記真抓實干的“三級聯動”機制。建立土地種植臺賬,明確地塊、面積、種肥品類等任務劃分,科學調整種植結構。該鄉圍繞糧食生產和大豆擴種目標,廣泛宣傳發動,引導農戶合理確定種植意向,科學調整種植結構,確保糧食產量穩定。3月初,邀請鄉農技服務人員為合作社和種糧大戶進行培訓。今年城郊鄉大豆種植面積預計1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預計2.8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