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 北京安寧療護服務床位不少于1800張!
北京市衛健委、市發改委等七部門日前聯合發布《北京市加快推進安寧療護服務發展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到2025年,本市每區至少設立1所安寧療護中心,床位不少于50張,為有住院治療需求的安寧療護患者提供整合安寧療護服務;全市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床位不少于1800張。
本市將加快建立以社區和居家為基礎,機構為補充,綜合、連續、機構和居家相銜接的安寧療護服務體系。通過轉型、新建、改擴建等形式,發展建設一批安寧療護機構。將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康復機構、護理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養結合機構等納入醫聯體建設,促進優質安寧療護服務資源下沉基層。
有關部門引導綜合醫院、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專科醫院設置安寧療護科;支持在腫瘤科、疼痛科、老年醫學科等相關科室設立安寧療護床位;支持有條件的二級及以下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要求,轉型為安寧療護中心;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安寧療護機構;鼓勵具備條件的養老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
安寧療護中心主要為需住院治療的安寧療護患者提供機構安寧療護服務。二、三級醫院主要為突發急性病變或身體、心理癥狀較重、需要住院治療的安寧療護患者提供安寧療護服務,并承擔安寧療護技術支持、安寧療護專業人才培訓等任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護理機構、養老機構主要為診斷明確、癥狀輕且穩定的安寧療護患者提供機構和居家安寧療護服務。
本市將積極探索“互聯網+安寧療護”服務新業態,通過開展網上預約、在線隨診、健康咨詢及智慧醫療設備等提高安寧療護服務的便捷性,適應老年人個性化安寧療護服務需求。
在完善價格政策方面,營利性醫療機構可自行確定安寧療護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的安寧療護服務,屬于治療、護理、檢查檢驗等醫療服務的,按現有項目收費;屬于關懷慰藉、生活照料等非醫療服務的,不作為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管理,收費標準由醫療機構自主確定。
另外,積極探索按床日付費等多樣化支付方式,對安寧療護機構和科室逐步實行個性化績效評價,提高醫務人員積極性。充分發揮基金會、慈善機構等社會組織的作用。(記者 孫樂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