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中軸”項目啟動 北京中軸線首個申遺數字形象發布
12月29日晚,北京中軸線申遺“數字中軸”啟動儀式在正陽門箭樓舉辦,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首個數字形象“北京雨燕”發布,“云上中軸”小程序正式上線,市文物局邀公眾“云游”中軸,助力北京中軸線申遺。
“數字中軸”項目由市文物局、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聯合騰訊公司發起,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知識圖譜、新文創等新技術,深挖北京中軸線歷史文化內涵,推動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其中,北京中軸線數字展陳體系是該項目一大亮點,將為世界文化遺產專家及社會公眾認知、了解并參與中軸線申遺和保護提供平臺。整個展陳體系將由線上數字博物館和線下數字沉浸展兩大模塊組成。
目前,“云上中軸”小程序1.0版本已上線,公眾可以在“云端”了解北京中軸線上的遺產點,領略古都北京中軸線壯麗美景的同時,參與助力中軸線申遺,小程序上線僅5個小時就有50余萬公眾參與創意互動。同時,線下數字沉浸展將打造融合北京古都歷史與現代城市景觀的互動展項,未來將在中軸線14處遺產點以及海內外進行巡回展示。
市文物局還聯合騰訊公司為北京中軸線申遺打造了首個數字形象——“北京雨燕”。根據中軸線上不同遺產點特點,“北京雨燕”被設計成20款不同的數字形象,同時衍生出北京中軸線申遺首批紀念版數字藏品,首批9999件藏品僅上線一小時就已全部領取完畢。有趣的是,基于創新數字技術,每位參與者領取到的都是“千燕千面”的數字藏品,比如可能擁有故宮紋樣的翅膀、天壇紋樣的頭飾、“中”字造型的身體等。
未來,本市還將發布“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指數”,綜合呈現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情況。市文物局介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進駐北京調研時,該指數將幫助專家準確了解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發展情況,同時將為北京中軸線相關的保護發展工作提供決策參考,實現中軸線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記者 李祺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