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點!愛迪爾破產重整現蹊蹺 背后疑點重重
近日,ST愛迪爾(002740.SZ)在互動平臺表示,預重整管理人目前正在組織公司與重整投資人就新增鼎聯合體中的個別成員主體和方案調整事進行進一步的溝通、協商。
(資料圖)
梳理自ST愛迪爾本次破產重整以來,發現多個蹊蹺地方,其背后疑點重重。
第一輪重整投資人突然出局第二輪僅一家意向投資人
近年來,ST愛迪爾業績持續虧損,債務危機的加劇導致生產經營出現困境,2021年虧損達7.72億元。因為流動性問題,ST愛迪爾2021年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2021年7月8日,債權人深圳市運得萊珠寶有限公司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深圳中院”)提交對愛迪爾的重整申請。
2021年11月,深圳中院決定對ST愛迪爾啟動預重整程序,指定廣東尚寬律師事務所擔任預重整期間的管理人。第一輪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時,有央企背景的珠海潤創聯合體獲選。今年4月20日,ST愛迪爾公告,今年3月3日公司開始與珠海潤創聯合體簽署《預重整投資(意向)協議》,截止2022年4月20日,已簽署完畢。
彼時ST愛迪爾表示,《意向協議》簽訂有利于公司預重整相關工作的順利進行,有利于推動公司盡快進入重整程序,并通過重整解決沉重債務包袱,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推動公司回歸可持續發展軌道。
蹊蹺的是就在前述公告披露同日,ST愛迪爾卻突然啟動第二輪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的行動。按照4月20日發布公告描述,啟動新一輪公開招募,是基于公司預重整案的重整工作安排,管理人擬引入有實力的投資人對公司進行投資。為保障重整程序公開、公正,維護全體債權人權益,促進公司重整成功,現通過公開招募方式招募公司重整投資人。
隨后的7月22日ST愛迪爾公告,截至今年5月20日,僅有1家意向投資人新增鼎聯合體與預重整管理人簽訂保證金協議,因此今年4月啟動的破產重整公開招募產生的重整投資人便成為了新增鼎聯合體。
在沒有任何公告和說明的情況下,此前獲選的有央企背景的珠海潤創聯合體則完全被忽視了。
債權人和主要股東反對下新增鼎聯合體調整預案
隨后,預重整管理人將新增鼎聯合體提交的《重整預案》提交至公司債權人、出資人并征集意見,結果并不理想。公告顯示,根據統計結果大部分的債權人和主要股東反對新增鼎聯合體制作的重整預案。
具體來看,財產擔保債權人計3家,其中兩家有財產擔保債權人發表的其他意見為原則上同意愛迪爾繼續推進破產重整,但不同意此《重整預案》的具體方案部分,希望重整投資人可以提高現金償付比例,明確以股抵債的折股價并增加業績承諾等經營保證措施。
普通債權人組有124家參與征集意見,其中同意《重整預案》的共計30家,不同意的債權人共計73家,占該組人數的58.87%,占該組債權額的77.36%。此外,提出其他建議的普通債權人共1家。
公告顯示,不同意《重整預案》及提出其他意見的債權人,反饋意見主要認為《重整預案》的現金清償率較低,希望進一步提高或以現金全額清償;認為應當由潤創聯合體擔任本案重整投資人;認為新增鼎聯合體中的部分投資人存在不適宜擔任重整投資人的情形等。
在大部分債權人和出資人對新增鼎聯合體中的個別成員主體身份以及《重整預案》的有關內容有異議的情況下。甚至有債權人直接提到,應當由潤創聯合體擔任本案重整投資人;認為新增鼎聯合體中的部分投資人存在不適宜擔任重整投資人的情形下,重整管理人仍表示,正組織ST愛迪爾與重整投資人就前述主體和方案調整事宜進行進一步的溝通、協商。若后續公司與重整投資人達成合意,屆時將另行予以披露。最新的進展是,預重整管理人正在組織公司與重整投資人就新增鼎聯合體中的個別成員主體和方案調整事進行進一步的溝通、協商。
更為蹊蹺的是,ST愛迪爾同時表示,截止目前,第一輪公募招募的重整投資人珠海潤創聯合體仍在按照之前簽署的《意向協議》及相關借款協議約定持續向公司提供日常營運資金。
今年1月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分別發布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破產重整等事項征求意見稿。旨在增強上市公司破產重整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和公平性,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破產重整、破產清算,是企業生命周期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保證企業進行及時的自我重塑以及市場進行優勝劣汰的重要過程。“指引”在強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做出具體要求,包括要求上市公司確保重整全流程透明,要求重整計劃主要內容披露提前至債權人會議通知環節,將重整計劃全文披露提前至債權人會議通過環節。
希望ST愛迪爾破產重整能夠在“指引”約束下,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規范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等信息披露;明確相關程序要求,充分保護投資者利益;壓嚴壓實包括深圳中院在內等機構責任,公開透明處理,讓各方都能夠有一個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