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賬款高企現金流承壓 背靠大族激光的大族數控成色如何?
來源:每財網
?
2022-03-30 13:27:06
大族控股“生于”大族激光,亦被其限制。
文/每日財報呂明俠
大族系近期在A股的布局好生熱鬧。
先是2月28日,大族激光(002008.SZ)分拆所屬子公司深圳市大族數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族數控”)在創業板上市,但上市后表現較為差勁。
幾天之后的3月8日晚間,大族激光再公布,擬將控股子公司大族光電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連續的分拆,頗為反常。因為要知道,公司如果出現過度拆分的情形,將會損害母上市公司持續發展能力,甚至導致母公司業務空殼化的情況。那大族系到底意欲何為?
緊接著3月14日,大族數控(301200.SZ)發布了2021年度業績快報公告,公告顯示,2021年全年營業40.81億元,同比增長84.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99億元,同比增長130.21%。
業績增長的確不可否認,但《每日財報》發現,這背后也難免存在較多隱憂。同時,連帶大族系的分拆背景,這一切又有著怎樣的聯系呢?
01
受制于“母體”
大族數控成立于2002年,主營業務為PCB全制程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包括機械加工、激光加工、激光直接成像、貼附及自動化、質量檢測五大類產品。
招股書顯示,大族激光為大族數控控股股東,直接持有后者84.731%股份,高云峰直接持有大族激光9.03%股份,并通過大族控股間接持有大族激光15.17%股份,是大族數控的實控人。由于大族激光和大族數控的實控人均為高云峰,業務也有重合點,所以關聯交易不可避免。
2018年至2020年,大族數控和大族激光發生的關聯銷售金額分別為1726.76萬元、4829.28萬元、2210.70萬元;發生的關聯采購交易金額分別為12,665.74萬元、6,036.38萬元和11,822.68萬元。
也正是基于此,大族數控的業績或才穩定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大族數控的營收分別13.23億元、22.10億元、28.6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8億元、3.04億元、4.51億元。三年間營收占母公司營收的比重分別為14%、18.5%、24%,歸母凈利潤占大族激光的比重分別為35.6%、31%、30%。
因此可以見得,大族控股“生于”大族激光,亦被其限制,若脫離“母體”的照顧,大族數控的業績恐怕會難有過往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大族數控被分拆后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不如人意。上市首日,大族數控開盤直線跳水破發,盤中一度跌超15%。當日收盤價為66.16元/股,跌幅13.58%,彼時其市值為277.9億。此后股價一直低迷,上市至今,其股價跌幅已近三成,目前總市值為227.68億。
02
應收賬款、現金流承壓
隨著業務規模擴大,大族數控的應收賬款和存貨水漲船高。《每日財報》發現,公司流動資產中,占比最大的為應收款項和存貨,合計占比在80%左右。
要知道,應收賬款和存貨高企,會占用企業資金,降低現金流運轉效率,進而加劇現金流緊張局面。2020年和2021年Q3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由正轉負,分別為-1.43億和-2.19億,與凈利潤的差距也逐漸拉大。
經營性現金流為負說明公司存在較大的資金壓力,如果后續不能及時回籠資金,或者不能及時獲取外部融資,可能導致其業務運營資金不足,并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眼下,一邊是緊張的現金流,一邊還有大族數控的負債增加迅猛。
2021年Q3,大族數控負債總額達到25.22億元,其中,流動負債以23.68億元,占到總負債比例的93.9%。截至2021年Q3末,公司賬面現金僅為1.4億元,遠不能覆蓋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在內的短期債務。
此外,在償債能力上,大族數控亦顯著不足。2018-2020年Q3,公司流動比率分別為2.64倍、3.16倍、2.47倍和1.62倍,速動比率分別為2.26、2.68、1.76和0.96,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
03
實控人高云峰成大贏家
3月9日,大族激光公告,擬將控股子公司“大族光電”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本次分拆后,大族光電可通過獨立上市融資增強資金實力,提升半導體及泛半導體封測專用設備業務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每日財報》發現,大族激光之所以再次“A拆A”,或與一則“對賭協議”有關。因為在大族光電2月份的增資擴股中,大族激光承諾,如果無法在2026年12月31日前實現合格上市或目標公司出現清算等情況,增資方有權要求其回購投資者持有的目標公司全部或部分股份。
具體來看,2月22日大族激光拋出一份子公司增資公告。公告披露了大族光電將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投資總額不超過1.41億元。這次,大族光電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了五方戰略投資者。其中,包括高瓴裕潤以及中信證券。(中信證券是大族數控的保薦商,高瓴裕潤的背后則有寧德時代的身影)
作為這兩家愿意投資的前提,就是上述的對賭協議。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在大族數控上市僅一周后大族激光就馬不停蹄啟動另一子公司上市。
但對于大族激光上一秒子公司上市破發,下一秒就忙著另一子公司上市的情形,不少投資者紛紛表示出“公司忙于資本運作”、“分家如何能造富”的擔憂與疑慮。
再于大族光電的基本面來看,大族光電成立于2012年,彼時其注冊資本為5000萬。主要從事半導體及泛半導體封測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焊線機、固晶機、分光機和編帶機。
從股權結構來看,高云峰通過大族激光間接控制大族光電,也是后者的實際控制人。完成該次分拆后,大族激光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維持對大族光電的控制權。
背靠大族激光,大族光電成立不足10年發展速度卻異常兇猛。有數據顯示,在LED焊線設備市場,大族光電的出機量已經和進口機ASM和KNS三分天下,此外,其在LED和IC市場上機臺保有量已超過一萬臺。
不過,其業績波動較大。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大族光電的凈利潤分別為2274.68萬元、1355.97萬元、287.52萬元。
再就市場而言,目前LED行業供過于求,因產能過剩導致產品價格下跌趨勢明顯,這些不利因素使得LED產業鏈上的企業發展面臨極大挑戰。同時,因為全球疫情的不確定性,成本高漲及需求不穩將導致該行業增速繼續放緩。所以,大族光電的未來恐不容樂觀。
此次大族光電順利登陸A股市場,就意味著實控人高云峰在A股的上市公司增至3家,最大的受益者顯然還是實控人高云峰。
總而言之,一系列鬧劇的背后,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幾方既得利益者的樣貌。于普通投資者的角度出發,更應該料到,不光是大族數控的破發慘烈,若大族光電也上市,同樣的情形恐怕還會重演。
文/每日財報呂明俠
大族系近期在A股的布局好生熱鬧。
先是2月28日,大族激光(002008.SZ)分拆所屬子公司深圳市大族數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族數控”)在創業板上市,但上市后表現較為差勁。
幾天之后的3月8日晚間,大族激光再公布,擬將控股子公司大族光電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連續的分拆,頗為反常。因為要知道,公司如果出現過度拆分的情形,將會損害母上市公司持續發展能力,甚至導致母公司業務空殼化的情況。那大族系到底意欲何為?
緊接著3月14日,大族數控(301200.SZ)發布了2021年度業績快報公告,公告顯示,2021年全年營業40.81億元,同比增長84.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99億元,同比增長130.21%。
業績增長的確不可否認,但《每日財報》發現,這背后也難免存在較多隱憂。同時,連帶大族系的分拆背景,這一切又有著怎樣的聯系呢?
01
受制于“母體”
大族數控成立于2002年,主營業務為PCB全制程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包括機械加工、激光加工、激光直接成像、貼附及自動化、質量檢測五大類產品。
招股書顯示,大族激光為大族數控控股股東,直接持有后者84.731%股份,高云峰直接持有大族激光9.03%股份,并通過大族控股間接持有大族激光15.17%股份,是大族數控的實控人。由于大族激光和大族數控的實控人均為高云峰,業務也有重合點,所以關聯交易不可避免。
2018年至2020年,大族數控和大族激光發生的關聯銷售金額分別為1726.76萬元、4829.28萬元、2210.70萬元;發生的關聯采購交易金額分別為12,665.74萬元、6,036.38萬元和11,822.68萬元。
也正是基于此,大族數控的業績或才穩定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大族數控的營收分別13.23億元、22.10億元、28.6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8億元、3.04億元、4.51億元。三年間營收占母公司營收的比重分別為14%、18.5%、24%,歸母凈利潤占大族激光的比重分別為35.6%、31%、30%。
因此可以見得,大族控股“生于”大族激光,亦被其限制,若脫離“母體”的照顧,大族數控的業績恐怕會難有過往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大族數控被分拆后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不如人意。上市首日,大族數控開盤直線跳水破發,盤中一度跌超15%。當日收盤價為66.16元/股,跌幅13.58%,彼時其市值為277.9億。此后股價一直低迷,上市至今,其股價跌幅已近三成,目前總市值為227.68億。
02
應收賬款、現金流承壓
隨著業務規模擴大,大族數控的應收賬款和存貨水漲船高。《每日財報》發現,公司流動資產中,占比最大的為應收款項和存貨,合計占比在80%左右。
要知道,應收賬款和存貨高企,會占用企業資金,降低現金流運轉效率,進而加劇現金流緊張局面。2020年和2021年Q3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由正轉負,分別為-1.43億和-2.19億,與凈利潤的差距也逐漸拉大。
經營性現金流為負說明公司存在較大的資金壓力,如果后續不能及時回籠資金,或者不能及時獲取外部融資,可能導致其業務運營資金不足,并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眼下,一邊是緊張的現金流,一邊還有大族數控的負債增加迅猛。
2021年Q3,大族數控負債總額達到25.22億元,其中,流動負債以23.68億元,占到總負債比例的93.9%。截至2021年Q3末,公司賬面現金僅為1.4億元,遠不能覆蓋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在內的短期債務。
此外,在償債能力上,大族數控亦顯著不足。2018-2020年Q3,公司流動比率分別為2.64倍、3.16倍、2.47倍和1.62倍,速動比率分別為2.26、2.68、1.76和0.96,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
03
實控人高云峰成大贏家
3月9日,大族激光公告,擬將控股子公司“大族光電”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本次分拆后,大族光電可通過獨立上市融資增強資金實力,提升半導體及泛半導體封測專用設備業務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每日財報》發現,大族激光之所以再次“A拆A”,或與一則“對賭協議”有關。因為在大族光電2月份的增資擴股中,大族激光承諾,如果無法在2026年12月31日前實現合格上市或目標公司出現清算等情況,增資方有權要求其回購投資者持有的目標公司全部或部分股份。
具體來看,2月22日大族激光拋出一份子公司增資公告。公告披露了大族光電將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投資總額不超過1.41億元。這次,大族光電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了五方戰略投資者。其中,包括高瓴裕潤以及中信證券。(中信證券是大族數控的保薦商,高瓴裕潤的背后則有寧德時代的身影)
作為這兩家愿意投資的前提,就是上述的對賭協議。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在大族數控上市僅一周后大族激光就馬不停蹄啟動另一子公司上市。
但對于大族激光上一秒子公司上市破發,下一秒就忙著另一子公司上市的情形,不少投資者紛紛表示出“公司忙于資本運作”、“分家如何能造富”的擔憂與疑慮。
再于大族光電的基本面來看,大族光電成立于2012年,彼時其注冊資本為5000萬。主要從事半導體及泛半導體封測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焊線機、固晶機、分光機和編帶機。
從股權結構來看,高云峰通過大族激光間接控制大族光電,也是后者的實際控制人。完成該次分拆后,大族激光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維持對大族光電的控制權。
背靠大族激光,大族光電成立不足10年發展速度卻異常兇猛。有數據顯示,在LED焊線設備市場,大族光電的出機量已經和進口機ASM和KNS三分天下,此外,其在LED和IC市場上機臺保有量已超過一萬臺。
不過,其業績波動較大。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大族光電的凈利潤分別為2274.68萬元、1355.97萬元、287.52萬元。
再就市場而言,目前LED行業供過于求,因產能過剩導致產品價格下跌趨勢明顯,這些不利因素使得LED產業鏈上的企業發展面臨極大挑戰。同時,因為全球疫情的不確定性,成本高漲及需求不穩將導致該行業增速繼續放緩。所以,大族光電的未來恐不容樂觀。
此次大族光電順利登陸A股市場,就意味著實控人高云峰在A股的上市公司增至3家,最大的受益者顯然還是實控人高云峰。
總而言之,一系列鬧劇的背后,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幾方既得利益者的樣貌。于普通投資者的角度出發,更應該料到,不光是大族數控的破發慘烈,若大族光電也上市,同樣的情形恐怕還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