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轉型”的新力金融,營收穩定下滑,扣非倒虧1.2億元,現在又靠鋰電池概念續命

              剛剛過去的周末,各位老鐵是不是跟風云君一樣,像一只在瓜田里上躥下跳的猹?

                娛樂圈、資本圈的瓜真是一個接一個,要忙死吃瓜群眾了。

                年底,風云君也該沖沖業績了,不然1億飄10億的年終獎(老板的畫的餅)不知道還能不能領得到。為了增加各位大佬富婆、小哥哥小姐姐們年底聚會時的談資,風云君今天奉上的“瓜”是新力金融(600318.SH)。

                這瓜得一口一口吃,故事也得一點一點講,那咱就先從2021年11月25日這天講起吧。

                重組未定,股價先行,是誰走漏了風聲?

                01重組未定,股價先行,涉嫌內幕交易?

                2021年11月25日,新力金融一口氣發布了21條公告。

                這些公告的內容都圍繞一個主題,即新力金融計劃將其持有的、主要從事融資擔保、小額貸款、典當和融資租賃等類金融業務的公司股權置出,同時置入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簡稱“比克動力”)75.62%的股權。

                如果本次交易順利達成,新力金融的主營業務將切換到當下熱門賽道之一,新能源賽道。

                同時,新力金融在11月25日復牌,復牌后,其股價連續走出4個漲停板,走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截至12月27日收盤,新力金融股價報12.94元/股,從11月25日算起,上漲41.42%。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一直在轉型”的新力金融,營收穩定下滑,扣非倒虧1.2億元,現在又靠鋰電池概念續命">


                (來源:市值風云APP)

                新力金融在11月25日只是拋出了重組預案,股價就開啟了漲漲漲模式,不過這并沒有什么好稀奇的,畢竟咱大A股韭菜們的投資箴言是:“我們看的是未來曉得伐,投資投的不是過去曉得伐。”

                然而問題出在,在新力金融11月11日發布關于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停牌公告的前一個交易日(11月10日),股價卻先行漲停。不僅如此,從10月25日低點開始,至11月10日,新力金融的股價已大幅上漲37.18%。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一直在轉型”的新力金融,營收穩定下滑,扣非倒虧1.2億元,現在又靠鋰電池概念續命">


                (來源:市值風云APP)

                鑒于此,上交所在問詢函中直指,新力金融是否存在內幕信息泄露的情形。不用看回復,用腳趾頭也能想到,針對這種質疑,上市公司肯定矢口否認。

                但是在新力金融對監管函的回復中,風云君還是發現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根據新力金融的回復,上海通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通怡投資”)旗下的兩只私募產品通怡麒麟5號、通怡麒麟6號,在10月21日至10月29日,“突擊”買入新力金融股票將近600萬股,耗資約4,071萬元,成為新力金融第九、第十大股東。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一直在轉型”的新力金融,營收穩定下滑,扣非倒虧1.2億元,現在又靠鋰電池概念續命">


                (來源:Choice數據)

                截至12月20日收盤,風云君粗略估算,上海通怡投資旗下的這兩只基金在新力金融這一只股票上,賺了一倍還多,浮盈4,846萬元。

                上海通怡投資在新力金融重組停牌前,如此“精準”的買入公司股票,到底是誰走漏了風聲?

                02是誰走漏了風聲?

                事實上,此次新力金融計劃收購的比克動力,曾經一度是上市公司爭相收購的“香餑餑”。

                2017年,長信科技(300088.SZ)曾想以合計67.5億元的高價收購比克動力75%的股權。但由于當時監管政策尚不明朗,且后續出現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變化等新情況,雙方最終抱憾而歸。

                長信科技和比克動力“聯姻”失敗,中利集團(002309.SZ)緊隨其后。2018年,中利集團打算拿出約100億元來收購比克動力的股權,但最終也未能成功實施。

                雖然上述兩項重組均沒有實現,但長信科技和中利集團通過增資、收購等方式,還是取得了比克動力不少股權。

                截至目前,除控股股東比克電池、西藏浩澤合計持有比克動力51.78%的股份外,長信科技、中利集團分別持有比克動力11.65%和8.29%的股份,分列第三、第四大股東。

                而此次新力金融收購比克動力的交易對手方,就有長信科技和中利集團。

                根據公開信息,上海通怡投資旗下的私募基金通怡麒麟2號、通怡海川15號在2020年就已經位列中利集團的前十大股東。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上海通怡投資的兩只私募基金分別位列中利集團第七、第八大股東,持股比例合計為4%。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一直在轉型”的新力金融,營收穩定下滑,扣非倒虧1.2億元,現在又靠鋰電池概念續命">


                (來源:Choice數據)

                為了提升各位老鐵吃瓜的感受,風云君將獲取到的公開信息匯集在一張圖中。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是誰走漏了風聲?各位老鐵看圖說話,請各抒己見。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一直在轉型”的新力金融,營收穩定下滑,扣非倒虧1.2億元,現在又靠鋰電池概念續命">


                (市值風云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然而,這已經不是新力金融第一次因為重大資產重組,而卷入涉嫌內幕交易的質疑中了。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咱們慢慢盤。

                圖片并購一時爽,轉眼火葬場

                切換新的賽道,更換主營業務,對資本市場來說,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同樣,對新力金融來說,這次的并購轉型也并非是“唯一”。

                01買殼清殼,一氣呵成

                新力金融的前身是安徽巢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巢東股份”),巢東股份在2000年登陸上交所,顧名思義,其主營業務是水泥生產與銷售。

                2015年金融行業的勢頭蓋過傳統行業,新力金融正式走進投資者的視線。

                2015年1月,巢東股份擬以16.83億元的現金,收購德潤租賃、德善小貸、德合典當、德信擔保和德眾金融的全部或部分股權(簡稱“標的資產”)。

                其中,安徽新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現名安徽新力科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新力集團”)因在本次交易中獲得9.89億元的交易對價,占交易總金額的58.79%,成為最大受益方。

                作為最大受益方,新力集團相應的作出了業績承諾。

                在收到相關批復后,巢東股份的原控股股東昌興礦業放心的將其持有的15%股份轉讓給了新力集團,理由是“為了更好地履行其盈利承諾,保障上市公司及相關方的利益”。

                隨后,昌興礦業又將其剩下的18.06%股份轉讓給了華泰證券資管和張敬紅。同時,新力集團通過二級市場增持2.34%的股份,增持后,新力集團成為巢東股份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安徽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2016年,巢東股份更名為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新力金融”),同時剝離了與水泥相關的資產,主營業務順勢變更為以小額貸款、融資擔保、典當、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P2P)為主的運營類金融服務業。

                雖然買殼清殼效率驚人,一氣呵成,但是,新力金融的出場并不算華麗。

                02一出手便是財務造假,再出手就是商譽爆雷

                在上述轉型并購中,新力金融共計產生5.71億元的商譽。并且,新力集團承諾,標的資產2015年至2017年實現的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9億元、2.4億元、3.1億元。

                為了完成業績承諾,2015年12月,新力金融將控股子公司德潤租賃當期收到的,應屬于2014年、2015年1至4月(原巢東股份受讓德潤租賃資產前),合計3,552萬元的收入計入當期收入,虛增2015年營業收入和利潤3,552萬元。

                同時,新力金融還因少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虛增2015年利潤3,023萬元。新力金融在2015年總計虛增利潤6,575萬元,占2015年利潤總額的23.66%。

                經中國證監會安徽監管局立案調查后,新力金融追溯調整了2015年的年度報告,鑒于此,標的資產2015年實現的扣非凈利潤由1.91億元調整為1.67億元,業績承諾完成率從擦邊完成100.27%,變為87.67%。

                2016年也沒好到哪里,標的資產實現扣非凈利潤2.12億元,業績承諾完成率為88.51%。

                關鍵,新力金融心可真夠大的,標的資產連續兩年未完成業績承諾,竟然沒有計提一分錢的商譽減值準備。

                到了2017年,在宏觀環境持續收緊、金融去杠桿、監管環境日益趨嚴的大背景下,標的資產干脆放棄掙扎,扣非凈利潤實現1.65億元,僅完成了承諾業績的53.23%,直接腰斬。

                不是不報,時機未到,該來的總會來,新力金融在2017年針對標的資產一次性計提商譽減值準備3.52億元。這也直接導致新力金融2017年實現的扣非歸母凈利潤為-3.10億元,虧損值直接拉滿,虧出歷史新高度。

                這里風云君不得不提一下,并購標的之一德潤租賃,在收購時已有部分客戶的利息不能正常收取,但購買報告書中卻“忽略”這一事實,披露為“報告期內(備注:德潤租賃)均正常收取客戶租金、利息和服務費”。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一直在轉型”的新力金融,營收穩定下滑,扣非倒虧1.2億元,現在又靠鋰電池概念續命">


                (來源: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咱也不知道新力金融是沒有調查清楚,還是故意為之,但如今看來,新力金融用16.83億元現金扛起的并購轉型,換來的卻是財務造假和商譽的一萬點暴擊。

                03帶病也要買買買

                買殼清殼,控股股東換人后,新力金融對金融行業繼續熱情滿滿,在買買買的路上根本停不下來。

                2016年7月起,新力金融又開始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科融通”)100%股權,初步協商的交易價格合計為23.79億元。

                后因上文提到的,新力金融被立案調查,重組事項出現了推遲和反復,為了加快重組進程,2017年12月,新力金融調整了重大資產購買預案,將收購方式變更為現金方式。畢竟現金收購不需要證監會審核通過,自己就能拍板。

                同時,海科融通業績補償義務人承諾2017年至2019年,扣非前后孰低的歸母凈利潤不低于1.95億元、2.7億元和3.35億元。如果能成功兌現,對新力金融的業績提振作用是很大的。

                但是在A股,如果永遠只是如果。

                2018年2月,華普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簡稱“華普天健”)在對海科融通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發現海科融通的機具攤銷年限(5年)偏長(市場同類型重組案例機具攤銷年限均為3年)。對此,新力集團及華普天健建議海科融通予以調整。

                看似一件小事情,雙方討論達成一致,這事兒就妥了,然而,奇葩的一幕出現了:海科融通認為,機具攤銷政策調整將直接影響其做出的業績承諾,對此不予認可,雙方未達成一致意見,至此,歷時將近兩年的重組告吹。

                靠延長機具的攤銷年限來保業績,新力金融費勁吧咧的找了家啥公司啊?

                面對新力金融受傷的心靈,風云君忍不住道一聲:“恭喜了!”

                也就是在這次重組中,新力金融被卷入了內幕交易,但內幕交易的當事人是海科融通的股東和高級管理人員。

                雖然海科融通的收購胎死腹中,但新力金融很快收拾好心情再出發,又開始尋找新的標的。

                幾經周折后,2018年9月,新力金融再次尋得“良人”。

                這次,新力金融最終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的方式,交易價格合計4.03億元,取得深圳手付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手付通”)99.85%的股權,手付通的主營業務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業績承諾人承諾,手付通2018年至2020年,扣非前后孰低的凈利潤不低于2,360萬元、3,000萬元和3,600萬元。

                花4.03億元就買了一個三年帶來8,960萬元凈利潤的公司,新力金融這小算盤撥的不夠響啊。

                關鍵就這點業績承諾,手付通也沒能兌現!2018年至2020年,手付通分別實現業績2,483萬元、2,948萬元、3,432萬元,三年業績承諾累計完成率為98.92%。

                值得一提的是,新力金融收購手付通產生3.06億元的商譽,截至2020年底,手付通還有2.75億元的商譽沒有計提減值準備,而新力金融賬上合計還有4.46億元的商譽未計提減值準備。

                轉型數年仍白忙,難兄難弟上演彼此救贖?

                01營收穩定下滑,扣非倒貼1.18億元

                諷刺的是,轉型數年的新力金融,其營業收入的巔峰還定格在轉型前的2011年:自2015年,新力金融開始向類金融業轉型開始,其營業收入就開啟了穩定的下降趨勢。

                2020年,新力金融實現營業收入4.92億元,同比下降4.89%;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5億元,同比下降14.34%。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一直在轉型”的新力金融,營收穩定下滑,扣非倒虧1.2億元,現在又靠鋰電池概念續命">


                凈利潤方面,2015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0.14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1.18億元。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一直在轉型”的新力金融,營收穩定下滑,扣非倒虧1.2億元,現在又靠鋰電池概念續命">


                2020,新力金融實現歸母凈利潤-0.08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0.09億元——就是900萬元。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一直在轉型”的新力金融,營收穩定下滑,扣非倒虧1.2億元,現在又靠鋰電池概念續命">


                新力金融并購轉型,剝離了水泥重資產,走上了主營類金融業務的輕資產經營模式后,基本沒有資本性支出,所以自由現金流相對來說,改善的較為明顯。

                新力金融作為主營類金融業務的服務商,一方面通過各種融資渠道、融資方式獲取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再將資金提供給有需求的企業使用。所以新力金融的資產負債結構中同時有大額的長期應收款(主要為融資租賃款)、貸款及墊款和長短期借款。

                截至2021年6月末,新力金融的長期應收款合計為23.38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為12.77億元,已有1.86億元的本金逾期。發放貸款及墊款合計為10.01億元,其中2.43億元發生逾期,逾期超過360天以上貸款及墊款2.15億元,信用風險較大。

                在類金融業務經營困難之際,新力金融又想到了并購轉型,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新力金融打算收購比克動力75.6234%的股權,向新能源領域進發。

                比克動力曾經也是風光無限,受到眾多上市公司追捧,如今又是啥模樣呢?

                02難兄難弟,上演彼此救贖

                比克動力成立于2005年,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圓柱形電池、聚合物電池和方型電池。

                從行業競爭格局看,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鋰離子電池市場基本被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壟斷,2019年、2020年,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市場占有率合計分別達到69.1%和61.9%。

                按著劇情發展,比克動力是可以跟在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后面喝口剩湯,沒成想,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比克動力主要客戶眾泰汽車、華泰汽車先后陷入經營困境,比克動力新能源汽車領域業務發展受阻。

                同時,為了快速回收資金,比克動力改變經營策略,將成本較高的車電電池存貨轉賣至消費類領域。目前,比克動力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掃地機器人、電子煙、平衡車、移動電源等消費類領域電池。

                但2019年新能源汽車政策調整給比克動力帶來的后遺癥,還未消退,比克動力仍深陷“連還債”中。

                截至目前,比克動力及其下屬子公司所欠債務共計5.02億元,且部分債務已逾期。同時,比克動力及其下屬子公司作為被告/被申請人的涉訴金額高達12.29億元,其中,正在審理尚未判決的涉訴金額為2.09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9年、2020年,比克動力實現營業收入13.83億元、15.64億元,但受毛利率為負、信用減值損失計提等因素的影響,比克動力的凈利潤大幅虧損,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68億元、-10億元。

                2021年前三季度,比克動力實現營業收入16.90億元,歸母凈利潤為-736萬元,雖有改善,但仍未實現盈利。

                一方面比克動力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涉及多項訴訟,急需通過本次交易獲取現金解決自身債務問題,趁著鋰電熱,也許能賣個好價錢;另一方面,新力金融的類金融業務發展受限、半死不活,急需轉型重生。

                這樣看來,此次重組更像是難兄難弟的彼此救贖。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成人伊人亚洲人综合网站222| 亚洲成av人在片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WWW|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 亚洲1区2区3区精华液|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