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風藥業IPO引質疑
來源:中訪網
?
2021-12-07 13:42:01
近日,浙江野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野風藥業”)在深交所官網更新了的招股書,擬于創業板上市。本次IPO,野風藥業擬募集資金5.41億元,用于“年產600噸甲基多巴原料藥及300噸甲基多巴中間體項目”“年產150千克醋酸卡泊芬凈、150千克米卡芬凈鈉等八個產品項目”以及“野風藥業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然而,野風藥業卻遭遇包括《中國經營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公開質疑,矛頭直指野風藥業多個客戶、供應商和競爭對手重疊等關鍵問題。
營收利潤均萎靡
招股書顯示,野風藥業的主營業務為特色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而所謂的原料藥屬于成品藥的上游,是構成藥物藥理作用的基礎物質,患者無法直接服用;而醫藥中間體,則是原料藥的關鍵原材料。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野風藥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83億元、3.82億元、3.62億元、1.7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33億元、0.66億元、0.86億元、0.36億元。業績萎靡的同時,公司毛利率也出現下滑。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野風藥業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5.51%、40.3%、39.04%、34.25%。毛利率自2020年開始下降的原因是,野風藥業在2019年將公司旗下大輸液產品和蒸汽業務進行了剝離。而大輸液產品的毛利率超過50%,遠高于野風藥業旗下其它產品。
競爭對手與客戶、供應商重疊
招股書披露,野風藥業的主要競爭對手有三家,分別是:浙江手心、TEVA(提瓦制藥)、DIVIS。吊詭的是,2018年、2021年前半年,浙江手心分別是野風藥業的第一大客戶、第五大客戶,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34%、6.17%,而TEVA、DIVIS同樣是野風藥業客戶。不僅如此,2018年,浙江手心還是野風藥業的原材料供應商。
針對外界質疑,野風藥業解釋稱,向競爭對手銷售產品主要因為:甲基多巴市場集中度高,各家企業使用的主要材料相同;向競爭對手供應原材料對行業競爭格局影響較小;向競爭對手銷售產品有利于擴大公司銷售額。2018年向競爭對手采購原材料則主要是因為浙江手心相關材料存貨過剩,而野風對前述材料需求量較大。
另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報告期內,野風藥業采購的主要原材料藜蘆酮、二甲氧基多巴均來自山東泓瑞,對山東泓瑞的采購金額占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4.80%、47.62%、57.40%和64.78%。山東泓瑞每年均為野風藥業的第一大供應商,同時也是公司客戶。2020年和2021年1-6月,野風藥業分別向其銷售甲基多巴265.49萬元和550.84萬元,占當年銷售比重0.73%和3.15%。值得一提的是,野風藥業與山東泓瑞的關系不止供應商和客戶這么簡單。根據野風藥業招股書披露的財務內控不規范情形,由于報告期內野風藥業的營運資金需求較大,在向銀行申請流動資金貸款的過程中,為滿足貸款銀行受托支付要求,野風藥業存在通過供應商等取得銀行貸款(以下簡稱“轉貸”)行為,涉及的供應商就包括山東泓瑞。
IPO前突擊分紅1.2億
根據浙江證監局網站披露,野風藥業于2020年4月13日進行了創業板IPO前的輔導備案工作。招股書顯示,2020年12月31日,野風藥業進行了第一次現金分紅5000萬,2021年6月30日,又進行了第二次現金分紅7000萬。而野風藥業2020年的凈利潤僅為0.86億元、2021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0.36億元,兩次分紅總額正好是集團一年半的凈利潤總額。從野風藥業股權結構上來看,公司實控人俞蘠通過野風集團、野風創投、野風控股間接控制野風藥業合計68.83%股權,系兩次分紅的最大受益人。
實控人緋聞纏身
野風藥業現任董事長俞蘠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他的父親就是野風集團創始人俞國生。簡歷顯示,俞蘠出生于1985年11月,2007年畢業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學歷。2004年5月至2007年9月在加拿大金濠會所任副總經理;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浙江締順科技有限公司任總經理。2010年2月至2015年8月,先后擔任野風藥業董事職務,并于2015年8月至今,任野風藥業董事長。
天眼查信息顯示,俞蘠目前是18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在杭州盈聚不動產管理有限公司、廣州棱鏡子子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杭州幕客佳樂影業有限公司、浙江縱橫新創科技有限公司等48家公司兼任董事或總經理等管理職務。
但在野風藥業之外,俞蘠的經營成果并不樂觀。其擔任董事長的杭州幕客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遭多名用戶投訴,直指旗下幕客APP影視投資回款困難,疑似詐騙。而其于2013年創立的P2P平臺“點點搜財”,也在2019年12月發布了一次性全額兌付暨良性退出公告。俞蘠擔任董事的浙江縱橫新創科技有限公司同樣是一家P2P公司,于2021年1月22日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548.57萬元,未履行金額359.09萬元。不僅如此,俞蘠還曾卷入上市公司仁智股份票據詐騙事件,引來大量爭議。
營收利潤均萎靡
招股書顯示,野風藥業的主營業務為特色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而所謂的原料藥屬于成品藥的上游,是構成藥物藥理作用的基礎物質,患者無法直接服用;而醫藥中間體,則是原料藥的關鍵原材料。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野風藥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83億元、3.82億元、3.62億元、1.7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33億元、0.66億元、0.86億元、0.36億元。業績萎靡的同時,公司毛利率也出現下滑。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野風藥業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5.51%、40.3%、39.04%、34.25%。毛利率自2020年開始下降的原因是,野風藥業在2019年將公司旗下大輸液產品和蒸汽業務進行了剝離。而大輸液產品的毛利率超過50%,遠高于野風藥業旗下其它產品。
競爭對手與客戶、供應商重疊
招股書披露,野風藥業的主要競爭對手有三家,分別是:浙江手心、TEVA(提瓦制藥)、DIVIS。吊詭的是,2018年、2021年前半年,浙江手心分別是野風藥業的第一大客戶、第五大客戶,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34%、6.17%,而TEVA、DIVIS同樣是野風藥業客戶。不僅如此,2018年,浙江手心還是野風藥業的原材料供應商。
針對外界質疑,野風藥業解釋稱,向競爭對手銷售產品主要因為:甲基多巴市場集中度高,各家企業使用的主要材料相同;向競爭對手供應原材料對行業競爭格局影響較小;向競爭對手銷售產品有利于擴大公司銷售額。2018年向競爭對手采購原材料則主要是因為浙江手心相關材料存貨過剩,而野風對前述材料需求量較大。
另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報告期內,野風藥業采購的主要原材料藜蘆酮、二甲氧基多巴均來自山東泓瑞,對山東泓瑞的采購金額占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4.80%、47.62%、57.40%和64.78%。山東泓瑞每年均為野風藥業的第一大供應商,同時也是公司客戶。2020年和2021年1-6月,野風藥業分別向其銷售甲基多巴265.49萬元和550.84萬元,占當年銷售比重0.73%和3.15%。值得一提的是,野風藥業與山東泓瑞的關系不止供應商和客戶這么簡單。根據野風藥業招股書披露的財務內控不規范情形,由于報告期內野風藥業的營運資金需求較大,在向銀行申請流動資金貸款的過程中,為滿足貸款銀行受托支付要求,野風藥業存在通過供應商等取得銀行貸款(以下簡稱“轉貸”)行為,涉及的供應商就包括山東泓瑞。
IPO前突擊分紅1.2億
根據浙江證監局網站披露,野風藥業于2020年4月13日進行了創業板IPO前的輔導備案工作。招股書顯示,2020年12月31日,野風藥業進行了第一次現金分紅5000萬,2021年6月30日,又進行了第二次現金分紅7000萬。而野風藥業2020年的凈利潤僅為0.86億元、2021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0.36億元,兩次分紅總額正好是集團一年半的凈利潤總額。從野風藥業股權結構上來看,公司實控人俞蘠通過野風集團、野風創投、野風控股間接控制野風藥業合計68.83%股權,系兩次分紅的最大受益人。
實控人緋聞纏身
野風藥業現任董事長俞蘠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他的父親就是野風集團創始人俞國生。簡歷顯示,俞蘠出生于1985年11月,2007年畢業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學歷。2004年5月至2007年9月在加拿大金濠會所任副總經理;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浙江締順科技有限公司任總經理。2010年2月至2015年8月,先后擔任野風藥業董事職務,并于2015年8月至今,任野風藥業董事長。
天眼查信息顯示,俞蘠目前是18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在杭州盈聚不動產管理有限公司、廣州棱鏡子子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杭州幕客佳樂影業有限公司、浙江縱橫新創科技有限公司等48家公司兼任董事或總經理等管理職務。
但在野風藥業之外,俞蘠的經營成果并不樂觀。其擔任董事長的杭州幕客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遭多名用戶投訴,直指旗下幕客APP影視投資回款困難,疑似詐騙。而其于2013年創立的P2P平臺“點點搜財”,也在2019年12月發布了一次性全額兌付暨良性退出公告。俞蘠擔任董事的浙江縱橫新創科技有限公司同樣是一家P2P公司,于2021年1月22日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548.57萬元,未履行金額359.09萬元。不僅如此,俞蘠還曾卷入上市公司仁智股份票據詐騙事件,引來大量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