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柳傳志退休了,還拿近1億年薪,這是一種“美國病”
來源:正解局
?
2021-10-12 10:47:44
因為國慶調休,周末就休息了一天,可能大家都一樣,忙忙碌碌的。
有條新聞還是引起很多人注意:聯想集團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在科創板上市,但上海證券交易所僅僅受理了1個交易日,就給否掉了。
還有人挖出來,聯想高管的薪酬高到驚人:聯想集團負債率高達90%,凈利潤的30%都讓二三十個高管分了,人均超過3000萬元。
其中,柳傳志雖然已經退休,但每年還能從聯想集團、聯想控股拿到將近1億元的薪酬。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2021財年的薪酬更是高達1.68億元!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
凡事不搞個標準或者參照,其實是很難說清楚高低好壞的。
對聯想高管的薪酬,我們即便是拿三個參照系來看,還是只能說:
聯想高管的錢,拿得好爽!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
第一個參照系,當然是聯想自己。
和高管相對的,當然是普通打工人。
聯想普通打工人,一年能賺多少錢?
網上能找到不少聯想的招聘信息。
比如,目前聯想在北京有個軟件項目管理的崗位,薪資是每月2-3萬,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5-10年經驗。
當然,也有工資低的,比如文案專員,月薪8千到1萬,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1-3年經驗。
結合好幾個職場網站的統計數據,總體上看,聯想員工月工資在1.5萬元左右。
這樣算下來,聯想打工人一年收入也就20萬左右。
那么,楊元慶1.68億元收入(當然不全是現金),形象點來說,就是:
楊元慶工作1年,頂聯想普通打工人工作840年,也就是從南宋到現在。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
再換個參照系:全國上班族的平均工資。
直接上國家統計數據:202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7379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7727元。
這個差距就更大了。
聯想普通打工人收入是全國上班族的2-4倍,楊元慶收入又是聯想普通打工人的800多倍!
當然,這個算法,有點不公平,畢竟聯想是國際化大公司。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
那就再來一個參照系:美國IT企業。
就拿蘋果公司來說。蘋果CEO庫克收入怎么樣?
2020年,他拿到的獎金是1070萬美元,股票激勵為2.503億美元,福利為100萬美元,薪水為300萬美元。
也就是2.65億美元,人民幣17億元,是楊元慶的10倍。
但蘋果是什么樣的蘋果,聯想是什么樣的聯想?
庫克執掌的是市值2.36萬億美元的蘋果,而楊元慶現在操盤的聯想,只有136億美元,還不到蘋果公司的零頭。
蘋果公司2020年的凈利潤是574.11億美元,聯想是多少?38.68億人民幣,也就是約6億美元。
蘋果公司凈利潤是聯想的將近100倍。
2021財年,聯想的資產負債率已超過90%。蘋果現金儲備高達2615億美金,超過全球150個國家一年的GDP。
但論高管賺錢,蘋果只能甘拜下風,聯想高管賺錢更快活。
當然,柳老爺子恐怕最快活,畢竟退休了,每年還能拿將近1個億。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
當然,也有人說,聯想高管天價薪酬沒問題,你看人家美國不也是那么干的嗎?
接下來,就說說這個問題。
不要以為美國就是標桿,就一定是對的。
現在,美國社會出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貧富分化。
這個我先前好幾篇文章說過,今天簡單列舉一個最新情況。
前幾天,美聯儲公布一個數據,美國收入1%的“超級富人”的財富,超過了收入在中間60%家庭擁有的所有財產。
收入最高的1%家庭(大約有130萬個),拿走了全美國27%的財富。
而中產階級7750萬個家庭,分到的財富是26.6%。
這在美國歷史上,是第一次。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
美聯儲統計數據
這種現象,我先前也介紹過一本書,叫《21世紀資本論》。
寫這本書的是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Piketty)。他在書里就專門說到企業里的一個現象叫“超級經理人”。
他的研究表明,占0.1%的最富人群70%的財富,是屬于“超級經理人”的。
這些超級經理人的個人貢獻,其實是很難衡量的,但是他們卻“有權”決定自己的薪水。
也就是高管們對自己很慷慨,畢竟對自己慷慨,人性使然。
即便是公司經營得不怎么樣。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波音。
波音前CEO米倫伯格在2015-2018年一共獲得7000多萬美元(將近5億人民幣)的報酬。
因為波音737MAX出事,他被迫辭職,但仍然可以拿到超過1億美元的養老金、離職補償金等收入。
但波音為了節省成本,在生產中,機械工程師往往要連續上班七八個星期,波音甚至聘用快餐店廚師做機械工程師。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
可以說,超級經理人變成“超級肥貓”,已經成為一種“美國病”。
窮者越窮,富者越富。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
連美國彭博社都評論,中產階級的財產安全正在被侵蝕,越來越多的民眾轉向民粹主義。
美國就是前車之鑒。
有條新聞還是引起很多人注意:聯想集團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在科創板上市,但上海證券交易所僅僅受理了1個交易日,就給否掉了。
還有人挖出來,聯想高管的薪酬高到驚人:聯想集團負債率高達90%,凈利潤的30%都讓二三十個高管分了,人均超過3000萬元。
其中,柳傳志雖然已經退休,但每年還能從聯想集團、聯想控股拿到將近1億元的薪酬。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2021財年的薪酬更是高達1.68億元!
對聯想高管的薪酬,我們即便是拿三個參照系來看,還是只能說:
聯想高管的錢,拿得好爽!
和高管相對的,當然是普通打工人。
聯想普通打工人,一年能賺多少錢?
網上能找到不少聯想的招聘信息。
比如,目前聯想在北京有個軟件項目管理的崗位,薪資是每月2-3萬,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5-10年經驗。
當然,也有工資低的,比如文案專員,月薪8千到1萬,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1-3年經驗。
結合好幾個職場網站的統計數據,總體上看,聯想員工月工資在1.5萬元左右。
這樣算下來,聯想打工人一年收入也就20萬左右。
那么,楊元慶1.68億元收入(當然不全是現金),形象點來說,就是:
楊元慶工作1年,頂聯想普通打工人工作840年,也就是從南宋到現在。
直接上國家統計數據:202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7379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7727元。
這個差距就更大了。
聯想普通打工人收入是全國上班族的2-4倍,楊元慶收入又是聯想普通打工人的800多倍!
當然,這個算法,有點不公平,畢竟聯想是國際化大公司。
就拿蘋果公司來說。蘋果CEO庫克收入怎么樣?
2020年,他拿到的獎金是1070萬美元,股票激勵為2.503億美元,福利為100萬美元,薪水為300萬美元。
也就是2.65億美元,人民幣17億元,是楊元慶的10倍。
但蘋果是什么樣的蘋果,聯想是什么樣的聯想?
庫克執掌的是市值2.36萬億美元的蘋果,而楊元慶現在操盤的聯想,只有136億美元,還不到蘋果公司的零頭。
蘋果公司2020年的凈利潤是574.11億美元,聯想是多少?38.68億人民幣,也就是約6億美元。
蘋果公司凈利潤是聯想的將近100倍。
2021財年,聯想的資產負債率已超過90%。蘋果現金儲備高達2615億美金,超過全球150個國家一年的GDP。
但論高管賺錢,蘋果只能甘拜下風,聯想高管賺錢更快活。
當然,柳老爺子恐怕最快活,畢竟退休了,每年還能拿將近1個億。
接下來,就說說這個問題。
不要以為美國就是標桿,就一定是對的。
現在,美國社會出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貧富分化。
這個我先前好幾篇文章說過,今天簡單列舉一個最新情況。
前幾天,美聯儲公布一個數據,美國收入1%的“超級富人”的財富,超過了收入在中間60%家庭擁有的所有財產。
收入最高的1%家庭(大約有130萬個),拿走了全美國27%的財富。
而中產階級7750萬個家庭,分到的財富是26.6%。
這在美國歷史上,是第一次。
這種現象,我先前也介紹過一本書,叫《21世紀資本論》。
寫這本書的是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Piketty)。他在書里就專門說到企業里的一個現象叫“超級經理人”。
他的研究表明,占0.1%的最富人群70%的財富,是屬于“超級經理人”的。
這些超級經理人的個人貢獻,其實是很難衡量的,但是他們卻“有權”決定自己的薪水。
也就是高管們對自己很慷慨,畢竟對自己慷慨,人性使然。
即便是公司經營得不怎么樣。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波音。
波音前CEO米倫伯格在2015-2018年一共獲得7000多萬美元(將近5億人民幣)的報酬。
因為波音737MAX出事,他被迫辭職,但仍然可以拿到超過1億美元的養老金、離職補償金等收入。
但波音為了節省成本,在生產中,機械工程師往往要連續上班七八個星期,波音甚至聘用快餐店廚師做機械工程師。
窮者越窮,富者越富。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
連美國彭博社都評論,中產階級的財產安全正在被侵蝕,越來越多的民眾轉向民粹主義。
美國就是前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