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粵爭霸有喜有憂 廣廈隊和浙江隊青訓開花結果
隨著遼寧隊在總決賽中4比0擊敗浙江廣廈隊,捧起隊史第二座總冠軍獎杯,2021至2022賽季CBA正式落下帷幕。這是CBA采用賽會制的第三個賽季,縱觀整個賽季的進程和態勢,可謂有喜有憂,中國職業籃球的發展來到了岔路口。
競爭格局變化不小
在過去幾個賽季中,廣東隊和遼寧隊是整個聯盟的統治者。本賽季CBA,遼粵爭霸的局面有了轉變,廣廈隊和浙江隊多年的青訓開花結果,無可爭議地躋身第一檔球隊。大規模引援的上海隊異軍突起,獲得常規賽前三名。常規賽中,前幾名的戰績始終沒有拉開,直到最后三輪比賽,遼寧隊才鎖定頭名,這種情況在之前幾個賽季是沒有出現過的。排名第一的遼寧隊戰績為32勝6負,身后的廣廈隊僅差一個勝場。排名第三、第四的上海隊和浙江隊戰績同為28勝10負,位居第五、第六的廣東隊、深圳隊也不過多輸了兩場球。第一檔球隊的競爭進入白熱化,季后賽入場券的爭奪同樣激烈。多支球隊為了第8至第12名的排位激烈競爭。
從結果上看,季后賽中大量出現橫掃的局面。但從過程分析,比賽并不缺少激烈的對抗。遼寧隊、廣東隊都遭遇了極大的挑戰,不再像以前那樣可以輕易擊敗對手。若不是廣廈隊多位主力遭受傷病困擾,總決賽的過程絕對會更加激烈。越來越多的球隊在進步,球隊間的差距在縮小,這對于CBA聯賽的發展是極其有利的,百花齊放才能夠讓聯賽更有觀賞性,得到更多的關注。
年輕球員擔當重任
以往的CBA過于依賴外援,本土球員特別是年輕選手很難冒頭。本賽季,無論是通過選秀,還是各隊青訓培養出來的年輕球員,都在賽場上成為關鍵人物。廣廈隊在青訓方面有著豐富經驗,本賽季迎來了收獲時刻。“廣廈三少”是球隊的頂梁柱,球隊圍繞他們進行戰術布置,外援更多是在發揮輔助作用。胡金秋當選常規賽MVP(最有價值球員),孫銘徽進入最佳陣容第一陣容,這些都是對他們的肯定。
在前幾個賽季已經嶄露頭角的張鎮麟、賀希寧等球員繼續進步,成為聯賽中的明星球員。一些新人的表現也獲得肯定,上海隊的李添榮、浙江隊中鋒余嘉豪、北控隊的廖三寧都有著優異的發揮。通過選秀進入CBA的趙柏清、黎伊揚、張殿梁等人,也在各自球隊中體現了自己的價值。CBA聯賽能夠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將為中國籃球提供寶貴的財富。
組織管理有待提高
CBA聯賽同樣存在著問題。球場上的防守動作過大,惡意犯規屢現。在這樣的情況下,球員不斷出現傷病,有人甚至賽季提前報銷,減弱了CBA的觀賞性。無論何時,球員的健康永遠都是最重要的。惡意犯規之所以始終無法杜絕,部分原因是CBA的處罰力度有些寬松,罰款和禁賽幾場的方式不會對個別球員造成太大的威懾力。對于那些惡意行為以及屢教不改的球員,必須要從嚴、從重處罰。
此外,本賽季的CBA還發生過多次因為裁判判罰引起的爭執,雖然CBA官方每輪都會對裁判問題進行“復盤”,但這改變不了比賽結果。一項成熟的賽事,裁判不應該成為主角,更不應該成為場外的熱點和話題,只有裁判隊伍整體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比賽,讓比賽的過程更加流暢。
疫情之下,賽會制讓CBA各家俱樂部面臨巨大的經營困境。由于比賽時間被分割,聯賽關注度、影響力肯定會受到影響,也必然會導致聯賽商業價值的下降。贊助商縮減投入,也讓各家俱樂部的虧損進一步增加,如此形成惡性循環。本賽季CBA已經落幕,但CBA的未來將向何處發展,太多的問題要去思考,太多的工作要去完成。(記者 陳嘉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