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北京冬奧村吃住娛購 冬奧食堂賽時菜品充滿“中國味”
為全面檢驗賽前運行狀態,在11月20日至21日上午,北京冬奧村開展了一次“全流程、全要素、場景化、實戰化”的運行測試“模擬戰”。測試人員規模共計2415人,其中774人組成43個“代表團”和1個“觀察團”,參加了代表團注冊、居民服務、餐飲保障、核酸采樣等18個場景和11個科目演練,為2022年1月27日正式開村奠定基礎。本報記者隨同參測員進行了探訪。
住宿
床舒適結實還能智能調節
運動員公寓環境怎么樣?臥室里的床結實嗎?這是不少參測員最感興趣的地方。“床不僅舒服結實,還能智能調節,房間里驚喜滿滿。”坐著輪椅的參測員杜鵬直言。
北京冬奧村居住區公寓分為4個戶型,135平方米、165平方米、190平方米、220平方米。臥室里的睡床采用記憶棉材質,不僅舒適結實,床的形態還能調整。每個床頭柜上配有一個遙控器,參測員伸手即可取下,調節頭、腳部升降高度,還能把床調成睡姿、坐姿、看書、看電視等不同場景,為人體脊柱提供最佳支撐,放松助眠。
公寓里智能元素還有很多。比如窗簾,輕輕一拉,窗簾在受到拉力后就會自動開合;有的房型臥室床頭配置了小的遙控面板,可以一鍵控制臥室燈光;衛生間前通道、臥室前通道等公共區域還配置了人體紅外感應器,參測員可體驗到人來亮燈、人走燈滅的效果。
食堂
一張桌最多兩個人同時就餐
運動員們的伙食怎么樣?“冬奧村將為運動員提供678道菜。按照國際奧委會慣例,只要是單獨擺出來的就算一道餐食。”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場館運行團隊餐飲副主任紀曄說,不同的調料、水果、飲料都會單獨算做一道,比如牛肉醬、番茄醬、青醬,這就是3道菜品,目的是讓運動員有多種選擇。
此次測試中,部分賽時菜品首次亮相。中餐餐臺的宮保雞丁、回鍋肉、酸菜魚,世界餐臺的玉米濃湯、無骨烤雞腿,素食餐臺的炒西藍花、白菜豆泡,亞洲餐臺的印度咖喱羊肉、蔬菜炒烏冬面,還有披薩、意大利面等,讓人目不暇接。“賽時我們的菜單將8天一循環,這次測試主要選擇了其中一天的菜單,并根據中國人口味適當調整,我們也希望根據大家反饋對菜單進行完善。”紀曄說,冬奧會期間恰逢春節,餐廳會提供北京烤鴨、餃子等獨具中國和北京風味的美食,希望外國運動員能在一起過個中國年。
在疫情防控上,餐廳也做足了準備。餐廳進門處有兩塊顯示屏,一塊顯示疫情防控情況,包括就餐人員是否佩戴口罩、體溫是否正常,另一塊實時提示餐廳擁擠程度及各餐臺標識。再往里走,會來到防疫用品臺,這兒備齊了口罩、一次性手套、酒精棉片和免洗手消毒劑等用品。取餐處,接過工作人員遞過來的餐盤,即可選擇菜品。每個餐臺前,幾個隔欄擺成U形流線,地上也施劃了一米線,還增加了隔擋;熱菜會由窗口人員夾到餐盤中,整個流線下來,工作人員和就餐人員無接觸、無交叉。
紀曄透露,雖然運動員餐廳總共上下兩層、總面積達到2200平方米,但賽時僅提供442個餐位。“這是疫情防控的需要。”紀曄解釋,就餐時,一張桌子僅供2名運動員就座,兩個人之間設立擋板。紀曄補充道,冬奧會時雖然有1670名冬奧運動員及隨隊官員入住村內,但有的運動員會在場館內就餐,預計村內就餐人數不超過千人,每頓的餐位也會進行翻臺,而且餐廳24小時營業,不會出現就餐擁擠的情況。
購物
冬奧元素特許商品受歡迎
除了吃、住,運動員在北京冬奧村還將享受到生活、娛樂方面的豐富體驗。
2000平方米的健身中心測試中首次開放。健身中心一層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心血管功能訓練區、動感單車區、運動表現區,共有5種94臺健身器材;二層包括自由力量區、拉伸區和力量區,有18種72臺健身器材。賽時,健身中心將24小時開放。
廣場區的服務項目更豐富,39個服務空間中,對外提供商業服務和展示的共23個,此次測試中開放了20個,參測員在這兒能吃、能玩、能體驗,還能購物。便利店不僅售賣零食、飲料、辦公用品、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還上新了國潮物品。此外,廣場區還能“一站式”享受照片沖洗、衣物干洗、花卉預訂、包裹寄送等商業服務。“北京2022特許商店”成為測試當天人氣最旺的地方。全球限量5000枚的“冰絲帶”徽章,繪制有奧運會會徽的羽絨服、保溫杯、背包,以及冰墩墩和雪容融造型的冰箱貼、鑰匙扣、掛件、盲盒等,都很受歡迎。(記者 任珊 潘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