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來高速鶴峰東段兩隧道半幅貫通
12月28日,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湖北宜來高速鶴峰東段八峰隧道右洞、石龍隧道右洞順利貫通,標志著宜來高速鶴峰東段離建成通車又近了一步。
八峰隧道位于鶴峰縣美容鎮張家村至容美村境內,穿越八峰山為越嶺隧道。隧道采用分幅式,左線總長3626米,右線總長3617米,屬特長隧道,為鶴峰東高速最長隧道。石龍隧道左線2528米,右線2558米、屬長隧道。八峰隧道與石龍隧道均為該項目關鍵控制性工程。
兩條隧道位于灰巖地區,巖溶發育,根據地形地質特點,在施工過程中做好隧道超前地質預報及監控量測指導施工,動態施工動態調整設計參數,針對不良地質情況提前編制應急預案,準備應急材料及機械,并進行了隧道突泥突水施工應急演練,確保隧道施工穩字當頭,安全第一。
據中鐵大橋局鶴峰東二標項目部項目經理夏智介紹,八峰隧道進口處在懸崖峭壁上、無法正常進洞。采用橫洞輔助施工,從隧道側面施工202m橫洞進入主洞進行施工,解決進口無法施工難題。隧道穿越八峰公園及林場,環水保要求很高,為最大限度的減少對林地的破壞,盡量壓縮施工場地面積,減少對林地的占壓,對開挖的便道及邊坡部位及時進行復綠。為順利推進隧道施工,該標段先后克服征地、便道修筑、場地平整、橫洞施工等難題,順利完成左、右洞進口出洞施工。
石龍隧道穿過多個巖溶槽谷及溶蝕洼地,沿線地形起伏大,巖溶發發育,存在巖堆,淺埋段,涌水,溶洞等不良地質。石龍隧道在項目開工之初遇到恩施地區罕見雨季,雨量大雨季長,石龍隧道進口經常遇到山洪爆發,人員設備隨時準備撤離,進口在洪水包圍下形成孤島持續近3個月,始終無法正常施工。石龍隧洞出口位于山坡上,無施工場地,修筑便道位于山嶺沖溝范圍內,每前進一步都是深厚黃土層,在雨水長期浸泡下,挖機都是寸步難行,增加了便道修筑困難。土質便道修筑不僅需要大量砌筑擋土墻,還需要做好邊坡防護。便道修筑到洞口附近,由于橋臺已經伸入到洞口,沒有施工平臺,在洞口處不得不同步進行橋臺和擋土墻施工,完成洞口平臺修筑。石龍隧道出口位于半山坡與下面村莊高差50米,附近沒有水源,施工用水不得不翻山越嶺,從十多公里外水源架設引水管道。而到了枯水季節,只能采用水車從溇水河取水運至工地。項目部克服超長雨季、洪水、施工場地狹小、不良地質等困難,群力群策,攻堅克難,為如期完成施工節點打下堅實基礎。
宜來高速公路鶴峰東段為湖北省公路水運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促進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實驗區建設、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交通基礎之一。作為恩施州南部東西向交通運輸大通道,項目建成后將極大改善鄂西南地區落后交通狀況,對加強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協作,推動鄂西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進而促進市縣各種類型地區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以帶動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一江兩山”等核心景區發展,為發展地方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基礎保證。
(記者 張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