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十年完成358座水庫的除險加固建設工作 并保證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汛期已至,我省水庫安全性如何?8月3日,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十二五”以來,我省累計完成358座水庫的除險加固建設工作,其中大中型水庫4座,小型水庫354座,并已啟動葠窩、紅河2座大中型水庫的除險加固工作。
據介紹,我省大部分水庫修建于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受當時特定的歷史和社會經濟技術等客觀條件限制,大多數水庫存在設計和施工質量差、防洪標準低、功能不配套等問題,加之多年運行致使大量水庫積病成險。據2011年全國第一次水利普查統計,我省共有水庫914座,其中大型水庫30座、中型水庫77座、小型水庫807座。雖然1998年以來陸續實施了多批次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及降等報廢,但仍有部分病險水庫存在安全隱患,成為全省防洪體系的短板。
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共有水庫772座(含大連203座),其中大型水庫30座、中型水庫76座、小型水庫666座。據全國水庫運行管理系統統計顯示,我省(不含大連)尚有61座水庫正在除險加固或鑒定為病險水庫,其中大中型16座、小型45座。除維修養護及降等報廢解決7座以外,需通過除險加固解決54座,其中大中型13座、小型41座(正在除險加固11座)。
由于存在安全隱患,病險水庫在汛期一直降低水位或空庫運行,水庫下游防洪安全、灌溉供水、水產養殖以及當地經濟發展都不能得到保障。“十二五”以來,通過除險加固消除安全隱患,保障了水庫的運行安全,新增或恢復防洪庫容3.94億立方米、興利庫容2.85億立方米,惠及水庫下游300.2萬人和290.8萬畝耕地。防洪、灌溉、養殖都得到保障,并有力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我省需除險加固水庫共43座(大中型13座、小型30座),完成除險加固共需落實資金11.06億元,其中擬申請中央資金3.77億元,省市縣籌措7.29億元。我省提出,2025年年底前要全面完成2020年前已鑒定病險水庫和2020年已到安全鑒定期限、經鑒定后新增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并對新出現的病險水庫及時除險加固,實現動態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