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獨行醫俠”帶隊馳援河南新鄉 連續7天頂著高溫的災后消殺作業
8月1日晚,2020年曾經獨自一人駕車馳援武漢的四川“獨行醫俠”黃維,帶著12名“即刻救援隊”的隊員,踏上了從河南新鄉返回四川的路。
在新鄉連續7天頂著高溫的災后消殺作業,使得隊員們疲憊不堪。黃維說:“本來這次支援行動是15天,但是因為12名隊員中有3人中暑1人受傷,考慮到大家的身體狀況,不得不提前結束援助行動。”
馳援新鄉“獨行醫俠”不再獨行
2020年1月31日,樂山市沙灣區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醫生黃維一人一車,歷經17小時趕到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進行支援。這次援鄂之旅,讓他成為了受人敬佩的“獨行醫俠”。
此次馳援河南,黃維不再是獨自一人。“援鄂回來后我組建了一支公益醫療救援隊,取名為‘即刻救援’。今年3月救援隊正式成立,現在已經有26名隊員。”
7月19日至21日,河南新鄉市境內普降大到暴雨,并引發嚴重的城市內澇和洪水。“洪水退去,消殺工作十分重要,大災之后更要防‘大疫’。”7月24日,黃維收到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發來的協助請求后,立即將消息分享到微信群中,“隊員們很快響應,當時就有12名隊員報名,剩下的隊員作為第二梯隊等待接替。”
7月25日晚上9時許,“即刻救援隊”一行13人、4輛車,攜帶著防護裝備和2臺消殺機器,在成都集結出發,連夜奔赴河南新鄉。
連日奮戰44℃高溫下負重70斤工作
“7月27日開始,暴雨過后的新鄉又迎來了連日的高溫,記得有一天看到車里顯示的溫度是44℃。我們當時帶的2臺消殺機器是要背著的,加上消毒液,有70多斤重。”
高溫下,背著沉重的機器工作近9個小時,隊員們還要穿上密不透氣的防護服,戴上口罩、手套、護目鏡,工作強度不言而喻。每天的消殺工作結束后,大家精疲力盡地回到住處,黃維幽默地說:“這些天睡得可香了,以前大家睡前還會刷會兒手機,這幾天都是倒頭就睡。”
高負荷的工作,讓隊員們的身體漸漸有些吃不消。黃維說:“一名隊員在新鄉市趙林陶瓷博物館消殺的時候摔倒了,右踝關節扭傷,影響行走。3名隊員中暑,2名情況比較嚴重,因為作業的時候喝水太少,甚至出現了便血。”
7天,這支13人的隊伍,在新鄉市消殺了12.3平方千米的面積。
收獲感動新鄉人:“不能收你們的錢”
“這一路上,我們收獲了很多感動。”黃維說。
7月26日剛進入新鄉市境內,黃維駕駛的車輛出現故障,“我們在附近找了一家修車店,店家看到我們車上貼的‘聯合救災’標志,無論怎么勸說都不收修車費,一直強調‘你們是來幫我們的,不能收你們的錢’。”
這樣簡單又質樸的感恩,還出現在了救援隊到過的每一個餐館。“我們入住的賓館對面有一家餃子館,老板也不肯收我們的錢。后來才曉得,是賓館的工作人員特地告訴他們,說我們是來支援的。”
黃維說,為了不給當地老百姓添麻煩,之后他們每次到餐館吃飯時,只能換上便裝。“這是救援隊成立后完成的第一次支援任務,即刻救援隊是公益性的,只要哪里需要我們,我們就會出現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