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澇災害后預防疾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主要內容共有十點
來源:北京青年報
?
2021-07-27 10:19:52
近日,河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鄭州等城市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洪災的相關新聞和事跡也時刻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7-8月,我國降水明顯偏多,在這樣的特殊時期,食物成為了重中之重,今天在這里給到大家一些洪災期間飲食飲水的提醒,以防止腸道傳染病或食物中毒。洪澇災害,包括洪水災害和雨澇災害兩類,災民在短時期內集中暴露于多種、高水平的食源性危險因素,嚴重威脅災民的身體健康。因此,做好災區災期的營養與食品衛生工作是整個救災防病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的重要前提條件。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的2017年版《洪澇災害營養與食品衛生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人們提供了洪澇災害后預防食源性疾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主要內容包括:
1.不吃霉爛變質的食品,不吃來路不明的食品,不吃死亡的家禽家畜。
2.不吃生冷食品,加工食品要燒熟煮透。
3.不喝生水,生水應燒開后飲用。
4.飯前便后要洗手,加工食品前要洗手。
5.生、熟食品要分開放置和加工。
6.食品容器、餐具要徹底清洗和消毒。
7.剩菜剩飯要確保沒有變質,經徹底加熱后再食用。
8.足量飲水,每天至少1000ml飲用水。天氣炎熱或活動量大時,應增加飲水量。
9.吃好三餐,攝入充足的食物,做到食物多樣化。
10.優先選擇營養強化食品。在食物種類單一的情況下,可選擇復合營養素補充劑。
《指南》指出,應該在災區廣泛深入地開展食品衛生、營養與健康知識的宣傳普及,提高災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可采取以下幾種宣傳方式:會議宣傳、廣播電視宣傳、衛生宣傳隊巡回宣傳、散發衛生知識小冊子、張貼宣傳畫、建立衛生宣傳欄、舉辦衛生知識講座、手機群發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