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推動智慧教育上升為城市戰略 智慧教育理念延展到教育環節

              運用人工智能教具制作的玻璃溫室,由智能傳感器控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自成生態體系的智慧農場……這是湖北省武漢市翠微中學物聯生態園里,七(1)班的學生們上的一節人工智能課。科幻小說中的“未來教育”場景,在這里已成為課堂常態。

              2019年,武漢獲批成為全國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區,隨后不久,武漢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方案,明確以此作為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的戰略支點,推動智慧教育上升為城市戰略。

              在市政府主導之下,武漢市教育局啟動了“智慧教育環境提升行動、信息素養全面提升行動、中小學校課堂革命行動、資源供給模式創新行動、數據驅動評價實踐行動、教育治理能力優化行動”等六大行動,將智慧教育理念延展到每一個教育環節,逐漸形成了基于大數據的可感知、可診斷、可分析的智慧教育新樣態,為教育改革引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臺 推進課堂變革

              “通過‘云’看國寶,今天我們拜訪了許多博物館。那么,你會選擇以下哪個地標,作為武漢市的城市寶藏呢?請選擇!”話音剛落,學生手中的板電腦上,立刻出現了黃鶴樓、武漢大學、武漢長江大橋等圖片選項。點擊屏幕,投票完成,數據分析報告實時完成……這是武漢市漢陽區楚才中學教師王承瑾執教的一節《國家寶藏》課。

              智慧教育的落腳點,應當從課堂效果直接體現。武漢市教育局副局長夏春胤介紹,在統籌智慧課堂規模化、常態化、深層次應用過程中,武漢市教育局堅持打好課堂教學主攻戰,堅持開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主題月活動,堅持推動差異化教學、個化學

              武漢智慧課堂發展變革的脈絡,極為深遠。早在2013年,武漢市教育局就率先在全國建成全市域基于云構架的“互聯網+教育”大臺,開展了以網絡學空間為基礎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探索,嘗試將多種技術和臺引入教育教學過程,如AI行為分析、智能閱卷系統、班級優化大師評價系統等。

              2020年上半年,為應對新冠疫情造成的復課難題,全市1000余所學校基于武漢教育云臺的“空中課堂”在全國率先啟用,不僅給全市104萬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提供了堅實保障,也造就了一批“云端”明星校。

              武漢市華師一附中主打關鍵能力探索,形成“互動、探究”課堂教學模式,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推出“三導制”(導師制、導生制、導學制)立體育人課堂教育模式,武漢外國語學校打造“任務驅動、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疫情對線下課堂教學造成的不利影響,已通過云臺,轉化為武漢探索信息技術與日常教學深度融合的新契機。

              隨著云端同步課堂、課程社區、名師工作室、探究等應用模式的深入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現深度融合,智慧課堂也在不斷產生質變與飛躍。“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武漢云教育生態已基本成形。截至目前,通過教育云臺,武漢在云端已建成了82個市級名師工作室,361門課程配套資源,1254個課程社區,輻射武漢全市15個區,覆蓋小初高全學科;云臺年均新增資源達4.54TB,均日活量達12.8萬,教師用戶占比達48.8%,年訪問總數超1.5億次。

              大數據 助力評價創新

              基于大數據背景的教育評價實踐創新,讓“互聯網+德育”有了新的可能。硚口區韓家墩小學不僅通過教育云臺上傳德育微課,以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等方式呈現德育內容,還倡導開發了即時、可視化的徳育評價體系,引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推進數據驅動創新助力教育評價,也意味著學校迎來了智慧育人的新時代。武漢市武昌區三道街小學開發的學生身體健康評價系統臺,基于大量學生健康及運動數據采集分析后,制定出了包含學生肌體健康、行為健康、體能健康等內容的學生身體健康發展評價指標,通過智能手環和多種終端設備實時掌控學生即時健康狀態,分析預測孩子們可能存在的身體健康問題和疾病隱患,為學生終身成長奠基。

              “用好大數據,突破市、區、校各級德育工作瓶頸,是武漢市智慧教育建設的思考方向之一。”武漢市教育局局長孟暉介紹,為了推進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武漢市教育局與華中師范大學合力研制了武漢市中小學校長、教師(教研員)和學生信息素養標準。通過構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和評估模型,建設武漢教育大數據中心,伴隨采集學生學過程數據,實現規模化和精準化測評,消除評價體系壁壘,長線導航學生成長發展。

              為了保障各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形成長效機制,武漢市教育局繪制了全市各區信息素養地圖,并遴選出1名市教育局首席信息官、15名各區教育局首席信息官和1175名中小學、幼兒園首席信息官,實現教育首席信息官全覆蓋。

              各級首席信息官對應主導校長、教研員、師生三級信息素養發展水監測,通過機制保障,基于大數據、面向全過程,促進智慧教育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武漢教育大數據中心建設方案已初步完成,構建了包括業務、數據、技術的大數據服務支持體系。目前,市級統籌已建成四星級智慧校園135所、智慧教室120間、人工智能實驗室120間、理化生實驗智能化標準化考場學校30所、智慧圖書館30間。

              慧管理 服務優質均衡

              在武漢市東西湖區遠洋世界小學,登錄校級教育云臺,各個班級的課堂實時畫面一目了然,錄課、聽課、評課,點擊屏幕即可同步開始。

              通過完善“大數據管理臺項目”“智慧錄播教室”“創客空間”等基礎建設,東西湖區不少學校都和遠洋世界小學一樣,形成了集綜合應用臺、智能管理、智慧教學于一體的智慧校園管理應用系統。

              而在不久前,城鄉二元結構,還是困擾東西湖區教育均衡發展的一大難題。如何解決?教師隊伍快速成長,是實現區域內教育優質均衡的“最后一公里”。

              早在多年前,武漢市在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中,江岸區育才第二小學就組織聯合周邊的花橋小學、博雅小學、石橋小學、三眼橋小學等校,共同構建了線上教師學的“同成”網絡學區。

              “同成”網絡學區的7所成員校中,既有省級示范學校,也有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就讀學校,辦學水參差不齊。為了促進區域內教育公,網絡學區開設了校長論壇、網絡教研、名師工作室、公共資源四大板塊。

              “同成”網絡學區內的教師們,通過云臺實現了信息、資源、思想、創意、經歷的校際共享。各門學科網絡教研在7所學校普遍開花。網絡學區內月月有專題,校校有聯動。300多名骨干教師常態化參與發起話題,30多名名師成立了線上工作室,學區內教師的整體專業素質得到大幅提升。

              漫步云端之上的智慧教育管理策略,讓優質的教育資源得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雙重限制,遠隔千山萬水之外,也如同在比鄰之間。江岸區育才小學充分利用武漢教育云臺,和所“委托管理”的100公里外的農村學校黃陂區塔耳小學實現遠程管理協同、教研協同、課堂協同、資源協同;通過視頻同步培訓、云交流、雙師云課堂等形式,常青樹實驗學校跨省結對幫扶,助力四川涼山、河北保定高新區等地教育發展;武漢市第十一中學定點連線貴州省黔西南州,探索“互聯網+”條件下,學校層面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共贏機制,助力教育精準扶貧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歷史進程中的發展新階段。創建智慧教育示范區,是助推武漢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難得機遇。我們希望通過構建智慧教育環境,助推教育創新轉型,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為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更加公、更高質量的教育奠定可持續發展之基!”武漢市教育局黨委書記李超說。(本報記者 程墨 )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高清在线|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亚洲短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亚洲黄页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熟亚洲女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 亚洲依依成人亚洲社区|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亚洲va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