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業績下滑、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堪憂
來源:氫財經
?
2022-04-06 12:42:22
食品衛生安全是從業者不能逾越的底線。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雙匯業績下滑、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堪憂">
圖/網絡
近日,雙匯發展發布了2021年年度報告。
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凈利雙雙下降,這是自雙匯發展1998年上市以來全年業績降幅最大的一次。
雙匯發展將原因歸結為受生豬行情超預期波動,集團對凍品節奏把握出現偏差所致。事實上,“對凍品節奏把握出現偏差”只是影響雙匯發展業績的因素之一。
財報發布當天,一則“女大學生網購雙匯腸吃出異物遭客服學歷攻擊”的新聞登上熱搜;而315期間,南昌雙匯被曝出生產車間存在諸多食品安全隱患。
業內人士認為,雙匯發展在半個月內兩次因食品安全問題引發關注,對食品企業來說是致命的一擊。
【營收凈利雙降】
根據財報,雙匯發展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為666.82億元,同比下降9.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66億元,同比下降22.21%。
具體來看,2021年,雙匯發展包裝肉制品收入273.51億元,同比下滑2.66%,占比41.01%;生鮮產品收入390.73億元,同比下滑19.05%,占比58.6%。
而雙匯發展將業績下滑的原因歸結為“生豬價格走低,對凍品節奏把握出現偏差”。
根據財報,2021年因產能恢復,生豬供應量增加,價格大幅下降,雙匯發展生鮮產品銷價同比下降超過30%,影響集團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65億元,占同期收入的22%。
此外,由于2021年生豬行情超預期波動,雙匯發展對凍品節奏把握出現偏差,造成國產凍品和進口豬肉出現虧損,導致生鮮凍品業務經營利潤同比大幅下降。
專家表示,“從2021年的情況來看,肉制品企業業績主要受豬肉價格波動的影響。去年整體的豬肉價格下滑幅度較大,對雙匯在營收和利潤方面帶來的影響比較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自1998年上市以來,雙匯發展全年業績降幅最大的一次。數據顯示,上市以來,雙匯僅在2017年年度業績上出現營收、凈利雙下滑的情況,分別為2.45%、1.95%。
對于后期發展,雙匯發展在年報中表示,2021年,國內生豬產能恢復,生豬價格呈下降趨勢,預計2022年生豬價格將會低位運行,有利于公司屠宰業擴大規模、肉制品業降低成本。
在凈利潤與營收雙降的情況下,雙匯的預制菜業務發展勢頭正猛。并且,雙匯也在發展調味品業務。
同時公司也將圍繞生鮮調理、中式菜肴、醬鹵熟食、火鍋食材等品類,加快新產業發展,實現新增量。
【資金鏈狀況不容樂觀】
一直以來,雙匯發展的資金鏈狀況或難令人安心。
在“豬周期”下行階段,豬肉價格正處于歷史低位,其實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收購生豬、再加工肉制品獲得高利潤。
但根據年報,雙匯發展的屠宰以及加工業務的毛利率卻均在下降,包裝肉制品收入同比也在下降。
年報顯示,雙匯發展2021年的凈利潤為48.66億元,在凈利潤與營收雙降的情況下,仍以34.65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2.98元(含稅)的比例實施利潤分配。
據統計,共分配利潤44.97億元,這就意味著在凈利潤下滑的情況下,雙匯仍有九成以上的凈利潤用于分紅。
同時雙匯發展還計劃募資擴產,根據公告,2022年公司將通過新建項目、續建項目、技術改造項目、單臺設備投資等方面的積極推進,升級工業自動化,完善產業鏈,預計全年完成投資并支出項目建設資金42億元。以上資金需求主要通過公司募集資金及其他自有資金加以解決。
雙匯發展自變成中外合資企業后,內部管理就變得十分混亂。
將國外肉制品引入國內市場或給雙匯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財務壓力,而一直以來的高分紅或加重了雙匯發展的負債。
分紅是對大股東合理的利益輸送,需要資金投入時再增發股本獲得資金,這種模式或對公司長期可持續經營能力造成損害。
值得關注的是,雙匯發展還為存貨貶值準備了超過12億元的資金,占利潤總比例超過20%。根據年報,2021年雙匯發展包裝肉制品庫存量為3.01萬噸,同比增加135.16%。
大手筆分紅后還能保證公司后續的資金鏈穩定嗎?
【陷入食品質量安全漩渦】
短短半個月時間,卻兩次因食品安全問題登上熱搜,雙匯發展陷入食品質量安全漩渦。
3月28日,在年報發布當天,雙匯發展因“女大學生網購到變質雙匯火腿腸求處理被客服攻擊學歷”登上熱搜。
對此事件,雙匯方面稱,公司已進行核實,涉事店鋪非雙匯直營店鋪,雙匯已要求該店鋪停業整頓,至于相關產品的變質原因、產品批次、產地等公司尚不清楚,仍在調查之中。
此外,在剛過去不久的3月15日,南昌雙匯也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此事件被曝光后,引發網友熱議,雙匯發展股價也應聲下跌,當日收報25.13元/股,跌9.99%。
隨后,雙匯發展發布了道歉聲明。贛江新區市場監管局對南昌雙匯公司下達了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企業立即整改,并對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立案查處。
事實上,雙匯發展近期的運營及質量管理體系存在較大問題。在產業鏈的完整度方面,雙匯發展也有待完善。
說明公司內部食品安全意識淡薄,對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形同擺設。而雙匯發展對旗下企業,特別是對產品生產環節疏于督導和檢查,同樣難辭其咎。
“雙匯發展應該加強對日常生產環節的持續性監督以及一線生產側的管理教育,同時改善公關能力,推動品牌形象向高品質方向提升,減少消費者們對雙匯品牌的既定成見,這也有助于消除雙匯品牌長遠發展的心理性認知抵觸。”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建議。
食品衛生安全是從業者不能逾越的底線,如果雙匯繼續放任食品安全一次又一次出現問題,那么其未來發展將可能引發更多信任危機。
圖/網絡
近日,雙匯發展發布了2021年年度報告。
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凈利雙雙下降,這是自雙匯發展1998年上市以來全年業績降幅最大的一次。
雙匯發展將原因歸結為受生豬行情超預期波動,集團對凍品節奏把握出現偏差所致。事實上,“對凍品節奏把握出現偏差”只是影響雙匯發展業績的因素之一。
財報發布當天,一則“女大學生網購雙匯腸吃出異物遭客服學歷攻擊”的新聞登上熱搜;而315期間,南昌雙匯被曝出生產車間存在諸多食品安全隱患。
業內人士認為,雙匯發展在半個月內兩次因食品安全問題引發關注,對食品企業來說是致命的一擊。
【營收凈利雙降】
根據財報,雙匯發展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為666.82億元,同比下降9.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66億元,同比下降22.21%。
具體來看,2021年,雙匯發展包裝肉制品收入273.51億元,同比下滑2.66%,占比41.01%;生鮮產品收入390.73億元,同比下滑19.05%,占比58.6%。
而雙匯發展將業績下滑的原因歸結為“生豬價格走低,對凍品節奏把握出現偏差”。
根據財報,2021年因產能恢復,生豬供應量增加,價格大幅下降,雙匯發展生鮮產品銷價同比下降超過30%,影響集團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65億元,占同期收入的22%。
此外,由于2021年生豬行情超預期波動,雙匯發展對凍品節奏把握出現偏差,造成國產凍品和進口豬肉出現虧損,導致生鮮凍品業務經營利潤同比大幅下降。
專家表示,“從2021年的情況來看,肉制品企業業績主要受豬肉價格波動的影響。去年整體的豬肉價格下滑幅度較大,對雙匯在營收和利潤方面帶來的影響比較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自1998年上市以來,雙匯發展全年業績降幅最大的一次。數據顯示,上市以來,雙匯僅在2017年年度業績上出現營收、凈利雙下滑的情況,分別為2.45%、1.95%。
對于后期發展,雙匯發展在年報中表示,2021年,國內生豬產能恢復,生豬價格呈下降趨勢,預計2022年生豬價格將會低位運行,有利于公司屠宰業擴大規模、肉制品業降低成本。
在凈利潤與營收雙降的情況下,雙匯的預制菜業務發展勢頭正猛。并且,雙匯也在發展調味品業務。
同時公司也將圍繞生鮮調理、中式菜肴、醬鹵熟食、火鍋食材等品類,加快新產業發展,實現新增量。
【資金鏈狀況不容樂觀】
一直以來,雙匯發展的資金鏈狀況或難令人安心。
在“豬周期”下行階段,豬肉價格正處于歷史低位,其實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收購生豬、再加工肉制品獲得高利潤。
但根據年報,雙匯發展的屠宰以及加工業務的毛利率卻均在下降,包裝肉制品收入同比也在下降。
年報顯示,雙匯發展2021年的凈利潤為48.66億元,在凈利潤與營收雙降的情況下,仍以34.65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2.98元(含稅)的比例實施利潤分配。
據統計,共分配利潤44.97億元,這就意味著在凈利潤下滑的情況下,雙匯仍有九成以上的凈利潤用于分紅。
同時雙匯發展還計劃募資擴產,根據公告,2022年公司將通過新建項目、續建項目、技術改造項目、單臺設備投資等方面的積極推進,升級工業自動化,完善產業鏈,預計全年完成投資并支出項目建設資金42億元。以上資金需求主要通過公司募集資金及其他自有資金加以解決。
雙匯發展自變成中外合資企業后,內部管理就變得十分混亂。
將國外肉制品引入國內市場或給雙匯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財務壓力,而一直以來的高分紅或加重了雙匯發展的負債。
分紅是對大股東合理的利益輸送,需要資金投入時再增發股本獲得資金,這種模式或對公司長期可持續經營能力造成損害。
值得關注的是,雙匯發展還為存貨貶值準備了超過12億元的資金,占利潤總比例超過20%。根據年報,2021年雙匯發展包裝肉制品庫存量為3.01萬噸,同比增加135.16%。
大手筆分紅后還能保證公司后續的資金鏈穩定嗎?
【陷入食品質量安全漩渦】
短短半個月時間,卻兩次因食品安全問題登上熱搜,雙匯發展陷入食品質量安全漩渦。
3月28日,在年報發布當天,雙匯發展因“女大學生網購到變質雙匯火腿腸求處理被客服攻擊學歷”登上熱搜。
對此事件,雙匯方面稱,公司已進行核實,涉事店鋪非雙匯直營店鋪,雙匯已要求該店鋪停業整頓,至于相關產品的變質原因、產品批次、產地等公司尚不清楚,仍在調查之中。
此外,在剛過去不久的3月15日,南昌雙匯也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此事件被曝光后,引發網友熱議,雙匯發展股價也應聲下跌,當日收報25.13元/股,跌9.99%。
隨后,雙匯發展發布了道歉聲明。贛江新區市場監管局對南昌雙匯公司下達了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企業立即整改,并對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立案查處。
事實上,雙匯發展近期的運營及質量管理體系存在較大問題。在產業鏈的完整度方面,雙匯發展也有待完善。
說明公司內部食品安全意識淡薄,對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形同擺設。而雙匯發展對旗下企業,特別是對產品生產環節疏于督導和檢查,同樣難辭其咎。
“雙匯發展應該加強對日常生產環節的持續性監督以及一線生產側的管理教育,同時改善公關能力,推動品牌形象向高品質方向提升,減少消費者們對雙匯品牌的既定成見,這也有助于消除雙匯品牌長遠發展的心理性認知抵觸。”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建議。
食品衛生安全是從業者不能逾越的底線,如果雙匯繼續放任食品安全一次又一次出現問題,那么其未來發展將可能引發更多信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