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 | 雅居樂:貨幣資金無法覆蓋短期借款,流動性風險增大
來源:飛魚財經
?
2022-04-06 09:15:11
3月31日,雅居樂發布了2021未經審計的全年業績公告。但是宣布,經審計的全年業績將延期至5月15日發布。雅居樂到底面臨什么樣的境況?有沒有能力度過外界猜測可能到來的危機?
文|飛魚團隊
流程編輯|黃佳倩
大概沒有哪一年,上市房企的年報發布如此的艱難。
如果和已經出現資金鏈危機、發不出年報的上市房企相比,雅居樂可能是幸運的。但是,查看完雅居樂剛剛發布的2021未經審計的全年業績公告,確實又讓人充滿了擔憂。
從這一點,大概可以理解穆迪最新對雅居樂公司家族評級下調的邏輯。根據穆迪的意見,還將其評級列為了進一步下調的觀察名單中。
圍觀個體,最想問的可能是:行業的風暴下,會不會有幸存者?誰又是那個幸存者。
核心業績指標均下滑
雅居樂2021核心業績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業績公告顯示,公司去年營業額為730.28億元,較2020年下降9.0%;經營利潤為175.17億元,較2020年下降16.3%;凈利潤為90.98億元,較2020年下降25.7%;股東應占利潤為67.12億元,較2020年下降29.2%。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財報"雅居樂:貨幣資金無法覆蓋短期借款,流動性風險增大">
事實上,這一業績情況是在雅居樂多番努力下的結果。換句話說,雅居樂算盡力了。
通過財報,當期雅居樂為了提振業績主要做了兩件事,一件是“賣賣賣”,包括甩賣子公司收入42.61億、甩賣資產收入7.01億;另一件是對營銷繼續投入,試圖擴大營收,可以看到當期營銷費用增長了30%,但是依然無法扭轉營業收入下滑的趨勢。
需要提及的是,去年雅居樂預售金額1390.1億元,未完成原定的1500億目標。在未完成任務的基礎上,營銷費用還大增了,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反映了去年房地產市場的不容易。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財報"雅居樂:貨幣資金無法覆蓋短期借款,流動性風險增大">
貨幣資金無法覆蓋短期借款
對于房企而言,最難過的可能不是“已經過去”的營收和凈利潤,而是不得不面對的負債和融資能力。
如果說營收和凈利潤只是結果,那么負債和融資能力則是一家房企的活下去必備的“武器”。這件武器質量的高低,才是決定一家房企生與死的關鍵。
在負債上,財務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底雅居樂凈負債比率50.8%,較2020年底下降10.2個點,較去年中期上升5.5個點。其中短期借款295億。
而期末,雅居樂總現金及銀行存款為384.2億元,同比減少24.47%。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228.03億元,同比減少45.61%,有限制現金156.17億元,同比則增加74.71%。現金回籠受阻及預售資金監管收緊的負面影響已開始反映在財報上。
也就是說,期末雅居樂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無法覆蓋短期借款,流動性風險增大。
在融資上,有兩個“細節”值得觀察。
一個是,期末銀行授信額度并不大,且呈下降趨勢。
另一個則是,在少數股東上,少數股東占據的凈利潤比例在擴大。少數股東的進入一般被看做房企“明股實債”的根據。少數股東權益增大,控股股東權益降低,說明公司的融資杠桿進一步放大。
公告顯示,2021年雅居樂非控股權益應占凈利潤比例為15.41%,同比提高逾1.6個點;而在凈資產之中,過去兩年非控股權益占比約為16.26%、24.8%,意味著未來該公司少數股東將占據更大的凈利潤比例。
目前,評級公司對雅居樂的觀點并不樂觀。而從未經審計財報上的主要數據看,雅居樂面臨的困難并不是一點點。這家老牌上市房企,走過了2021,能否順利走過2022?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財報"雅居樂:貨幣資金無法覆蓋短期借款,流動性風險增大">
應收款項2021年大幅減值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財報"雅居樂:貨幣資金無法覆蓋短期借款,流動性風險增大">
文|飛魚團隊
流程編輯|黃佳倩
大概沒有哪一年,上市房企的年報發布如此的艱難。
如果和已經出現資金鏈危機、發不出年報的上市房企相比,雅居樂可能是幸運的。但是,查看完雅居樂剛剛發布的2021未經審計的全年業績公告,確實又讓人充滿了擔憂。
從這一點,大概可以理解穆迪最新對雅居樂公司家族評級下調的邏輯。根據穆迪的意見,還將其評級列為了進一步下調的觀察名單中。
圍觀個體,最想問的可能是:行業的風暴下,會不會有幸存者?誰又是那個幸存者。
核心業績指標均下滑
雅居樂2021核心業績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業績公告顯示,公司去年營業額為730.28億元,較2020年下降9.0%;經營利潤為175.17億元,較2020年下降16.3%;凈利潤為90.98億元,較2020年下降25.7%;股東應占利潤為67.12億元,較2020年下降29.2%。
事實上,這一業績情況是在雅居樂多番努力下的結果。換句話說,雅居樂算盡力了。
通過財報,當期雅居樂為了提振業績主要做了兩件事,一件是“賣賣賣”,包括甩賣子公司收入42.61億、甩賣資產收入7.01億;另一件是對營銷繼續投入,試圖擴大營收,可以看到當期營銷費用增長了30%,但是依然無法扭轉營業收入下滑的趨勢。
需要提及的是,去年雅居樂預售金額1390.1億元,未完成原定的1500億目標。在未完成任務的基礎上,營銷費用還大增了,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反映了去年房地產市場的不容易。
貨幣資金無法覆蓋短期借款
對于房企而言,最難過的可能不是“已經過去”的營收和凈利潤,而是不得不面對的負債和融資能力。
如果說營收和凈利潤只是結果,那么負債和融資能力則是一家房企的活下去必備的“武器”。這件武器質量的高低,才是決定一家房企生與死的關鍵。
在負債上,財務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底雅居樂凈負債比率50.8%,較2020年底下降10.2個點,較去年中期上升5.5個點。其中短期借款295億。
而期末,雅居樂總現金及銀行存款為384.2億元,同比減少24.47%。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228.03億元,同比減少45.61%,有限制現金156.17億元,同比則增加74.71%。現金回籠受阻及預售資金監管收緊的負面影響已開始反映在財報上。
也就是說,期末雅居樂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無法覆蓋短期借款,流動性風險增大。
在融資上,有兩個“細節”值得觀察。
一個是,期末銀行授信額度并不大,且呈下降趨勢。
另一個則是,在少數股東上,少數股東占據的凈利潤比例在擴大。少數股東的進入一般被看做房企“明股實債”的根據。少數股東權益增大,控股股東權益降低,說明公司的融資杠桿進一步放大。
公告顯示,2021年雅居樂非控股權益應占凈利潤比例為15.41%,同比提高逾1.6個點;而在凈資產之中,過去兩年非控股權益占比約為16.26%、24.8%,意味著未來該公司少數股東將占據更大的凈利潤比例。
目前,評級公司對雅居樂的觀點并不樂觀。而從未經審計財報上的主要數據看,雅居樂面臨的困難并不是一點點。這家老牌上市房企,走過了2021,能否順利走過2022?
應收款項2021年大幅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