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孕婦流產背后,股民要求涉事醫院停業,母公司股價直奔跌停
來源:花朵財經
?
2022-01-10 14:11:02
今早,話題#西安孕婦流產事件相關責任人被處理#沖上微博熱搜,目前閱讀量已達到7.5億。
據了解,該孕婦是因核酸問題無法及時入院,致使8個月胎兒流產。
沒有核酸證明,孕婦無法入院
1月4日,西安一位孕婦的家屬發帖稱,我小姨在2022年1月1日的時候晚上7點多說肚子疼,就打了120,可是120一直占線,實在沒有辦法了,才打了110被送去西安高新醫院,送到時已經晚上8點多了,結果在門口不讓進去,一直耽誤到10點多。說核酸超過了4個小時,我小姨就坐在門口緩了一會,就是因為耽誤了這么久,導致大出血。
最終,孕婦8個月的胎兒流產。
消息一出,便迅速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1月5日下午,西安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表示在疫情防控下,要保障包括孕產婦在內的醫療服務,開通綠色服務通道。
早在2020年2月8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就發出過相關通知,有一系列具體的要求。其中包括各地根據醫院條件,為產科門診及病房盡可能創造獨立進出通道,落實產房、產科、母嬰同室院感防控要求等。
1月6日凌晨,“西安發布”客戶端通報稱,經陜西省、西安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進行調查,認定該事件是一起責任事故。據悉,西安高新醫院已對相關責任人作出處理:總經理范郁會被停職,門診部、醫務部相關責任人被免職。
對此,網友開始疑惑,為什么醫院內被處罰的不是院長或主任,而是總經理?
涉事醫院西安高新醫院,就此闖進了大家的視野。
西安高新醫院的背后
據西安高新醫院官網及官方公眾號顯示,醫院成立于2002年6月9日,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股份制綜合醫院,是三甲醫院。
值得注意的是,該醫院官方公眾號顯示的賬號主體為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
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是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正是A股上市公司國際醫學。
國際醫學的前身為開元投資,自1993年上市以來,百貨零售一直是開元投資的主營業務。
2011年,該上市公司全資收購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主營業務遂變更為醫療服務和百貨零售。
2018年,上市公司將全資子公司開元商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出售給銀泰百貨有限公司。剝離百貨零售業務資產后,實現整體業務戰略轉型。目前,國際醫學主營業務為大健康醫療服務和現代醫學技術轉化應用。
國際醫學2021年半年報顯示,目前,公司正在運營西安國際醫學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西安國際醫學商洛醫院等大型綜合性醫療機構,同時正按三甲標準建設西安國際醫學康復醫院。
其中,西安高新醫院籌建于1998年,2002年正式開診,2009年獲批成為中國第一家社會辦醫三級甲等醫院。
2021年上半年,西安高新醫院門急診和住院人數再創歷史新高。門急診總量突破6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70.75%,住院人數突破2.4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55.08%,手術量突破6700例,較去年同期增長53.90%。各項重要醫療質量指標全部達標。
同時,西安高新醫院也是國際醫學重要的營收及利潤來源。2021年上半年,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實現營收5.38億元,凈利潤4231.4萬元,是三大子公司中唯一實現盈利的;而國際醫學同期的營收為13.06億元,歸母凈虧損為3.6億元,扣非歸母凈虧損為2.93億元。
醫院不作為,股民不滿
如今,“孕婦稱在醫院門口等近2小時流產”一事引發了投資者熱議。有股民昨日就在股吧表示,“國際醫學明天涼涼的”,“抵制無良醫院,從你我做起”,“(西安高新醫院)必須停業關門整頓”。
在雪球上,投資者對國際醫學的評論也多與流產事件相關,大多股民也表示不看好國際醫學。更有網友直呼該公司是“草菅人命”。
今日(1月6日),國際醫學股價一度超跌8%,繼1月5日下跌4.34%后繼續下跌,至收盤報10.28元,兩日總市值蒸發超20億元。
國際醫學實控人為劉建申,他的人生經歷可謂傳奇。
公開資料顯示,劉建申于1956年出生于陜西,博士研究生學歷,早年插過隊,在陜棉十廠工作過。1981年,其進入西北政法學院深造學習法律專業。
據媒體報道,劉建申靠著祖傳秘制藥方起家。其祖上曾為慈禧問診,后被賜“一枝劉”稱號。
1983年,劉建申成立古城保健實驗研究所,當起了副所長,還在家傳藥方的基礎上,研發了幾種外敷藥物,譬如“三痹熱寶”和“壽世健身袋”,以內病外治的原理,防病治病。
后來,頗具膽識的劉建申,賣掉了幾項專利權和房產,拿著東拼西湊的50萬元,于1988年,創辦了西安市健身保健品廠,并先后與外商合資共同組建了“西安一枝劉制藥有限公司”、“西安眾生制藥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長。
1992年12月31日,西安一枝劉制藥有限公司正式投產,成為高新區第一個投產企業。
之后,其先后創辦了西安天健醫院、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兩年后,劉建申成立了“西安一枝劉集團”,任總裁。
結語
雖然疫情當前,醫院的核酸檢測等防控措施較為嚴格,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醫院本可以靈活處理,先讓病人入院治療,然后再進行核酸檢測,避免一出悲劇的發生。更何況作為一家醫院,又怎能漠視病人的生命,被死板的規章制度所束縛。疫情防控不該是耽誤病人治療的理由。
據了解,該孕婦是因核酸問題無法及時入院,致使8個月胎兒流產。
沒有核酸證明,孕婦無法入院
1月4日,西安一位孕婦的家屬發帖稱,我小姨在2022年1月1日的時候晚上7點多說肚子疼,就打了120,可是120一直占線,實在沒有辦法了,才打了110被送去西安高新醫院,送到時已經晚上8點多了,結果在門口不讓進去,一直耽誤到10點多。說核酸超過了4個小時,我小姨就坐在門口緩了一會,就是因為耽誤了這么久,導致大出血。
最終,孕婦8個月的胎兒流產。
消息一出,便迅速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1月5日下午,西安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表示在疫情防控下,要保障包括孕產婦在內的醫療服務,開通綠色服務通道。
早在2020年2月8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就發出過相關通知,有一系列具體的要求。其中包括各地根據醫院條件,為產科門診及病房盡可能創造獨立進出通道,落實產房、產科、母嬰同室院感防控要求等。
1月6日凌晨,“西安發布”客戶端通報稱,經陜西省、西安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進行調查,認定該事件是一起責任事故。據悉,西安高新醫院已對相關責任人作出處理:總經理范郁會被停職,門診部、醫務部相關責任人被免職。
對此,網友開始疑惑,為什么醫院內被處罰的不是院長或主任,而是總經理?
涉事醫院西安高新醫院,就此闖進了大家的視野。
西安高新醫院的背后
據西安高新醫院官網及官方公眾號顯示,醫院成立于2002年6月9日,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股份制綜合醫院,是三甲醫院。
值得注意的是,該醫院官方公眾號顯示的賬號主體為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
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是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正是A股上市公司國際醫學。
國際醫學的前身為開元投資,自1993年上市以來,百貨零售一直是開元投資的主營業務。
2011年,該上市公司全資收購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主營業務遂變更為醫療服務和百貨零售。
2018年,上市公司將全資子公司開元商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出售給銀泰百貨有限公司。剝離百貨零售業務資產后,實現整體業務戰略轉型。目前,國際醫學主營業務為大健康醫療服務和現代醫學技術轉化應用。
國際醫學2021年半年報顯示,目前,公司正在運營西安國際醫學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西安國際醫學商洛醫院等大型綜合性醫療機構,同時正按三甲標準建設西安國際醫學康復醫院。
其中,西安高新醫院籌建于1998年,2002年正式開診,2009年獲批成為中國第一家社會辦醫三級甲等醫院。
2021年上半年,西安高新醫院門急診和住院人數再創歷史新高。門急診總量突破6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70.75%,住院人數突破2.4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55.08%,手術量突破6700例,較去年同期增長53.90%。各項重要醫療質量指標全部達標。
同時,西安高新醫院也是國際醫學重要的營收及利潤來源。2021年上半年,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實現營收5.38億元,凈利潤4231.4萬元,是三大子公司中唯一實現盈利的;而國際醫學同期的營收為13.06億元,歸母凈虧損為3.6億元,扣非歸母凈虧損為2.93億元。
醫院不作為,股民不滿
如今,“孕婦稱在醫院門口等近2小時流產”一事引發了投資者熱議。有股民昨日就在股吧表示,“國際醫學明天涼涼的”,“抵制無良醫院,從你我做起”,“(西安高新醫院)必須停業關門整頓”。
在雪球上,投資者對國際醫學的評論也多與流產事件相關,大多股民也表示不看好國際醫學。更有網友直呼該公司是“草菅人命”。
今日(1月6日),國際醫學股價一度超跌8%,繼1月5日下跌4.34%后繼續下跌,至收盤報10.28元,兩日總市值蒸發超20億元。
國際醫學實控人為劉建申,他的人生經歷可謂傳奇。
公開資料顯示,劉建申于1956年出生于陜西,博士研究生學歷,早年插過隊,在陜棉十廠工作過。1981年,其進入西北政法學院深造學習法律專業。
據媒體報道,劉建申靠著祖傳秘制藥方起家。其祖上曾為慈禧問診,后被賜“一枝劉”稱號。
1983年,劉建申成立古城保健實驗研究所,當起了副所長,還在家傳藥方的基礎上,研發了幾種外敷藥物,譬如“三痹熱寶”和“壽世健身袋”,以內病外治的原理,防病治病。
后來,頗具膽識的劉建申,賣掉了幾項專利權和房產,拿著東拼西湊的50萬元,于1988年,創辦了西安市健身保健品廠,并先后與外商合資共同組建了“西安一枝劉制藥有限公司”、“西安眾生制藥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長。
1992年12月31日,西安一枝劉制藥有限公司正式投產,成為高新區第一個投產企業。
之后,其先后創辦了西安天健醫院、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兩年后,劉建申成立了“西安一枝劉集團”,任總裁。
結語
雖然疫情當前,醫院的核酸檢測等防控措施較為嚴格,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醫院本可以靈活處理,先讓病人入院治療,然后再進行核酸檢測,避免一出悲劇的發生。更何況作為一家醫院,又怎能漠視病人的生命,被死板的規章制度所束縛。疫情防控不該是耽誤病人治療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