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音電子IPO:財務基礎或薄弱,內控管理待提升
來源:商務財經IPO
?
2021-12-17 13:50:05
6月30日,曾在新三板上市的信音電子(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信音電子”)轉創業板IPO申請獲受理,目前已完成了首輪問詢回復。此次IPO,信音電子擬募集資金5.11億元,保薦機構為長江證券,審計機構為大華會所。
會計基礎或薄弱
公開資料顯示,信音電子成立于2001年11月26日,主營業務為連接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筆記本電腦、消費電子和汽車等領域。2018年至2021年1-3月(下稱“報告期”),信音電子營業收入分別為63,547.11萬元、72,386.66萬元、86,763.12萬元、23,327.33萬元;同期凈利潤為3,907.26萬元、5,770.51萬元、10,779.32萬元、2,530.61萬元,業績表現良好。
今年5月31日,信音電子對其2018年和2019年財務報表存在的會計差錯進行相應更正,更正內容包括資產、營收、凈利潤等,而其新三板時披露的年報與申報材料的數據矛盾,令人不得不懷疑其會計基礎的薄弱。
2018年和2019年,信音電子申報材料和新三板年報中披露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占比及排名順序存在差異。
據問詢回復,信音電子2018年對前五名單體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世勛國際有限公司(下稱“世勛國際”)2,574.68萬元、昆山瑋奧精密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稱“瑋奧精密”)2,118.36萬元、增城市興禾旺塑膠五金電子廠(下稱“興禾旺塑膠”)1,927.12萬元、杭州金超物資有限公司(下稱“金超物資”)982.90萬元、整隆電子(蘇州)有限公司(下稱“整隆電子”)935.09萬元。
而信音電子2018年年報顯示的前五名供應商及采購額分別為瑋奧精密1,224.90萬元、香港世勛國際有限公司1,000.40萬元、增城市興禾旺塑料五金電子廠(下稱“興禾旺塑料”)712.50萬元、蘇州本茂五金制品有限公司439.11萬元、整隆電子425.34萬元。上述供應商及采購金額與問詢回復數據存在較大差異,興禾旺塑料的公司名稱或也披露錯誤。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2019年。問詢回復披露,信音電子對前五名單體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世勛國際2,853.64萬元、瑋奧精密2,328.06萬元、興禾旺塑膠1,959.90萬元、昆山沃崎精密機械有限公司1,412.40萬元、整隆電子1,258.88萬元。
同期年報披露前五名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世勛國際2,821.85萬元、瑋奧精密2,328.06萬元、整隆電子1,086.56萬元、金超物資939.19萬元、昆山大瑞來機電有限公司919.80萬元。
信音電子對此表示,2018年采購金額和占比產生差異的原因系公司財務人員在統計采購金額時未完整統計供應商采購額所致。2019年產生的金額差異主要系申報材料中披露的口徑為集團口徑,而新三板年報披露口徑為供應商單體口徑以及部分供應商采購金額未統計完整所致;占比差異為信音電子在新三板披露采購占比時采購總額使用錯誤導致占比計算錯誤。
2019年年初,信音電子的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為彭嫈媛。同年6月,信音電子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彭嫈媛因換屆離任,聘任曾賜斌為新任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兩位財務負責人任職期間在年報的信息披露上均出現了低級錯誤,或需信音電子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信音電子2018年和2019年年報聲明的審計機構均是大華會所,本次IPO也未更換審計機構。
此外,信音電子披露的子公司信音電子(中山)有限公司(下稱“中山信音”)2020年度的財務數據還與企信網數據存在出入。
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山信音總資產17,283.42萬元、凈資產11,197.84萬元、營業收入19,548.93萬元、凈利潤2,883.80萬元,以上數據經大華會所審計。而企信網2020年工商年報數據顯示,中山信音總資產17,369.00萬元、凈資產11,300.00萬元、營業收入19,337.00萬元、凈利潤2,954.00萬元。
內控管理待提升
報告期內,信音電子采取勞動合同工、勞務派遣、勞務外包相結合的用工方式進行日常生產經營。報告期各期末,信音電子勞動合同員工數量分別為1,111人、1,094人、1,199人和1,236人。
2018年、2019年,信音電子勞務派遣人員分別有70人、153人,主要負責運輸、裝卸、包裝以及打包等輔助性、臨時性生產崗位,占當年度公司合同員工及派遣人員總數的比例分別為5.93%、12.27%。
信音電子對此表示,2019年末存在勞務派遣用工比例超過10%的情形,主要系子公司中山信音及孫公司中山信音連接器有限公司(下稱“中山信音連接器”)由于業務量增加,交貨期緊,用工不足且自主招工困難,當期勞務派遣用工人數較多所致。
此外,信音電子將特定產線、工序整體外包于勞務公司,外包方對產品進行特定工序加工,按照當月產量以個數為計價單位進行結算;生產人員由外包方進行管理及支付薪酬。報告期各期,信音電子勞務外包人員分別為535人、415人、1,198人、657人。
據招股書,2020年和2021年1-3月,信音電子第四名供應商均是蘇州謙領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下稱“謙領人力”),各期提供勞務外包服務的金額分別為2,317.45萬元、745.7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謙領人力成立于2019年4月25日,6月即與信音電子開始合作,主要為信音電子提供勞務外包服務。企信網工商年報顯示,謙領人力2019年和2020年社保繳納人數分別為0人和6人。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信音電子境內子公司分別有蘇州信音連接器有限公司(下稱“蘇州信音連接器”)、蘇州信音汽車電子有限公司(下稱“信音汽車電子”)、中山信音,境內孫公司為中山信音連接器。
根據企信網數據,信音電子及其子公司社保繳納人數合計也與招股書人數存在差異:
此外,信音電子的外協廠商頻頻被罰,其自身在消防抽查中也被發現存在問題。
2021年4月26日,信音電子外協加工商蘇州倉慶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設置排污口,被蘇州市生態環境局罰款5.96萬元。
2020年7月21日,另一外協廠商常熟市民豐電鍍有限公司(下稱“民豐電鍍”)被檢查發現存在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的違法行為,被處罰款人民幣16.25萬元并處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2.40萬元的行政處罰。2021年7月28日,民豐電鍍因消防問題發生火災事故,被罰款0.20萬元。
今年10月,蘇州吳中區消防大隊在對信音電子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職責情況的監督抽查中,發現其存在問題已責令改正。
會計基礎或薄弱
公開資料顯示,信音電子成立于2001年11月26日,主營業務為連接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筆記本電腦、消費電子和汽車等領域。2018年至2021年1-3月(下稱“報告期”),信音電子營業收入分別為63,547.11萬元、72,386.66萬元、86,763.12萬元、23,327.33萬元;同期凈利潤為3,907.26萬元、5,770.51萬元、10,779.32萬元、2,530.61萬元,業績表現良好。
今年5月31日,信音電子對其2018年和2019年財務報表存在的會計差錯進行相應更正,更正內容包括資產、營收、凈利潤等,而其新三板時披露的年報與申報材料的數據矛盾,令人不得不懷疑其會計基礎的薄弱。
2018年和2019年,信音電子申報材料和新三板年報中披露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占比及排名順序存在差異。
據問詢回復,信音電子2018年對前五名單體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世勛國際有限公司(下稱“世勛國際”)2,574.68萬元、昆山瑋奧精密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稱“瑋奧精密”)2,118.36萬元、增城市興禾旺塑膠五金電子廠(下稱“興禾旺塑膠”)1,927.12萬元、杭州金超物資有限公司(下稱“金超物資”)982.90萬元、整隆電子(蘇州)有限公司(下稱“整隆電子”)935.09萬元。
而信音電子2018年年報顯示的前五名供應商及采購額分別為瑋奧精密1,224.90萬元、香港世勛國際有限公司1,000.40萬元、增城市興禾旺塑料五金電子廠(下稱“興禾旺塑料”)712.50萬元、蘇州本茂五金制品有限公司439.11萬元、整隆電子425.34萬元。上述供應商及采購金額與問詢回復數據存在較大差異,興禾旺塑料的公司名稱或也披露錯誤。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2019年。問詢回復披露,信音電子對前五名單體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世勛國際2,853.64萬元、瑋奧精密2,328.06萬元、興禾旺塑膠1,959.90萬元、昆山沃崎精密機械有限公司1,412.40萬元、整隆電子1,258.88萬元。
同期年報披露前五名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世勛國際2,821.85萬元、瑋奧精密2,328.06萬元、整隆電子1,086.56萬元、金超物資939.19萬元、昆山大瑞來機電有限公司919.80萬元。
信音電子對此表示,2018年采購金額和占比產生差異的原因系公司財務人員在統計采購金額時未完整統計供應商采購額所致。2019年產生的金額差異主要系申報材料中披露的口徑為集團口徑,而新三板年報披露口徑為供應商單體口徑以及部分供應商采購金額未統計完整所致;占比差異為信音電子在新三板披露采購占比時采購總額使用錯誤導致占比計算錯誤。
2019年年初,信音電子的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為彭嫈媛。同年6月,信音電子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彭嫈媛因換屆離任,聘任曾賜斌為新任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兩位財務負責人任職期間在年報的信息披露上均出現了低級錯誤,或需信音電子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信音電子2018年和2019年年報聲明的審計機構均是大華會所,本次IPO也未更換審計機構。
此外,信音電子披露的子公司信音電子(中山)有限公司(下稱“中山信音”)2020年度的財務數據還與企信網數據存在出入。
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山信音總資產17,283.42萬元、凈資產11,197.84萬元、營業收入19,548.93萬元、凈利潤2,883.80萬元,以上數據經大華會所審計。而企信網2020年工商年報數據顯示,中山信音總資產17,369.00萬元、凈資產11,300.00萬元、營業收入19,337.00萬元、凈利潤2,954.00萬元。
內控管理待提升
報告期內,信音電子采取勞動合同工、勞務派遣、勞務外包相結合的用工方式進行日常生產經營。報告期各期末,信音電子勞動合同員工數量分別為1,111人、1,094人、1,199人和1,236人。
2018年、2019年,信音電子勞務派遣人員分別有70人、153人,主要負責運輸、裝卸、包裝以及打包等輔助性、臨時性生產崗位,占當年度公司合同員工及派遣人員總數的比例分別為5.93%、12.27%。
信音電子對此表示,2019年末存在勞務派遣用工比例超過10%的情形,主要系子公司中山信音及孫公司中山信音連接器有限公司(下稱“中山信音連接器”)由于業務量增加,交貨期緊,用工不足且自主招工困難,當期勞務派遣用工人數較多所致。
此外,信音電子將特定產線、工序整體外包于勞務公司,外包方對產品進行特定工序加工,按照當月產量以個數為計價單位進行結算;生產人員由外包方進行管理及支付薪酬。報告期各期,信音電子勞務外包人員分別為535人、415人、1,198人、657人。
據招股書,2020年和2021年1-3月,信音電子第四名供應商均是蘇州謙領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下稱“謙領人力”),各期提供勞務外包服務的金額分別為2,317.45萬元、745.7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謙領人力成立于2019年4月25日,6月即與信音電子開始合作,主要為信音電子提供勞務外包服務。企信網工商年報顯示,謙領人力2019年和2020年社保繳納人數分別為0人和6人。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信音電子境內子公司分別有蘇州信音連接器有限公司(下稱“蘇州信音連接器”)、蘇州信音汽車電子有限公司(下稱“信音汽車電子”)、中山信音,境內孫公司為中山信音連接器。
根據企信網數據,信音電子及其子公司社保繳納人數合計也與招股書人數存在差異:
此外,信音電子的外協廠商頻頻被罰,其自身在消防抽查中也被發現存在問題。
2021年4月26日,信音電子外協加工商蘇州倉慶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設置排污口,被蘇州市生態環境局罰款5.96萬元。
2020年7月21日,另一外協廠商常熟市民豐電鍍有限公司(下稱“民豐電鍍”)被檢查發現存在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的違法行為,被處罰款人民幣16.25萬元并處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2.40萬元的行政處罰。2021年7月28日,民豐電鍍因消防問題發生火災事故,被罰款0.20萬元。
今年10月,蘇州吳中區消防大隊在對信音電子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職責情況的監督抽查中,發現其存在問題已責令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