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實控人、無研發、無專利,這家“三無”公司欲主板IPO
來源:IPO日報
?
2021-12-01 10:38:33
12月2日,合富(中國)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合富中國”)將IPO上會,擬滬市主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9951.32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IPO日報發現,合富中國似乎是一家無實控人、無研發、無專利的“三無”公司。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
來源:公司官網
無實控人
據了解,合富中國成立于2000年,由合富臺灣出資設立。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合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合富中國73.34%的股權,為其控股股東。
需要指出的是,合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為合富控股的全資子公司,而合富控股為柜買中心上柜公司(目前中國臺灣主要證券交易市場有二,分別為臺灣證券交易所和臺灣柜買中心。)股票代碼4745,其股權結構分散。如:報告期內,李惇夫婦及子女(包括李惇、王瓊芝夫婦、王瓊芝控制的CrownTechnologyCo.,Ltd.以及其子女李穎杰、李穎文)始終持有合富控股最多的股份,但卻無法對合富控股股東會及董事會形成有效控制。
對此,合富中國表示,合富控股無實際控制人,因此導致公司無實際控制人。同時,在公司無實際控制人的情況下,不排除公司治理格局不穩定或重大經營決策方面效率降低的情況出現而貽誤業務發展機遇,進而造成公司生產經營和業績波動的風險。
無研發、無專利
資料顯示,合富中國是醫療流通領域的渠道商,具備與境內外試劑耗材和醫療設備原廠、各大代理商及醫療機構長期互惠、合作共贏的核心競爭力。
2018年-2020年(下稱“報告期”),合富中國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04億元、10.47億元、10.8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691.26萬元、6714.49萬元、7255.39萬元。
可以看出,在上述時間段內,合富中國的業績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
需要指出的是,合富中國的產品主要是銷售至華東地區。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合富中國在華東地區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1178.13萬元、73669.34萬元、73009.56萬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67.69%、70.39%、67.06%。
也就是說,合富中國每年至少有6成收入來自華東地區。
另外,IPO日報還注意到,合富中國似乎是一家沒有研發的公司。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合富中國在研發上的投入具體如下: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alt="">
數據來源:招股說明書
換言之,近三年,合富中國在研發上沒有投入任何一分錢。
與此同時,在合富中國的無形資產中,其也僅有軟件、商標等無形資產,而不存在任何的專利。
也就是說,合富中國或許是一家沒有研發的公司。
對此,合富中國表示,公司是醫療流通領域的渠道商,具備與境內外試劑耗材和醫療設備原廠、各大代理商及醫療機構長期互惠、合作共贏的核心競爭力。公司不存在研發費用,且不存在任何研發及專利。
一邊分紅,一邊補血
除了上述情況之外,IPO日報還注意到,報告期內,合富中國在經營活動上不僅沒有賺到現金反而還虧損了現金。
報告期內,合富中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7670.67萬元、-3789.1萬元、7415.47萬元,合計為-4044.3萬元。
結合合富中國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和凈利潤,可以計算出兩者的比值分別為-1.15、-0.56、1.02。
對此,有注冊會計師向IPO日報表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的比值大于1,證明企業能通過經營賺到現金,且上述比值越大,那么企業的盈利質量越好,反之越差。
另一方面,2018年,合富中國向全體其股東派發現金股利2.03億元。
根據合富中國上述的業績,可以計算出其報告期內合計實現的凈利潤為20661.14萬元。
即合富中國其2018年進行的2.03億現金分紅幾乎將其2018年至2020年合計實現的利潤全部分給了股東。
需要指出的是,合富中國此次欲募集66705.9萬元,其中28043.16萬元用于醫療檢驗集約化營銷及放腫高新儀器引進項目,8662.75萬元用于信息化升級和醫管交流中心項目,30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也就是,合富中國此次欲用44.97%的募集資金去“補血”。
那么,合富中國一邊大舉分紅,一邊又要募資補血,這合
IPO日報發現,合富中國似乎是一家無實控人、無研發、無專利的“三無”公司。
無實控人
據了解,合富中國成立于2000年,由合富臺灣出資設立。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合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合富中國73.34%的股權,為其控股股東。
需要指出的是,合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為合富控股的全資子公司,而合富控股為柜買中心上柜公司(目前中國臺灣主要證券交易市場有二,分別為臺灣證券交易所和臺灣柜買中心。)股票代碼4745,其股權結構分散。如:報告期內,李惇夫婦及子女(包括李惇、王瓊芝夫婦、王瓊芝控制的CrownTechnologyCo.,Ltd.以及其子女李穎杰、李穎文)始終持有合富控股最多的股份,但卻無法對合富控股股東會及董事會形成有效控制。
對此,合富中國表示,合富控股無實際控制人,因此導致公司無實際控制人。同時,在公司無實際控制人的情況下,不排除公司治理格局不穩定或重大經營決策方面效率降低的情況出現而貽誤業務發展機遇,進而造成公司生產經營和業績波動的風險。
無研發、無專利
資料顯示,合富中國是醫療流通領域的渠道商,具備與境內外試劑耗材和醫療設備原廠、各大代理商及醫療機構長期互惠、合作共贏的核心競爭力。
2018年-2020年(下稱“報告期”),合富中國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04億元、10.47億元、10.8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691.26萬元、6714.49萬元、7255.39萬元。
可以看出,在上述時間段內,合富中國的業績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
需要指出的是,合富中國的產品主要是銷售至華東地區。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合富中國在華東地區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1178.13萬元、73669.34萬元、73009.56萬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67.69%、70.39%、67.06%。
也就是說,合富中國每年至少有6成收入來自華東地區。
另外,IPO日報還注意到,合富中國似乎是一家沒有研發的公司。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合富中國在研發上的投入具體如下:
換言之,近三年,合富中國在研發上沒有投入任何一分錢。
與此同時,在合富中國的無形資產中,其也僅有軟件、商標等無形資產,而不存在任何的專利。
也就是說,合富中國或許是一家沒有研發的公司。
對此,合富中國表示,公司是醫療流通領域的渠道商,具備與境內外試劑耗材和醫療設備原廠、各大代理商及醫療機構長期互惠、合作共贏的核心競爭力。公司不存在研發費用,且不存在任何研發及專利。
一邊分紅,一邊補血
除了上述情況之外,IPO日報還注意到,報告期內,合富中國在經營活動上不僅沒有賺到現金反而還虧損了現金。
報告期內,合富中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7670.67萬元、-3789.1萬元、7415.47萬元,合計為-4044.3萬元。
結合合富中國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和凈利潤,可以計算出兩者的比值分別為-1.15、-0.56、1.02。
對此,有注冊會計師向IPO日報表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的比值大于1,證明企業能通過經營賺到現金,且上述比值越大,那么企業的盈利質量越好,反之越差。
另一方面,2018年,合富中國向全體其股東派發現金股利2.03億元。
根據合富中國上述的業績,可以計算出其報告期內合計實現的凈利潤為20661.14萬元。
即合富中國其2018年進行的2.03億現金分紅幾乎將其2018年至2020年合計實現的利潤全部分給了股東。
需要指出的是,合富中國此次欲募集66705.9萬元,其中28043.16萬元用于醫療檢驗集約化營銷及放腫高新儀器引進項目,8662.75萬元用于信息化升級和醫管交流中心項目,30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也就是,合富中國此次欲用44.97%的募集資金去“補血”。
那么,合富中國一邊大舉分紅,一邊又要募資補血,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