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科為擬上市:娃娃股東入股時僅10歲,研發費用低于行業均值
來源:氫財經
?
2021-11-30 15:07:02
娃娃股東無可厚非,但她們入股資產是從哪兒來的,是不是父母轉移資產避稅?
近日從事科研試劑及儀器的代理銷售的達科為向創業板提交申請上市材料。官方顯示狀態為受理。
招股書顯示,第一大股東吳映潔直接持15.45%股份,吳映潔系吳慶軍之女。吳慶軍先生和吳映潔女士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控制公司42%的股份,二人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吳映潔出生1995年入股時,目前仍在讀書,入股時年齡只有20歲。而公司股東之一何俊峰為娃娃股東,目前16歲,入股時年齡才10歲。另一股東何政龍,出生于2005年,入股時僅10歲。
娃娃股東無可厚非,但她們入股資產是從哪兒來的,是不是父母轉移資產避稅?
【學生股東與娃娃股東】
目前公司有兩大家族股東,分別是吳慶軍與何政龍家族。
何政龍持有公司463.39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7.72%。
何政龍系何俊峰之子,未成年人,何俊峰系其法定監護人。根據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布的《關于未成年人能否成為公司股東問題的答復》(工商企字[2007]131號)規定:“《公司法》對未成年人能否成為公司股東沒有作出限制性規定。因此,未成年人可以成為公司股東,其股東權利可以由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
何政龍出生于2005年,目前也只是16歲,可以說是娃娃股東。何政龍的父親何俊峰是達科為的第三大股東及公司副董事長、副總經理,持有公司772.33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2.88%。
公司第一大股東吳映潔持有公司15.45%的股份,第二大股東鯤鵬聚賢持有公司15.1519%的股份,持股比例相近且均未超過30%,故公司無控股股東。
自股份公司成立以來,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吳慶軍先生和吳映潔女士,未曾發生變更。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之日,吳慶軍直接持股比為11.40%;同時,吳慶軍通過鯤鵬聚賢控制公司15.15%的股權,且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吳映潔直接持15.45%股份,吳映潔系吳慶軍之女。吳慶軍先生和吳映潔女士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控制公司42%的股份,二人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吳慶軍、吳映潔系父女關系,二人系一致行動人。
吳映潔身份證號碼為440301199502******。1995年2月出生,2013年至2017年,就讀于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所學專業為應用數學與經濟。2020年9月至今,就讀于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所學專業為經濟學。現在還在讀書。
吳映潔時年20歲,已經成年,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有律師表示,如果"娃娃股東"的股份是接受贈與或是繼承而來,只要依法辦妥相關手續其身份就是合法的。不過,公司法有明確規定,禁止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達科為最早是由吳慶軍、何俊峰分別出資30萬元、20萬元于1999年設立的有限公司。2016年,達科為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在這時,吳映潔、何政龍出現在了股東名列。
恐怕兩家創始人家族持有股權目前超過50%,上市后仍然能夠控制公司,目前還讓自己的子女擔任股東,想把公司傳給自己子女的信息明顯。這對公司以及其他股東是否有利,只得觀察。
【研發費用低于行業平均值】
招股書顯示,達科為是一家專注于生命科學研究服務及病理診斷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在生命科學研究服務領域,公司主要從事科研試劑及儀器的代理銷售,以及部分科研試劑的自主研發、生產及銷售;在病理診斷領域,公司主要從事病理診斷設備及試劑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發行前總股本為5,996.70萬股,本次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998.90萬股,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深圳市達科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物試劑生產中心建設項目;達科為(深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制造中心建設項目;深圳市達科為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服務網絡與信息化升級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共募集資金8億元。
招股書顯示,該公司2018-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613.01萬元、2425.41萬元、2172.25萬元和690.8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9%、5.57%、3.59%和3.9%。可以看出,2020年,無論研發費用金額還是研發費用率都有所下降。達科為解釋稱,2020年,研發費用有所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投入較大的手術機器人項目研發終止。
另外,報告期內,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3.18%、3.75%、4.46%及6.21%。在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逐漸升高的情況下,達科為研發費用率不升反降,從2020年開始低于同行水平。
并且也存在對單一供應商依賴現象。報告期內,公司向科研試劑供應商BioLegend的采購金額分別為9,428.30萬元、13,459.24萬元、16,810.89萬元和5,241.15萬元,占報告期各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4.10%、49.19%、44.90%和52.39%,公司存在單一供應商采購比例較高的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7,884.82萬元、9,703.40萬元、12,511.67萬元和15,088.17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3.93%、22.29%、20.67%和21.30%,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公司應收賬款規模增加。
2018-2020年以及2021年一季度,達科為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2956.23萬元、43540.07萬元、60537.23萬元和17707.65萬元,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為1127.04萬元、1382.96萬元、8133.45萬元及2329.14萬元。
近日從事科研試劑及儀器的代理銷售的達科為向創業板提交申請上市材料。官方顯示狀態為受理。
招股書顯示,第一大股東吳映潔直接持15.45%股份,吳映潔系吳慶軍之女。吳慶軍先生和吳映潔女士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控制公司42%的股份,二人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吳映潔出生1995年入股時,目前仍在讀書,入股時年齡只有20歲。而公司股東之一何俊峰為娃娃股東,目前16歲,入股時年齡才10歲。另一股東何政龍,出生于2005年,入股時僅10歲。
娃娃股東無可厚非,但她們入股資產是從哪兒來的,是不是父母轉移資產避稅?
【學生股東與娃娃股東】
目前公司有兩大家族股東,分別是吳慶軍與何政龍家族。
何政龍持有公司463.39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7.72%。
何政龍系何俊峰之子,未成年人,何俊峰系其法定監護人。根據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布的《關于未成年人能否成為公司股東問題的答復》(工商企字[2007]131號)規定:“《公司法》對未成年人能否成為公司股東沒有作出限制性規定。因此,未成年人可以成為公司股東,其股東權利可以由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
何政龍出生于2005年,目前也只是16歲,可以說是娃娃股東。何政龍的父親何俊峰是達科為的第三大股東及公司副董事長、副總經理,持有公司772.33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2.88%。
公司第一大股東吳映潔持有公司15.45%的股份,第二大股東鯤鵬聚賢持有公司15.1519%的股份,持股比例相近且均未超過30%,故公司無控股股東。
自股份公司成立以來,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吳慶軍先生和吳映潔女士,未曾發生變更。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之日,吳慶軍直接持股比為11.40%;同時,吳慶軍通過鯤鵬聚賢控制公司15.15%的股權,且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吳映潔直接持15.45%股份,吳映潔系吳慶軍之女。吳慶軍先生和吳映潔女士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控制公司42%的股份,二人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吳慶軍、吳映潔系父女關系,二人系一致行動人。
吳映潔身份證號碼為440301199502******。1995年2月出生,2013年至2017年,就讀于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所學專業為應用數學與經濟。2020年9月至今,就讀于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所學專業為經濟學。現在還在讀書。
吳映潔時年20歲,已經成年,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有律師表示,如果"娃娃股東"的股份是接受贈與或是繼承而來,只要依法辦妥相關手續其身份就是合法的。不過,公司法有明確規定,禁止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達科為最早是由吳慶軍、何俊峰分別出資30萬元、20萬元于1999年設立的有限公司。2016年,達科為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在這時,吳映潔、何政龍出現在了股東名列。
恐怕兩家創始人家族持有股權目前超過50%,上市后仍然能夠控制公司,目前還讓自己的子女擔任股東,想把公司傳給自己子女的信息明顯。這對公司以及其他股東是否有利,只得觀察。
【研發費用低于行業平均值】
招股書顯示,達科為是一家專注于生命科學研究服務及病理診斷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在生命科學研究服務領域,公司主要從事科研試劑及儀器的代理銷售,以及部分科研試劑的自主研發、生產及銷售;在病理診斷領域,公司主要從事病理診斷設備及試劑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發行前總股本為5,996.70萬股,本次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998.90萬股,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深圳市達科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物試劑生產中心建設項目;達科為(深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制造中心建設項目;深圳市達科為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服務網絡與信息化升級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共募集資金8億元。
招股書顯示,該公司2018-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613.01萬元、2425.41萬元、2172.25萬元和690.8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9%、5.57%、3.59%和3.9%。可以看出,2020年,無論研發費用金額還是研發費用率都有所下降。達科為解釋稱,2020年,研發費用有所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投入較大的手術機器人項目研發終止。
另外,報告期內,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3.18%、3.75%、4.46%及6.21%。在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逐漸升高的情況下,達科為研發費用率不升反降,從2020年開始低于同行水平。
并且也存在對單一供應商依賴現象。報告期內,公司向科研試劑供應商BioLegend的采購金額分別為9,428.30萬元、13,459.24萬元、16,810.89萬元和5,241.15萬元,占報告期各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4.10%、49.19%、44.90%和52.39%,公司存在單一供應商采購比例較高的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7,884.82萬元、9,703.40萬元、12,511.67萬元和15,088.17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3.93%、22.29%、20.67%和21.30%,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公司應收賬款規模增加。
2018-2020年以及2021年一季度,達科為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2956.23萬元、43540.07萬元、60537.23萬元和17707.65萬元,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為1127.04萬元、1382.96萬元、8133.45萬元及2329.1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