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上市房企”800億負債壓頂,大手筆拿地不惜高息發債
來源:小債看市
?
2021-11-12 18:06:48
近年來,力高集團豪擲千金大手筆拿地,土儲一路飛漲。但其存貨周轉能力卻在下滑,銷售規模未實現同步增長,同時高負債壓頂腳步沉重。
01高息發債
11月12日,由力高集團(01622.HK)發行的REDPRO1305/27/23報價51.975,下跌8.313%,收益率69.645%。
據公開資料,上述美元債是力高集團于2020年5月發行的優先票據,當前余額1.5億美元,票息高達13%。
今年以來,力高集團分別于4月和7月連發兩只高息美元債,合計募集資金8.85億美元,發行利率分別為8%和10.5%,背后反映出其較大的流動性壓力。
《小債看市》統計,目前力高集團存續5只美元債,存續規模11.16億美元,其中將有兩只合計5.05億美元債將于一年內到期。
今年6月,鑒于有抵押債務增加,標普將力高集團現有高級無抵押債券的長期發行評級從“B”下調為“B-”,同時確認其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為“B”。
02財務杠桿高企
據官網介紹,力高集團創建于1992年,是一家以地產開發為主,集康養、商業、科技、物業、文旅、教育等多元化產業于一體的大型綜合企業集團。
2014年,力高集團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綜合實力多年位列中國地產TOP100。
從股權結構看,力高集團的控股股東為環宇國際控股,持股比例為39.06%,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黃若虹。
今年前10個月,力高集團實現合約銷售約為368.14億元,建筑面積約420.60萬平方米。
據克而瑞數據,今年前9個月力高集團以200.8億操盤金額位居房企第84名;以223.9萬平方米操盤面積排第52位,屬于百強房企。
今年上半年,力高集團新獲取16幅土地,其累計土地儲備為2367萬平方米,主要位于一二線城市。
近年來,力高集團豪擲千金大手筆拿地,土儲一路飛漲。
2018年-2020年,力高集團土儲分別為1000萬平方米、1456萬平方米以及2340萬平方米,增速分別為104%、45.7%和60.7%。
而同期,力高集團銷售額分別為219.86億、274.12億以及409.75億元,增速均低于土儲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拿地耗費大量資金,2018和2020年力高集團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均為凈流出狀態,分別為-22.56億和-11.94億元。
在業績方面,今年上半年力高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1.3億元,同比增長約36.2%;實現歸母凈利潤約5.3億元,同比增長19.9%。
業績看似亮眼,但力高集團盈利能力下滑明顯。
2019年以來,力高集團毛利率和凈利率水平快速下滑,尤其是2020年其毛利率由34.34%下滑至22.59%,凈利率由18.04%下滑至11.59%。
截至今年二季末,力高集團總資產為944.74億元,總負債796.3億元,凈資產148.44億元,資產負債率84.29%。
近年來,力高集團的財務杠桿水平明顯上升,其資產負債率連續三年大于80%,債務風險值得注意。
在“三道紅線”方面,力高集團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78.1%,凈負債率48.7%,非受限現金短債比為1.44,踩中一條紅線歸為黃檔。
《小債看市》分析債務結構發現,力高集團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占總負債的80%。
截至今年二季末,力高集團流動負債為630.61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債務合計85.93億元。
較于短債壓力,力高集團流動性尚可,其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112.95億元,可以覆蓋短債,短期償債壓力可控。
另外,力高集團還有165.69億非流動負債,主要為長期借貸,其長期有息負債合計143.7億元。
整體來看,力高集團剛性債務有229.63億元,主要以長期有息負債為主,帶息債務比為28.8%。
從融資渠道看,力高集團主要依賴于借款和發債,還通過股權以及信托等方式融資,融資渠道并不算多元。
在資產質量方面,近年來力高集團存貨規模上升較快,且存貨轉換周期不斷拉長,說明其在土地市場加速擴張時,銷售業績卻未實現同步增長。
總得來看,力高集團盈利能力下滑較快,經營性現金流持續凈流出;有息負債高企,財務杠桿水平維持高位;“三道紅線”踩中一條,再融資遇阻。
03大手筆拿地
1992年,閩商兄弟黃若虹、黃若青在泉州創辦力高集團,四年后其在泉州第一個房地產項目“瑞士花園”落地。
此后,以福建為大本營,力高集團業務不斷擴充。
2012年,力高集團總部從香港搬遷至深圳,布局珠三角地區,兩年后于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上市后,力高集團規模增速較慢,2016年銷售才達到101.35億元,勉強邁入百億俱樂部。
2017年至2019年,力高集團銷售額分別為131.9億、219.86億和274億元,同比增速為30.2%、66.6%、24.7%,不及往期。
事實上,力高集團從未停止其對規模的訴求,其土儲由2017年末的489萬平方米增至2019年末的1460萬平方米。
不過,在土儲不斷增加的同時,力高集團的存貨周轉能力卻在下滑,銷售規模卻未實現同步增長。
2018年,力高集團進行品牌升級,在房地產主業之外,加快了多元業務拓展步伐。
力高集團以社區為入口,重點開拓社區商業、健康醫養、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物業6個產業板塊。
如今,力高集團負債總額一路攀升,財務杠桿高企,其不得不通過高息發債“借新還舊”來解決資金饑渴問題。
01高息發債
11月12日,由力高集團(01622.HK)發行的REDPRO1305/27/23報價51.975,下跌8.313%,收益率69.645%。
據公開資料,上述美元債是力高集團于2020年5月發行的優先票據,當前余額1.5億美元,票息高達13%。
今年以來,力高集團分別于4月和7月連發兩只高息美元債,合計募集資金8.85億美元,發行利率分別為8%和10.5%,背后反映出其較大的流動性壓力。
《小債看市》統計,目前力高集團存續5只美元債,存續規模11.16億美元,其中將有兩只合計5.05億美元債將于一年內到期。
今年6月,鑒于有抵押債務增加,標普將力高集團現有高級無抵押債券的長期發行評級從“B”下調為“B-”,同時確認其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為“B”。
02財務杠桿高企
據官網介紹,力高集團創建于1992年,是一家以地產開發為主,集康養、商業、科技、物業、文旅、教育等多元化產業于一體的大型綜合企業集團。
2014年,力高集團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綜合實力多年位列中國地產TOP100。
從股權結構看,力高集團的控股股東為環宇國際控股,持股比例為39.06%,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黃若虹。
今年前10個月,力高集團實現合約銷售約為368.14億元,建筑面積約420.60萬平方米。
據克而瑞數據,今年前9個月力高集團以200.8億操盤金額位居房企第84名;以223.9萬平方米操盤面積排第52位,屬于百強房企。
今年上半年,力高集團新獲取16幅土地,其累計土地儲備為2367萬平方米,主要位于一二線城市。
近年來,力高集團豪擲千金大手筆拿地,土儲一路飛漲。
2018年-2020年,力高集團土儲分別為1000萬平方米、1456萬平方米以及2340萬平方米,增速分別為104%、45.7%和60.7%。
而同期,力高集團銷售額分別為219.86億、274.12億以及409.75億元,增速均低于土儲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拿地耗費大量資金,2018和2020年力高集團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均為凈流出狀態,分別為-22.56億和-11.94億元。
在業績方面,今年上半年力高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1.3億元,同比增長約36.2%;實現歸母凈利潤約5.3億元,同比增長19.9%。
業績看似亮眼,但力高集團盈利能力下滑明顯。
2019年以來,力高集團毛利率和凈利率水平快速下滑,尤其是2020年其毛利率由34.34%下滑至22.59%,凈利率由18.04%下滑至11.59%。
截至今年二季末,力高集團總資產為944.74億元,總負債796.3億元,凈資產148.44億元,資產負債率84.29%。
近年來,力高集團的財務杠桿水平明顯上升,其資產負債率連續三年大于80%,債務風險值得注意。
在“三道紅線”方面,力高集團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78.1%,凈負債率48.7%,非受限現金短債比為1.44,踩中一條紅線歸為黃檔。
《小債看市》分析債務結構發現,力高集團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占總負債的80%。
截至今年二季末,力高集團流動負債為630.61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債務合計85.93億元。
較于短債壓力,力高集團流動性尚可,其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112.95億元,可以覆蓋短債,短期償債壓力可控。
另外,力高集團還有165.69億非流動負債,主要為長期借貸,其長期有息負債合計143.7億元。
整體來看,力高集團剛性債務有229.63億元,主要以長期有息負債為主,帶息債務比為28.8%。
從融資渠道看,力高集團主要依賴于借款和發債,還通過股權以及信托等方式融資,融資渠道并不算多元。
在資產質量方面,近年來力高集團存貨規模上升較快,且存貨轉換周期不斷拉長,說明其在土地市場加速擴張時,銷售業績卻未實現同步增長。
總得來看,力高集團盈利能力下滑較快,經營性現金流持續凈流出;有息負債高企,財務杠桿水平維持高位;“三道紅線”踩中一條,再融資遇阻。
03大手筆拿地
1992年,閩商兄弟黃若虹、黃若青在泉州創辦力高集團,四年后其在泉州第一個房地產項目“瑞士花園”落地。
此后,以福建為大本營,力高集團業務不斷擴充。
2012年,力高集團總部從香港搬遷至深圳,布局珠三角地區,兩年后于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上市后,力高集團規模增速較慢,2016年銷售才達到101.35億元,勉強邁入百億俱樂部。
2017年至2019年,力高集團銷售額分別為131.9億、219.86億和274億元,同比增速為30.2%、66.6%、24.7%,不及往期。
事實上,力高集團從未停止其對規模的訴求,其土儲由2017年末的489萬平方米增至2019年末的1460萬平方米。
不過,在土儲不斷增加的同時,力高集團的存貨周轉能力卻在下滑,銷售規模卻未實現同步增長。
2018年,力高集團進行品牌升級,在房地產主業之外,加快了多元業務拓展步伐。
力高集團以社區為入口,重點開拓社區商業、健康醫養、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物業6個產業板塊。
如今,力高集團負債總額一路攀升,財務杠桿高企,其不得不通過高息發債“借新還舊”來解決資金饑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