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下海陪夫創業,這家“夫妻店”IPO前夕大額分紅,能成“兒童桌椅第一股”嗎?
來源:IPO日報
?
2021-10-11 10:33:53
近日,兒童學習桌椅制造商浙江護童人體工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護童科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創業板IPO上市。
本次IPO,公司擬募資5.7億元,分別投向年產35萬套綠色智能家具生產線、研發體驗中心及綜合辦公大樓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需要指出的是,在A股市場上,目前還沒有兒童桌椅制造類上市公司。如果公司成功上市,或將成為“兒童桌椅第一股”。
“夫妻店”
據了解,公司前身護童有限成立于2015年,主營業務為易升降、多功能兒童學習桌椅等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學習桌、學習椅、護眼臺燈及護脊書包等。
IPO日報發現,公司實際上是一家“夫妻店”。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楊潤強直接持有公司17118615股股份,占公司股本總額的4.76%;白艷珍直接持有公司17118615股股份,占公司股本總額的4.76%;同時,楊潤強、白艷珍夫妻二人合計持有成人達己及安吉書童、安吉合智執行事務合伙人安吉童享100%的股權,間接合計控制公司84.18%的股份。
總體來看,楊潤強、白艷珍夫婦直接、間接合計控制公司93.69%的股份和相應表決權。
而白艷珍在創業之前,曾是一名老師。
招股說明書顯示,白艷珍于1976年8月出生,擁有本科學歷,2001年至2005年任杭州求是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2008年11月,楊潤強與白艷珍出資設立杭州護童,開始從事兒童可升降學習桌椅研發及銷售業務。2008年至今,楊潤強任杭州護童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白艷珍任杭州護童監事。
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實控人楊潤強夫婦將其100%持股的杭州護童轉讓給了護童有限,目的是“形成研發、生產及銷售完整的功能性學習桌椅產業鏈體系”。本次交易價格為1960.32萬元。
合并完成后,護童有限作為生產制造主體,在生產產品后將產品銷售給杭州護童;杭州護童作為銷售平臺,則負責將產品銷售給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及各銷售子公司,由經銷商和銷售子公司向客戶進行零售。
IPO日報發現,2018年,杭州護童的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43454.16萬元、77.27萬元,占護童有限的比重分別為100.28%、1.29%,差距較大;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杭州護童的凈利潤分別為552.74萬元、489.85萬元。
那么,上述交易價格是否合理?
毛利率持續下滑
招股書顯示,護童科技采用“護童”、“享學”雙品牌發展策略。“護童”品牌產品主要面向兒童身高快速成長期的學習場景,發展至今已十余年,而“享學”品牌產品則覆蓋了兒童、少年、成人全年齡段,且面向學習、辦公及家用等多種場景,處于發展初期。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以“護童”品牌為主,占比超過98%。
護童科技主攻中高端兒童學習桌椅市場。根據艾瑞咨詢測算,2019年零售價在3000元/套以上的兒童學習桌椅前5大企業市場占有率達97.6%,其中護童科技市場占有率為53.3%。
財務數據方面,2018-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護童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33億元、5.51億元、5.47億元、2.4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約為6005.38萬元、8727.51萬元、6601.16萬元、2598.17萬元。
可以看出,2020年,公司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下滑,其中凈利潤同比下滑24.36%。
IPO日報發現,這主要是因為公司毛利率持續下滑。報告期內,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9.24%、47.93%、44.93%、43.09%。公司指出,這主要是受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銷售產品結構變化、銷售渠道重心變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從產品分類來看,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學習桌、學習椅、護眼臺燈及護脊書包等。其中,學習桌、學習椅為核心產品,上述兩類主要產品收入合計占比在報告期內均超過86%。
此外,護童科技主要以經銷模式實現銷售。報告期內,公司經銷收入分別為3.03億元、3.92億元、3.98億元及1.75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27%、73.53%、75.98%及75.16%。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正在合作的簽約經銷商數量為333家,經銷商覆蓋的終端門店數量達到1389個。
IPO前夕大手筆分紅
IPO日報注意到,公司全稱為浙江護童人體工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既包括“護童”品牌名稱,又包含了“人體工學”、“科技”等字樣,公司強調技術含量的欲望強烈。
那么,公司的產品表現、研發水平如何?
招股書顯示,公司洞察到兒童身高不斷增長與傳統學習桌椅高度固定之間的矛盾,以“護童”品牌推出“易升降、多功能”兒童學習桌椅。
因此,公司當前多數桌椅產品的高度均可調節,并附有其他功能。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專利237項,包括2項發明專利,81項實用新型專利,154項外觀設計專利。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共有研發人員73人,占公司總人數的比重為8.76%。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有41人。
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214.63萬元、1777.66萬元、2092.58萬元、995.33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80%、3.23%、3.82%、4.05%。
雖然公司的研發費用率有所增長,但IPO日報發現,這主要是因為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公司將部分股份支付計入了研發費用。
此外,護童科技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遠低于同期銷售費用。報告期內,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13億元、1.24億元、1.22億元、0.59億元。
本次IPO,公司擬募資5.7億元,分別投向年產35萬套綠色智能家具生產線、研發體驗中心及綜合辦公大樓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公司擬將5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但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上半年,公司現金分紅了4140萬元,分紅金額與“補血”金額十分接近。
那么,公司為何一邊募資“補血”,一邊又在IPO前夕大手筆分紅?
本次IPO,公司擬募資5.7億元,分別投向年產35萬套綠色智能家具生產線、研發體驗中心及綜合辦公大樓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需要指出的是,在A股市場上,目前還沒有兒童桌椅制造類上市公司。如果公司成功上市,或將成為“兒童桌椅第一股”。
“夫妻店”
據了解,公司前身護童有限成立于2015年,主營業務為易升降、多功能兒童學習桌椅等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學習桌、學習椅、護眼臺燈及護脊書包等。
IPO日報發現,公司實際上是一家“夫妻店”。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楊潤強直接持有公司17118615股股份,占公司股本總額的4.76%;白艷珍直接持有公司17118615股股份,占公司股本總額的4.76%;同時,楊潤強、白艷珍夫妻二人合計持有成人達己及安吉書童、安吉合智執行事務合伙人安吉童享100%的股權,間接合計控制公司84.18%的股份。
總體來看,楊潤強、白艷珍夫婦直接、間接合計控制公司93.69%的股份和相應表決權。
而白艷珍在創業之前,曾是一名老師。
招股說明書顯示,白艷珍于1976年8月出生,擁有本科學歷,2001年至2005年任杭州求是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2008年11月,楊潤強與白艷珍出資設立杭州護童,開始從事兒童可升降學習桌椅研發及銷售業務。2008年至今,楊潤強任杭州護童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白艷珍任杭州護童監事。
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實控人楊潤強夫婦將其100%持股的杭州護童轉讓給了護童有限,目的是“形成研發、生產及銷售完整的功能性學習桌椅產業鏈體系”。本次交易價格為1960.32萬元。
合并完成后,護童有限作為生產制造主體,在生產產品后將產品銷售給杭州護童;杭州護童作為銷售平臺,則負責將產品銷售給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及各銷售子公司,由經銷商和銷售子公司向客戶進行零售。
IPO日報發現,2018年,杭州護童的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43454.16萬元、77.27萬元,占護童有限的比重分別為100.28%、1.29%,差距較大;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杭州護童的凈利潤分別為552.74萬元、489.85萬元。
那么,上述交易價格是否合理?
毛利率持續下滑
招股書顯示,護童科技采用“護童”、“享學”雙品牌發展策略。“護童”品牌產品主要面向兒童身高快速成長期的學習場景,發展至今已十余年,而“享學”品牌產品則覆蓋了兒童、少年、成人全年齡段,且面向學習、辦公及家用等多種場景,處于發展初期。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以“護童”品牌為主,占比超過98%。
護童科技主攻中高端兒童學習桌椅市場。根據艾瑞咨詢測算,2019年零售價在3000元/套以上的兒童學習桌椅前5大企業市場占有率達97.6%,其中護童科技市場占有率為53.3%。
財務數據方面,2018-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護童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33億元、5.51億元、5.47億元、2.4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約為6005.38萬元、8727.51萬元、6601.16萬元、2598.17萬元。
可以看出,2020年,公司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下滑,其中凈利潤同比下滑24.36%。
IPO日報發現,這主要是因為公司毛利率持續下滑。報告期內,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9.24%、47.93%、44.93%、43.09%。公司指出,這主要是受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銷售產品結構變化、銷售渠道重心變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從產品分類來看,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學習桌、學習椅、護眼臺燈及護脊書包等。其中,學習桌、學習椅為核心產品,上述兩類主要產品收入合計占比在報告期內均超過86%。
此外,護童科技主要以經銷模式實現銷售。報告期內,公司經銷收入分別為3.03億元、3.92億元、3.98億元及1.75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27%、73.53%、75.98%及75.16%。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正在合作的簽約經銷商數量為333家,經銷商覆蓋的終端門店數量達到1389個。
IPO前夕大手筆分紅
IPO日報注意到,公司全稱為浙江護童人體工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既包括“護童”品牌名稱,又包含了“人體工學”、“科技”等字樣,公司強調技術含量的欲望強烈。
那么,公司的產品表現、研發水平如何?
招股書顯示,公司洞察到兒童身高不斷增長與傳統學習桌椅高度固定之間的矛盾,以“護童”品牌推出“易升降、多功能”兒童學習桌椅。
因此,公司當前多數桌椅產品的高度均可調節,并附有其他功能。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專利237項,包括2項發明專利,81項實用新型專利,154項外觀設計專利。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共有研發人員73人,占公司總人數的比重為8.76%。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有41人。
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214.63萬元、1777.66萬元、2092.58萬元、995.33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80%、3.23%、3.82%、4.05%。
雖然公司的研發費用率有所增長,但IPO日報發現,這主要是因為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公司將部分股份支付計入了研發費用。
此外,護童科技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遠低于同期銷售費用。報告期內,公司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13億元、1.24億元、1.22億元、0.59億元。
本次IPO,公司擬募資5.7億元,分別投向年產35萬套綠色智能家具生產線、研發體驗中心及綜合辦公大樓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公司擬將5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但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上半年,公司現金分紅了4140萬元,分紅金額與“補血”金額十分接近。
那么,公司為何一邊募資“補血”,一邊又在IPO前夕大手筆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