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上海,震蕩中赴港IPO!瑞安新天地遲到了嗎?
來源:閨蜜財經
?
2021-09-16 19:17:19
這兩天,某大的理財產品暴雷事件沸沸揚揚,幾年過去,房企的生存情況從山頂迅速墜入谷底。
另一邊,又有一家房企“靜悄悄”地分拆物業,提交招股書,準備赴港上市。
9月13日,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發公告宣布,擬分拆公司商業投資物業、物業管理及資產管理業務并獨立上市,分拆后的實體將以瑞安新天地的名義獨立運營。瑞安新天地已提交了在我國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申請。
01
說起瑞安房地產,這是一家有故事的房企。
2004年成立,為瑞安集團的地產旗艦公司,總部坐標上海,2006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主要從事開發、銷售、租賃、管理及長期持有優質商業及住宅多用途物業。
瑞安房地產的主席羅康瑞先生,也是瑞安集團主席、瑞安建業有限公司主席。1948年4月生于香港,祖籍廣東普寧市。
羅主席家世顯赫,父親是香港鷹君集團創辦人羅鷹石。
羅主席1969年畢業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1969年返港后,先在其家族鷹君集團公司工作,后創辦香港瑞安建筑公司,最初發展建筑業,后擴展至地產、建筑材料等業務。
瑞安房地產的另一個故事就涉足當年轟動一時的上海社保基金案,年紀稍長的蜜友應該有印象。
那是2006年的夏天,被曝出上百億社保基金被違規挪用,其中最為知名的,并已承認的就是瑞安集團通過委托貸款的形式,獲得8.75億人民幣元社保資金。
此后,瑞安屢被關注的,大概就是新天地的上市歷程了。
02
瑞安新天地上市的故事更為坎坷。
時間要從2012年開始,彼時,瑞安房地產曾公開披露中國新天地單獨上市的計劃,并將旗下的商辦物業資產打包塞入了中國新天地體系。
2013年,瑞安房地產對外宣布公司開始與中國新天地分開營運,分為兩家獨立的公司,并在當時提出未來將實現中國新天地獨立上市的設想。
然而,因為降負債等原因,這一計劃被擱置了。
2014年開始,瑞安忙著“降負債”,開啟一系列的賣資產動作:出售位于虹橋天地的酒店,出售上海太平橋企業天地物業。
2015年,瑞安官宣給上市按下暫停鍵,表示,“現階段安排中國新天地上市并非充分反映其資產價值的最佳方式,決定短期內不會進行中國新天地的上市計劃”。
直到這兩年,物企上市浪潮啟動,市場還沒有忘記瑞安當初的“野心”。
對此,瑞安房地產2021年中期業績會上,羅康瑞主席的一席話意味深長:“十年前,我們就研究過新天地獨立上市的問題,但當時市場條件和物業并未完全成熟。我們還在做這方面的研究,目前能說的就只有這些。”
是的,相比10年前,如今的市場條件的確更成熟了。
但在蜜妹看來,物企上市的最佳年份是2019年前后,現在資本市場對房地產相關行業的認可度已經大大降低,瑞安新天地這時候才啟動IPO,會不會晚了呢?
當然,資本市場的態度不僅取決于風向,還有公司本身的價值。接下來我們看看瑞安新天地的一些主要數據。
03
招股書顯示,瑞安房地產物業總建筑面積為200.52萬平米,其中52.7%位于上海。物業總建筑面積(不包含停車場及其他空間)的64.4%和35.6%分別為零售和辦公物業。
其物業組合大部分為瑞安房地產于上海、武漢、佛山及重慶的“天地”系列城市更新小區的主要商業空間。
收益方面,2018-2020年,瑞安房地產的收益分別為23.93億元、25.80億元、23.58億元。2020年降幅比較明顯,主要是因為黑天鵝的影響。
2021上半年,收益情況有所好轉,從去年同期的11.12億元增加到13.77億元,增幅為23.83%。
凈利潤2021上半年也有所恢復,從去年同期的虧損8.85億元,到盈利4.74億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瑞安新天地的凈利潤同比是下降的,為5.84億元,2018年這一數字為6.81億元。降幅14.24%。
如果順利上市,瑞安新天地能否實現穩定地利潤增長?這個還存在不確定性。
現金流方面,瑞安新天地的融資活動現金凈額常年為負;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也常年為負,2021上半年繼續為負值;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今年上半年有較大提高,從去年的-900萬元,增至481萬元。
總的來看,瑞安新天地2018-2020年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呈逐年降低的狀態,分別為37.27億元、34.07億元、29.57億元。2021上半年,這一數據為31.19億元。
主要財務比率來看,不得不感嘆,物企的資產負債率真的低。瑞安新天地的凈資產負債比率長期在20%左右。
凈利潤率2019年略有下降,從前一年的28.8%降到22.6%,但2021上半年上升明顯,為34.4%。
值得注意的風險,蜜妹簡單提煉了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區域色彩較重,尤其倚重上海、武漢及佛山的房地產市場表現、零售消費表現及企業營商氣氛。尤其是上海,截至2021上半年,瑞安新天地13項商業物業中的7項(或分別占投資物業組合的總建筑面積及總資產價值52.7%及71.9%)位處上海。
母公司依賴:從瑞安房地產產生部分收益,且現時倚靠瑞安房地產提供若干支持和服務。
最后一個不確定性就是黑天鵝,雖然如今的情況在逐步好轉,但要完全恢復秩序尚需時日,在房地產行業逐漸進入冰封期的當下,物企這個賽道也變得越來越擁擠。瑞安新天地能否殺出一條陽光大道,有待時間檢驗。
另一邊,又有一家房企“靜悄悄”地分拆物業,提交招股書,準備赴港上市。
9月13日,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發公告宣布,擬分拆公司商業投資物業、物業管理及資產管理業務并獨立上市,分拆后的實體將以瑞安新天地的名義獨立運營。瑞安新天地已提交了在我國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申請。
01
說起瑞安房地產,這是一家有故事的房企。
2004年成立,為瑞安集團的地產旗艦公司,總部坐標上海,2006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主要從事開發、銷售、租賃、管理及長期持有優質商業及住宅多用途物業。
瑞安房地產的主席羅康瑞先生,也是瑞安集團主席、瑞安建業有限公司主席。1948年4月生于香港,祖籍廣東普寧市。
羅主席家世顯赫,父親是香港鷹君集團創辦人羅鷹石。
羅主席1969年畢業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1969年返港后,先在其家族鷹君集團公司工作,后創辦香港瑞安建筑公司,最初發展建筑業,后擴展至地產、建筑材料等業務。
瑞安房地產的另一個故事就涉足當年轟動一時的上海社保基金案,年紀稍長的蜜友應該有印象。
那是2006年的夏天,被曝出上百億社保基金被違規挪用,其中最為知名的,并已承認的就是瑞安集團通過委托貸款的形式,獲得8.75億人民幣元社保資金。
此后,瑞安屢被關注的,大概就是新天地的上市歷程了。
02
瑞安新天地上市的故事更為坎坷。
時間要從2012年開始,彼時,瑞安房地產曾公開披露中國新天地單獨上市的計劃,并將旗下的商辦物業資產打包塞入了中國新天地體系。
2013年,瑞安房地產對外宣布公司開始與中國新天地分開營運,分為兩家獨立的公司,并在當時提出未來將實現中國新天地獨立上市的設想。
然而,因為降負債等原因,這一計劃被擱置了。
2014年開始,瑞安忙著“降負債”,開啟一系列的賣資產動作:出售位于虹橋天地的酒店,出售上海太平橋企業天地物業。
2015年,瑞安官宣給上市按下暫停鍵,表示,“現階段安排中國新天地上市并非充分反映其資產價值的最佳方式,決定短期內不會進行中國新天地的上市計劃”。
直到這兩年,物企上市浪潮啟動,市場還沒有忘記瑞安當初的“野心”。
對此,瑞安房地產2021年中期業績會上,羅康瑞主席的一席話意味深長:“十年前,我們就研究過新天地獨立上市的問題,但當時市場條件和物業并未完全成熟。我們還在做這方面的研究,目前能說的就只有這些。”
是的,相比10年前,如今的市場條件的確更成熟了。
但在蜜妹看來,物企上市的最佳年份是2019年前后,現在資本市場對房地產相關行業的認可度已經大大降低,瑞安新天地這時候才啟動IPO,會不會晚了呢?
當然,資本市場的態度不僅取決于風向,還有公司本身的價值。接下來我們看看瑞安新天地的一些主要數據。
03
招股書顯示,瑞安房地產物業總建筑面積為200.52萬平米,其中52.7%位于上海。物業總建筑面積(不包含停車場及其他空間)的64.4%和35.6%分別為零售和辦公物業。
其物業組合大部分為瑞安房地產于上海、武漢、佛山及重慶的“天地”系列城市更新小區的主要商業空間。
收益方面,2018-2020年,瑞安房地產的收益分別為23.93億元、25.80億元、23.58億元。2020年降幅比較明顯,主要是因為黑天鵝的影響。
2021上半年,收益情況有所好轉,從去年同期的11.12億元增加到13.77億元,增幅為23.83%。
凈利潤2021上半年也有所恢復,從去年同期的虧損8.85億元,到盈利4.74億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瑞安新天地的凈利潤同比是下降的,為5.84億元,2018年這一數字為6.81億元。降幅14.24%。
如果順利上市,瑞安新天地能否實現穩定地利潤增長?這個還存在不確定性。
現金流方面,瑞安新天地的融資活動現金凈額常年為負;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也常年為負,2021上半年繼續為負值;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今年上半年有較大提高,從去年的-900萬元,增至481萬元。
總的來看,瑞安新天地2018-2020年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呈逐年降低的狀態,分別為37.27億元、34.07億元、29.57億元。2021上半年,這一數據為31.19億元。
主要財務比率來看,不得不感嘆,物企的資產負債率真的低。瑞安新天地的凈資產負債比率長期在20%左右。
凈利潤率2019年略有下降,從前一年的28.8%降到22.6%,但2021上半年上升明顯,為34.4%。
值得注意的風險,蜜妹簡單提煉了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區域色彩較重,尤其倚重上海、武漢及佛山的房地產市場表現、零售消費表現及企業營商氣氛。尤其是上海,截至2021上半年,瑞安新天地13項商業物業中的7項(或分別占投資物業組合的總建筑面積及總資產價值52.7%及71.9%)位處上海。
母公司依賴:從瑞安房地產產生部分收益,且現時倚靠瑞安房地產提供若干支持和服務。
最后一個不確定性就是黑天鵝,雖然如今的情況在逐步好轉,但要完全恢復秩序尚需時日,在房地產行業逐漸進入冰封期的當下,物企這個賽道也變得越來越擁擠。瑞安新天地能否殺出一條陽光大道,有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