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黔西南州工業增加值167.77億元 全州工業占GDP比重達24.24%
黔西南州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煤炭、水力等資源優勢,提出“大電強網+大產業”發展戰略,將煤、電、網、產業打造成為相互關聯的產業共同體,促進融合發展。截至目前,全州已形成“大電強網”+新材料、+鋁產業、+現代化工、+新能源、+鋼鐵、+新型建材、+大數據等產業發展格局,經濟比重逐年提升,產業結構升級加快。今年1至6月,全州工業增加值167.77億元,全州工業占GDP比重達24.24%。
推動煤炭產能向發電產能轉換。按照“產用一體、以煤養煤”思路,加強煤礦、貿易、電廠、電網的生產經營管理和調度,實現煤炭產能向發電產能充分轉換,形成“以煤發電、以電強網、以網促產、以產帶電、以電促煤”循環產業鏈體系。截至目前,全州有30萬噸以上主體煤礦87對,實現805萬噸煤炭向發電產能充分轉換。其中,晴隆三寶煤礦生產原煤60萬噸,年效益1.2億元以上,自從2016年向電廠供煤、實現煤炭產能向發電產能轉換后,煤礦年產量90萬噸以上,年效益突破1.5億元。
依托風、光、水、煤等資源優勢,統籌推進風電、光伏發電、水電、火電、地熱發電、天然氣發電、生物質發電等電源點建設。2015年以來,黔西南州先后建成興仁馬馬崖、晴隆光照等6個大型水電站,實施了普安橫沖梁子、晴隆蘇家屯、冊亨丫他等風電、光伏新能源項目65個。目前,建成光伏項目、風電項目、垃圾發電項目93個,年發電能力達500億度。同時,金州電力集團大力推進清潔能源并網,在網水電裝機30萬千瓦、光伏電站總裝機49萬千瓦、風電總裝機9.5萬千瓦,清潔無碳能源年發電可達9億千瓦時。通過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項目的實施,提升供電轄區電能質量、供電可靠性及新能源消納能力。截至目前,全州電力裝機容量達1500.3萬千瓦,比2015年增長75.86%,其中水電裝機675.9萬千瓦、火電裝機471.4萬千瓦、新能源裝機355.32萬千瓦。
根據全州工業園區布局情況,先后建成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變電站48座,220千伏地方電網已覆蓋興義、興仁、安龍、貞豐、普安、晴隆、義龍二市四縣一區所有工業園區,各等級輸電線路409條6547公里,全面實現電網環網供電,供電用戶32.7萬戶,供電容量769萬千伏安。目前,黔西南州已形成鄭屯-巴鈴-普坪-龍廣-鄭屯220千伏雙環網,并通過220千伏雙回線路延伸至220千伏萬峰湖變及220千伏晴隆變,電網運行安全穩定性強。
為更好地滿足企業用電需求,今年6月10日,貴州電網與興義地方電網通過貴州興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變電站實現220千伏互聯互通,聯合向發展高耗能產業的興仁登高企業供電,有效整合貴州電網和地方電網電源點,進一步提升電網穩定運行水平,為黔西南州提供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實現發電邊際效益最大化。兩網融合前,黔西南州電網購南方電網電價0.4613元/度。兩網融合后,該州電網安全穩定性得到全面提升,企業用電質量和可靠性得到保證,同時還獲得省發改委批復,該州電網購南方電網電價為0.4179元/度(含稅、含線損),較之前降低了0.0434元/度,減少電網購電成本。
依托“大電強網”的優勢,黔西南州建成興仁市煤電鋁一體化產業基地和義龍新區煤電鋁一體化資源深加工基地。目前,興仁工業園區通過低電價優勢,成功引進鋁產業驊駿、龍凱、錦興等重點制造企業入駐,帶動了地方經濟快速發展。2020年,貴州興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累計生產鋁液約24.8萬噸,預計今年下半年實現50萬噸/年鋁液項目達產運行,公司年產值可達70億元,創造稅收3億元以上,消耗工業用電約70億度,拉動原煤消耗400萬噸以上,帶動就業1000人以上。
“大電強網”的建成,助推了義龍新區鋼鐵和新材料產業,興仁工業園區及鄭魯萬工業園區電解鋁產業,興義、興仁、安龍等工業園區鐵合金產業,貞豐、興仁、安龍、普安和冊亨黃金等產業蓬勃發展。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各工業園區集群效應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