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廳印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廣西青少年健康發展
7月22日上午,自治區體育局和自治區教育廳在南寧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自治區體育局 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印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廣西青少年健康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下稱“《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記者了解到,廣西將實施“十百千萬”工程、“3126”計劃等體教融合措施,到2025年,廣西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達55%以上。
《實施意見》提出,“將體育考試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科學確定并逐步提高分值,考生體育成績計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總成績后一并轉換為總成績等級。積極推進高校在招生測試中增設體育項目與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形成激勵學生加強體育鍛煉的有效機制,全面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制度。”這是廣西體教融合改革的重中之重,其目的是推進學校體育評價改革,逐步加大把體育考試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的改革力度。
自治區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此,學校在體教融合方面將推出一系列措施,按照不低于國家規定的課時開齊開足開好中小學體育課,鼓勵中小學每天安排1節體育課,確保不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等課余訓練、競賽活動,并融入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體系。今后學校不僅有體育教師,還會有教練員。優秀退役運動員可進入學校擔任體育教練員、體育教師,從而培養更多的體育學生,提升青少年體育水平。
據自治區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和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廣西將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即在全區建成14所市級示范性體校、100所以上縣級標準體校(含業余體校)、1000個以上學校體育優質訓練點,2000所以上體育傳統特色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達1000所以上;全區新增10000名教練員,青少年體育訓練注冊人數達到3萬人以上,參加訓練人數達到10萬人以上。
同時,還將實施“3126”計劃,每個縣要布局3個以上運動項目,每個運動項目至少在1所高中、2所初中、6所小學中進行重點布局。2025年底前設區市及縣(市、區)按中小學校(不包括教學點)總數30%的比例完成創建體育傳統特色學校。
根椐《實施意見》制定的目標,至2025年,廣西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達55%以上;到2035年,廣西基本形成多樣化、現代化、高質量的學校體育和體校教育體系。(記者 鐘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