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78個項目現場簽約總金額超過800億元
廈門8月31日舉辦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78個項目現場簽約,簽約總金額超過800億元(人民幣,下同),涉及電子制造業(含半導體與集成電路、計算機和通信設備、平板顯示)、軟件信息服務(含新基建等)多個領域。
會上,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指出,廈門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形成一批具有行業領導力的龍頭企業和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把廈門建設成為極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強市。
當前,中國正處于新舊動能轉化、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李穎在會上指出,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是提升關鍵能力,保障安全發展,培育價值鏈優勢,促進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要求。
目前,廈門具備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獨特優勢,具備扎實的產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生態,是國家光電產業集群唯一試點城市。
據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介紹,廈門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現近5000億元,成為廈門第一大支柱產業,基本形成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為特色的產業體系。其中,平板顯示規模全國前六,觸控屏模組研發生產基地全球最大,計算機整機、服務器、電子元器件擁有全球影響力,宏發繼電器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法拉薄膜電容器市場占有率全球前三,神州鯤泰、浪潮等一批重大項目陸續落地。
胡昌升表示,面對數字經濟、新基建帶來的發展機遇期,廈門將加快技術創新鏈、產業配套鏈、要素供應鏈、產品價值鏈“四鏈”融合,積極打造“芯—屏—端—軟—智—網”為一體的產業生態圈,重點推動新型顯示、智能終端、集成電路、軟件信息等四大領域再上新臺階。
“我們要在創新驅動、延鏈補鏈、融合增值上再加力,著力打造國際一流顯示產業示范區;大力發展計算機與服務器產業、新型移動終端設備、5G通訊關鍵組建,著力打造國內領先智能終端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設備與材料等,著力打造東南沿海集成電路產業核心區;提升特色優勢、推進跨界融合、拓展新興領域,著力打造海峽兩岸軟件信息產業高地。”胡昌升說。(黃詠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