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固執 “迷戀”老將的李鐵迷失自我
距離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12強賽第五輪中國隊與阿曼隊的比賽,僅剩半個月時間,目前中國隊主場審批工作懸而未決,大概率將再次西征前往阿聯酋沙迦作賽。
前四場12強賽,中國隊在邊鋒、中衛、右閘和后腰位置均暴露出不少問題,是否會增補新國腳入隊尚無定論,但主帥李鐵在用人上備受質疑,一方面對歸化球員的使用過于保守,另一方面則固執“迷信”老將,成為一大敗筆。
用人不當成為眾矢之的
前面四場12強賽,從主帥李鐵對于23人比賽名單的調整來看,前鋒巴頓和飽受傷病困擾的李磊從未進入23人名單,而劉殿座、王大雷、董春雨、徐新、郭田雨、王秋明和王上源雖然曾進入比賽名單,但出場時間均為零。在李鐵的心目中,這9名球員被認定為國家隊的邊緣國腳。
除了如何使用歸化球員引發熱議外,李鐵對于老將的盲目信任也遭到外界詬病。在頂替里皮出任國家隊主帥后,李鐵在12強賽的關鍵階段,給予中生代和年輕球員的機會越來越少。在他看來,大賽經驗豐富的老將更有安全感,但恰恰是幾名老面孔在四輪戰罷成為眾矢之的。
首戰澳大利亞隊,于大寶與蔣光太搭檔中衛,上半時3分鐘內的兩粒丟球,轉身較慢的于大寶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第三戰面對越南隊,在王剛受傷離場后,李鐵再次換上這顆“定時炸彈”,對手的扳平進球還是打于大寶的身后,李鐵在同一個坑里栽倒了兩次。
在中場的搭建上,李鐵對于吳曦和張稀哲的使用也飽受爭議。吳曦擅長在中場穿針引線,最適合的位置是前腰,把他放在后腰位置上,防守硬度和覆蓋面都有所欠缺,讓他在防守端疲于奔命完全抹殺了其進攻屬性。
在中場人選上,中國隊其實不乏進攻組織好手,但李鐵對張稀哲過于信任。張稀哲前四場比賽兩次首發一次替補出場,但在進攻端貢獻不多,與沙特隊下半時比分落后時,面對反擊機會甚至出現回傳的消極現象。李鐵依靠老將出成績的愿望非但沒有實現,反倒遭到“口誅筆伐”。
年輕球員難入李鐵法眼
12強賽首戰澳大利亞隊,中國隊的首發陣容平均年齡30.9歲,創造了12強賽所有參賽隊年齡最大的紀錄,除技戰術選擇冒進失策外,主力陣容老化的軟肋也暴露無遺。2019年中國隊征戰亞洲杯時,就曾以28.7歲的平均年齡高居24支參賽隊之首。如今,中國隊的新老交替完全處于停滯狀態。
事實上,在兩年前中國隊曾醞釀大范圍的更新迭代,尤其是里皮“二進宮”后,中生代的韋世豪、徐新、謝鵬飛、高準翼、姚均晟、王子銘曾多次參加國家隊集訓,而國奧適齡段的張玉寧、楊立瑜和朱辰杰也是國家隊???。然而,如今的國家隊,更多的中生代和年輕球員成為“陪練”,甚至是高準翼和韋世豪也不在常規體系內。
對于12強賽,李鐵仰仗大賽經驗豐富的老將本無可厚非,但當場面陷入被動或僵局時,年輕球員或可發揮出奇制勝的奇兵作用。
韋世豪被認為是在進攻端最有靈性的球員,向前意識和過人能力在本土國腳中都算是出類拔萃的,首戰澳大利亞隊也曾有過精彩過人,但面對日本隊和沙特隊則直接被排除在名單之外,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中鋒郭田雨原本有望成為中國隊的“奇兵”,身高1.92米的他在本賽季中超代表山東泰山14次出場攻入八球,八個進球中包括五次頭球、兩次門前搶點以及一次利用身體優勢得分,高空轟炸成為其撒手锏,但李鐵一分鐘的出場時間都沒有給他。
無論李鐵如何變陣,能夠入其法眼的始終都是老將。我們一方面為中國隊攻防兩端無亮點而慨嘆,另一方面也為中國隊未來的新老交替而擔憂。